分享

打个板儿供起来

 新用户1827SHTG 2021-06-16

关于鸡蛋也有很多妙喻。

钱钟书先生的比喻当然很妙,他在回绝粉丝的见面要求时说:“你如果觉得鸡蛋好吃,何必一定要见生蛋的母鸡呢?”

而古龙则在倡导只需有性满足而不必结婚时说:“你喜欢吃鸡蛋,就非要养一只母鸡?!”也令人喷饭。

不过,钱钟书和古龙都不是普通人,常人一般都是既吃了鸡蛋,又想见见母鸡的。

日本著名作家德富芦花,非常崇拜托尔斯泰,遍读托翁作品,仍不满足,终于在上世纪初远赴俄国拜访了托尔斯泰。

回到日本后,德富芦花在托尔斯泰的启迪和宗教思想的感化下,为实现“做一个理想式农民”的想法,携妻迁居到东京郊外的千岁村,远离喧嚣的都市,购地置房,入乡随俗,晴耕雨读,过起了逍遥自在的田园生活。

但是作为农民,德富芦花却是失败的。他播下的三升荞麦,到头来只收获二升,他种的蔬菜多有苦味,他种的水瓜过了秋分才能吃……连他也奇怪,他播下的种子,怎么会像雪一样消失了呢?尽管如此,德富芦花也有收获的欢乐:“去年收了一袋旱稻糯米,自己家里舂了年糕。今年收了三袋麦谷,卖了六元钱。”

这微薄的收成,让他最后不得不叹息道:也许理想式农民意味着游手好闲。置身于淡泊之中,却又追求浮华,站在茅屋的檐下,却像站在东京剧院的舞台上,德富芦花说连自己都不明白,这田园生活究竟是为自己所做的努力,还是为别人所演的戏。

6年之后,德富芦花终于结束了他的田园生活。


这个故事让我们想到如今的追星族。

光看偶像的表演还不够,还想漂洋过海去看他,一次不够,还要一而再再而三。但是见面之后,除了说说“我好喜欢你”,还能说些什么呢?

托尔斯泰可以给德富芦花以启迪,让他去“做一个理想式农民”。尽管作为农民德富芦花是失败的,然而,从另一方面说,德富芦花的收获却是丰厚的。

那就是他回归自然和大地而得到的回报:他开始懂得了什么叫做对乡土执著的爱。他对农事有了深切的体验和赞美:“农事是人类生活的开始,也是人类生活的终结。”他对花草、动物和四季风景有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并赋予它们神秘的色彩:“那姿脆、命短、色美的面影,乃是人在地上看到的一刹那间上天的音容。”

从而,他对自然和人生有了明朗的感悟:“生命在于希望,幸福来自淡泊,感激出自贫穷。”

而刘德华能给杨丽娟什么启迪呢?

我并没有谴责刘德华和杨丽娟的意思,如果有,这谴责也不是刘德华和杨丽娟个人所能承担的。在这个既没有托尔斯泰也没有德富芦花的时代,追逐演艺明星也颇有几分情有可原。

但是,追星追出了人命,是谁也不愿袖手旁观的,所以我想给追星族出个“馊主意”,提醒他们:释放对偶像的热爱之情,有很多途径,比如,打个板儿供起来。假如你喜欢刘德华,你可以把刘德华的照片供起来,天天给“他”上香、磕头呀!

据说,我国的关公崇拜,就是很多人崇拜关羽,“打个板儿供起来”,渐渐的,关羽就成了神。

而这种崇拜,不大费钱,也不会出人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