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讲逻辑(9) 名实之辩

 大学语文研究 2021-06-16

我一直想讲讲大学语文的“名实”问题,这也是一个逻辑问题,非常重要,但是我找不到形式逻辑中的对应公式,因为它已溢出形式逻辑,进入辩证逻辑的范畴了。中国辩证逻辑学会会长冯契认为,中国人的辩证逻辑思维正是发端于先秦的“名实之辩”。

   形式逻辑是研究静止事物的,所以排斥矛盾;辩证逻辑着眼事物的发展运动,研究矛盾的对立统一。大学语文的“名”和“实”,正是这样一对运动着的矛盾。大学语文的“实”很清楚,它是大学里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但是它的“名”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在1902年的“壬寅学制”中,它叫“词章”,当时的语文教育受桐城派影响很大(有管学大臣跪请桐城派领袖前来主持大学教育的故事),这个“词章”可能是从桐城派的“义理词章考据”来的。1904年的“癸卯学制”中,改称“中国文学”,是“文章之学”的意思,还是和“词章”差不多的意思。这个名称容易和文科大学的“中国文学”相混,所以到了1912年“壬子学制”,便改称“国文”,在大学就是“大学国文”。其后由于这门课逐渐集中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所以又叫“大一国文”。但是也有不少高校非常重视这门课,不但大一开,大二甚至大三大四也开设,所以又有“普通国文”“基本国文”之称并存,也有泛称“大学国文”的。1949年以后逐渐取消了这门课,到1979年重开时,与中小学语文课名称相应,就叫“大学语文”。——梳理一百多年历史,这门课名称虽然不断变化,但是实质并没有变,仍是大学里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所以在“大学语文”的“名实之辩”中,“实”始终才是主要矛盾方面。

   但是人们往往弄错矛盾主次关系,过于循名责实,做出不正确的判断。1940年,叶圣陶先生发表文章,说大学一年级“普遍添设”国文课程,是1938年才有的,或许他强调的是“普遍添设”(这一年教育部整理大学课程表,规定大学一年级必修国文),但是这篇文章的效果,就是让人觉得大学国文是1938年才有的。后来又有钱理群等人说大学国文是新文化运动以后才有的,他们推测说新文化运动打倒了文言文,又来不及建设白话文,中学生国文水平出现低落,所以要在大学补课——这个说法并不符合历史事实,他们也没有拿出史料,只是推测。近年又有南开学者提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国文课程的确立应该是在1929年,此前只有“大学预科国文”。但是“大学预科”就是大学,假如说不是大学,那么中国最早的京师大学堂都不是大学,因为直到1912年改称“北京大学”为止,京师大学堂还没有毕业过一届本科学生。最后,甚至于还有人说大学语文是1979年才有的,因为1979年大陆高校重开这门课时才叫这个名称——这当然更是望文生义了。

   总之,这都是过于看重“名分”,把大学语文之“名”当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懂得“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按照这样的思路,那么中国现代语文学科的建立,也是1949年,而不是1904年了。

   今天人们仍然是对“名”的兴趣大于对“实”的研究。譬如有人说“大学语文”这个名不好,应该改成“大学国文”,或者“大学汉语”。他们不知道“大学语文”才是最好的一个名——好在哪里呢?好在强调了中国现代语文学科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大学语文三位一体不可或缺的学科体系,认识这一点可以省去很多争论。譬如大学语文要不要取消?回答:中小学语文取消,那么大学语文也取消;中小学语文不可取消,那么大学语文也不可取消。又譬如应该叫“大学语文”还是“大学国文”?回答:中小学叫国文大学也叫国文,中小学叫语文大学也叫语文。——大学语文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要多研究大学语文之“实”:现在一会儿说大学语文是“大学人文”,一会儿说大学语文是“大学文学”,最近又说大学语文是“通识教育”,弄得大学人文、大学文学、通识教育都跃跃欲试,想来取代大学语文,这才是最严重的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