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rlyl物种说】今日--血蟾(Bleeding toad)

 rlyl的自然世界 2021-06-16

rlyl陪你每天认识一个新物种
(总第1532篇)

好好学习  天天想上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两栖纲 Amphibia

目:无尾目 Anura

科:蟾蜍科 Bufonidae

属:平滑蟾属 Leptophryne

种:血蟾 L. cruentata


物种介绍 Introduction

中文名:血蟾(拼音:xuè chán);

英文名:Bleeding toad;

学名:Cacophryne cruentata (Tschudi, 1838)

血蟾,又称火蟾蜍或印度尼西亚树蟾蜍,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特有的一个物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2019)列为:极危(CR)

外形特征 Description

血蟾是一种中型蟾蜍,雌蟾蜍的肛吻长度可达25-40毫米,而雄蟾蜍则可达20-30毫米。皮肤上有全顶的小瘤。雌身体呈暗红色/紫色,背部及腿部有血红色至黄色的斑纹。它们有小毕德氏器(雄蟾蜍在睾丸与脂肪体之间具有的黄色乃至淡红色的小器官。),以及部分融合的胸骨软骨。此外,它们有纤细的体型和修长的四肢。由于它们背部的红色斑纹和受压时产生的皮肤分泌物,它们获得了 "血蟾蜍"的俗称。

生态习性 Ecological Habit

们喜欢潮湿的低地和山林之间的交界地带,目前通常在海拔1200-2000米之间发现。它在森林中流动非常缓慢的间歇性溪流中繁殖,蝌蚪在其中发育,在快速流动的溪流中也发现了成体,雌性已被发现含有约300个卵。


地理分布 Distribution
血蟾是爪哇岛西部的特有物种,只在印度尼西亚格德火山国家公园和利蒙萨拉克国家公园附近的少数地点有发现。它可能更广泛地出现在爪哇西部的其他山顶,但需要进一步调查。它的出现范围(EOO)为660平方公里。


保护状况 Conservation status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它曾经在当地非常丰富,现在已经急剧下降,剩余的种群估计不超过250只。最初认为是1987年加隆宫火山的爆发是造成这种下降的重要原因,因为栖息地的损失和退化,但目前这种下降看起来更符合蛙壶菌病,因为观察到的下降模式类似于其他受此菌影响的山区溪流繁殖两栖动物,但还没有对的疾病进行正面的鉴定。此外,人类的旅游活动正在威胁着至少一个亚种群。在这个地方的活动,如在溪流中清洗使用肥皂和乱扔垃圾,正在威胁着这个亚种群。也被发现在网上销售,但不知道这对野生亚种群有什么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可能导致该物种的减少。随着温度的上升,许多山区物种的适宜栖息地范围被移到更高的海拔。这样做的结果是,合适的栖息地总量减少,仅支持较小的种群。此外,这些种群往往是孤立的,这可能使它们容易受到诸如加隆火山爆发的影响。


血蟾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bleeding toad, fire toad, or Indonesia tree toad (Leptophryne cruentata) is a species of "true toad", family Bufonidae, endemic to Java, Indonesia. Leptophryne javanica was included in this species prior its description as a distinct species in 2018, although the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se species is low. Bleeding toad is listed as a critically endangered species due to a drastic population decline. The reasons of this decline are unclear, but the decline is consistent with chytridiomycosis, despite 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我们无知的像个孩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