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有着悠久的文明史,从尧受封为唐侯(今定州唐城村为其故城),距今已有4000多年。 本组图片拍摄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拍摄者分别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土壤科学家彭德尔顿、美国摄影家甘博以及侵华日军的摄影记者。 小编通过搜集和整合,力争为大家反映出80多年前定州古城的真实面貌。如有谬误,敬请在评论区指正! 定县东关东门(1931) 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大石桥的桥头和远处的东门(观海门)城楼。 定县东门大石桥 (1933) 东门瓮城入口(1932) 进城的驴车(1932) 一名士兵正站在东门城门洞里, 一辆驴车正从瓮城门洞入城。 东门城门和城墙(1932) 城门外是一大片空地,有三两名男子正背着手遛弯。远处城墙上的白色块为“白敬宇眼药”的广告。 东城墙外景象 可以看到当年的护城河已经干涸,但河床两边的树木依然郁郁葱葱。 定县南门(1932) 南门又称“迎泰门”,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料敌塔(开元寺塔),建于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高八十四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古塔。 南城门楼(1932) 近看城门楼破损得已经很严重,屋脊上的龙吻已经缺失,城门楼的一侧被挖出一个大洞。 定州西门(1932) 西门外是广阔的田野,地上那两条深深的车辙非常引人注目。 西门前的行人(1932) 定州西门又叫“望恒”门,当年人们出入已经不再走瓮城的门洞,而是在城墙上挖了一个缺口通行。 ![]() 西门城门楼(1940) 1940年,侵华日军摄影师在同一角度拍摄的西门。 ![]() 西门前的行人(1940) 一名日军哨兵站在城门前,几名妇女正在出入城门。在日本士兵的前面,一个中国小孩子正在行礼。 ![]() 出城的人(1940) 照片上的中年男子推着自行车走出城门,手里拿着所谓的“良民证”向日本人鞠躬,很显然,这是日本人要求必须做的。 ![]() 城门内的道路(1932) ![]() 定县北门外的街道(1932) 门前有站岗的卫兵。上面也有很大的眼药广告。 ![]() 北门城墙之外(1931) 这一片区域为北门西北麦田,眺望北门附近的城墙,已经破损得非常严重。 ![]() 古中山国(1932) 古中山国。当时为县衙,门上写着“打倒贪官污吏”的字样。 ![]() 古中山国(1940) 日本人侵占了定县之后,这里就成了伪河北定县县公署所在地。 ![]() 坍塌的城墙(1940) 因为年久失修,部分城墙已经损毁严重。 |
|
来自: 唯我英才 > 《河北省内及保定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