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评杨鹏飞《呢喃集》绝句10首

 杏坛归客 2021-06-16

英子点评杨鹏飞《呢喃集》绝句10首

春  分

杨鹏飞

春光向暖绿长堤,十里莺飞树树啼。

细雨斜风轻入夜,丝丝飘入梦中溪。

英子点评:

      作者善于将新诗语言融入古体诗中,一展轻盈空灵的姿态,令人喜读。春光渐暖,绿了长堤,黄莺鸣啭于十里长堤的绿树之间,一派“草长莺飞二月天”的早春景象,生机勃勃。转结着上了绵绵春雨的外衣,更是诗意朦胧,轻灵入味,一个“轻”字,道出春天里“细雨斜风”的特点。“丝丝飘入梦中溪”充满无限的浪漫色彩,对春天的热爱漫溢心田,飘入梦中。从“入夜”到“入梦”,“入”字的有意重复加深了自我感受的流动性。全诗动静相宜,韵味悠长,正可谓“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春天走进了“我”的梦中,达到了“物我相融”之境界。

 

雨中观初春溪边公园

杨鹏飞

柳依烟雨入春先,翠共梅桃争眼前。

独自凭栏啼鸟处,与诗各得半园鲜。

英子点评:

      早春时节是新鲜的,如清新的小画屏;是翠嫩的,如刚出生的娃娃,正如朱自清《春》笔下所写:“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此诗正是描写了初春时节溪边公园的景致,表现初春清新、鲜嫩的特点。前两句以烟雨中的柳树、翠碧的梅桃展现一派“争春”的景象。转结大妙,出奇制胜:春天的新鲜更在于鸟声的清脆婉转,在于刚刚出炉的这首小绝,“与诗各得半园鲜”情寓景中,想象新奇。初春的溪边公园,半是鸟语半是诗声,多么富有诗情画意,足见诗人心中已是装满了整个春天,水到渠成地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折叠伞

杨鹏飞
无怨频繁折又开,爱吾从不说由来。

人生几个真知已,风雨程中默默陪?

英子点评:

      此绝深得咏物之法,情动于衷,理寓其间。四句朴实情真的语言,诉尽人生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折叠伞的喜爱之情。风雨路上,折叠伞开开合合,无怨无悔地为主人服务,“爱吾从不说由来”是一种最真挚最深沉的爱!这种爱,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是没有理由不顾一切的爱!转结借物抒情,道出心中感叹:人生几个真知已,风雨程中默默陪?既问自己,又问人生,是历经风雨之后的人生感悟。人生得一知己难矣,而“真知己”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也。“折叠伞”无疑是作者真知己的化身,足见诗人对真知己的渴求。而真正的知己,何尝不是像折叠伞一样在人生的风雨中给予你最关切的保护呢?

 

小寒后五日游园见一梅独放

杨鹏飞

梅至欣然敢出奇,争春不等去霜时。
行来蓦地闻香近,小朵亭边爬上枝。

英子点评: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在古往今来的诗词家笔下,梅花扮演着“报春使者”的角色,不争春,不图名。然此绝独树一帜,反向立意,夺人眼球。这是敢于出奇制胜的梅花——梅至欣然敢出奇;她在没有褪去霜衣之时就急于争春了——争春不等去霜时。转结紧扣题目“小寒后五日游园见一梅独放”,以自我观感充分表现这枝爬上枝头展现自己风采的梅花。这枝小朵儿散发着清香味,这是春天的味道。内含梅香的小朵没有隐藏自我的才华,而是敢于在人前表现自己,绽放出自我光芒,这种精神正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全诗理蕴景中,耐人寻味。

梨花与清明

杨鹏飞
欲为先人行孝礼,漫天雨祭欠真诚。

半春早备梨花意,足够清明一日倾。

英子点评:

      古诗词,梨花与清明总是结合在一起的,如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中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宋·杨万里《寒食上冢》中的“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明·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中的“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等等。“梨花”这一意象向来与清明祭祖密不可分,此绝亦是以此立意,但在表达上自有不同之处。诗以议论起笔,道出“漫天雨祭欠真诚”,说明清明雨不足以表达对先人“行孝礼”,埋下伏笔。转句大妙,用早已准备了半春的“梨花意”与“欠真诚的雨祭”进行对比,说明梨花之祭“足够清明一日倾”,能够代表对先人最纯净最深沉的怀念,从而扣题,达到“情融于物”的艺术效果。

 

蜜  蜂

杨鹏飞
岂因爱恋追芳蕊,一亩三分耕不疲。
我道世间蜂最美,勤劳累出小腰肢。

英子点评:

      难道是因为爱恋鲜花而不停地追逐花儿的芳蕊吗?蜜蜂总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田”里不知疲倦地辛勤耕耘。这是蜜蜂的写照,人们已经形成了定势之认识。在作者眼里,辛勤劳作的蜜蜂是世间最美的,它们的“小腰肢”就是因为辛勤劳动而累出来的。此结善于通过“蜂腰”一词进行联想,趣味顿出。诗之趣,是评价诗的标准之一。全诗语言通俗易懂,不仅表现了蜜蜂的形象,而且道出了自我的认知,借物寓理,甚得手法。

秋  夜

杨鹏飞
秋雨一场风渐瘦,溪山犹豫报星移。

枕凉夜静听花落,似入窗前白露池。

英子点评:

      一场秋雨一场风,预告着秋的萧瑟故事。诗人以“瘦”状“秋风”,带出伤感意味。“溪山犹豫报星移”亦是新颖别致,尤其是“犹豫”着上了丰富的感情色彩,拟人得当形象。秋天的夜空上星星悄然移动着它们的足迹;溪山上的风物亦是在秋天到来之时演绎着几多况味。星移物换,时空交叠,在你还未来得及回眸之时已经演绎了几番情节。后两句转入自我小空间:倾听着花落的声音,看着落花“似入窗前白露池”,从而戛然止笔,以景结情,给人留下遐想空间。

中秋翌日与友相逢

杨鹏飞

月色三壶话满盅,人生跋涉憾难逢。

秋襟长短虽相似,把酒心情各不同。

英子点评:

      每个人的人生之路是不一样的,人生感悟亦是因人而异。与友相逢,相聚一桌,自是感慨良多。起句不俗,巧用虚实相生法,化无形之“月色”与“话语”为“有形可装”,落入酒壶里,盛入酒杯中,从而表现了老友相逢有道不尽的话语,以至于月色深浓。次句说明相逢之不易,这是每个人的共同感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为了个人前程,抑或诸多杂事阻碍了友人间的重逢。转结以外在的衣着和内在的心情进行对比,以不同的心情突出不同的人生之路。人生顺境,自是得意非常;人生逆境,当是苦泪相伴。种种不同的感受均落在酒盅里一饮而尽,饮尽人生的悲欢离合。

秋过关山

杨鹏飞

露白金风立岭边,关山执意阻其前。

中秋月共繁霜至,黄叶悄然翻过巅。

英子点评:

      “露白金风”是秋天的使者,它们已经立于岭边,似乎马上要越过来,却受到了关山的阻碍。“关山执意阻其前”化“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意,又独出机杼,含而不露,毫无雕琢,形象地写出了关山阻挡秋天前行的样子,拟人贴切。然而,秋天终是抵挡不住的,看那“中秋月共繁霜至,黄叶悄然翻过巅。”中秋月与繁霜已经不请自到,被秋风催黄的叶子也悄然翻过山巅,从而道出“秋过关山”这一主题,前后对比,相映成趣。全诗流畅清新,意境悠然。

退休即日

杨鹏飞

便挂刀鞍辕外驰,斜阳秋色半怀诗。

从今庆幸无人识,正是蹄轻得意时。

英子点评:

      许多官员在退休之后,多多少少会有些失落感,因为在位时的威望也会随之“退休”,曾经“中心”的位置成了“边缘”,很容易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然而作者的感受与众不同,全诗流露出轻松愉悦的心情。首句用典,言外之意已经退休,不在官场任职。次句语言优美,含义隽永。“斜阳”“秋色”两个意象意蕴丰厚,意谓人生走到了秋天。或许秋天给人带来的大都是凄凉惆怅之感吧,然而因为有“半怀诗”的陪伴,作者并没有这种伤秋情怀,而是“从今庆幸无人识,正是蹄轻得意时。”这正是此诗的亮点,足见诗人卸下重任后的轻松,结句一反“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意,化句无痕,最是绝妙。

 作者简介

      杨鹏飞,笔名草根。中华诗词学会理事。福建省仙游县人。历任仙游县西苑公社管委会副主任(副镇长),莆田市城厢区委副书记,团市委书记,莆田市涵江区长、区委书记,莆田市副市长兼涵江区委书记、区长,市委常委兼涵江区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兼市政法委书记,福建省委省政府农办主任,莆田市政协主席。退休后任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市楹联学会、蔡襄研究会、飞山诗社顾问,莆田工美杯全国诗词大奖赛组委会主任兼评委会副主任。爱好文学、书法,有诗、赋、楹联获全国、省、市奖;作品在《诗刊》《中华诗词》《诗词中国》及省内外报刋杂志登载。

评者简介

      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70后,粤人居琼。倾心诗词创作与评论,创办《英子评诗》公众平台。现为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华诗词》《诗刊》特约评论员、海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兼会刊《琼苑》执行主编、《儋州文苑》主编。

《英子评诗》微刊第282

作者:杨鹏飞;评者:张金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