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教过三位太子,结果一死两废,“太子克星”实至名归

 夜读史书 2021-06-16

有一句话叫“名师出高徒”,意思就是说有名望的老师培养出的学生水平也会很高。但这句话其实只对了一半,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名师和高徒相互成就对方,彼此都不可或缺。换言之,学生如果飞黄腾达,教过他的老师会相应沾光;学生如果作恶多端,教过他的老师也难免会遭人诟病。今天夜读史书就来与大家聊一位被后世称为“太子克星”的倒霉老师,他便是唐初名臣李纲。

李纲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李制是北周车骑大将军。与当时许多整日醉生梦死的“官二代”所不同的是,李纲少年时期便“慷慨有志节,每以忠义自许”。

青年时期的李纲曾担任北周齐王宇文宪的参军(官名,参谋军务)。当时北周高层内斗情况很严重,周宣帝宇文赟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打算编造罪名诬陷宇文宪。齐王府中的许多幕僚一看形势不对,纷纷当起了“墙头草”,可李纲却誓死不从,拒绝作伪证。后来宇文宪还是被杀了,树倒猢狲散,原先那些靠着宇文宪吃饭的人一下子全消失了,唯独李纲拖着一辆没有帏盖的车子载着宇文宪尸体嚎啕大哭,并亲手为宇文宪下葬后方才离去。

李纲的这些举动无疑得罪了当时的权贵,因此没有人敢用他。在此后几年时间里,李纲便一直赋闲在家。然而有一个人却被李纲的气节所打动,这个人便是北周柱国大将军杨坚。

公元581年,杨坚夺权篡位建立了隋朝。随后他就将李纲请出,任命他为太子洗马(官名,负责教太子政务、文理)。在太子东宫任职期间,李纲恪尽职守,悉心教导太子杨勇。可杨勇行事轻浮,且只听得进好话,所以李纲这个时不时就跟他讲大道理的老师很快就被晾在一边了。

后来杨勇的太子之位被废,许多东宫辅臣都遭到皇帝杨坚的问责,李纲却对杨坚的说:“太子若得贤明之士辅导,自然就足以继嗣皇业。可陛下为太子挑选的辅臣皆为弦歌鹰犬之才,所以太子才有今日。此乃陛下训导不足,岂太子之罪?”杨坚反问道:“朕不是命你教导太子吗?”李纲答:“臣在东宫说话没有人听。”杨坚觉得李纲言之有理,因此不仅不罚,还擢升他为尚书右丞。但李纲刚正直言的性格还是得罪了一些有权有势的朝廷大臣,因此他后来不得不选择致仕,隐居在鄠(今陕西户县北)。

唐朝建立后,唐高祖李渊又将李纲招募到麾下,并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后又升至太子少保,负责教导太子李建成。此时的李纲已年过七旬,虽然没有作出过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成绩,但德高望重这几个字对他来说还是名副其实的。李渊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在敕令上从来不直呼其名。

公元626年,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弑杀太子李建成,并迫使李渊禅让皇位,唐朝自此进入贞观时代。

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任命李纲为太子少师,负责教导太子李承乾。这是李纲人生中所教授的第三位太子,由此可见几代帝王对他的信任。李纲学识渊博,讲课生动,史称“理顺辞直,听者忘倦”。一年后,李纲去世,享年八十五岁。朝廷追赠其开府仪同三司,谥号“贞”,太子李承乾以学生名义亲自为他立碑。

李纲的人生于公元631年划上了句号,但他的故事却仍未结束。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承乾策划谋反,结果事情败露,他也因此被废为庶人。虽说这事和李纲已八竿子打不着关系,但李承乾好歹也曾是李纲的学生。所以李纲一生教导过三位太子,结果却是一死两废(杨勇被废,李建成被杀,李承乾被废),李纲也因此落得个“太子克星”的倒霉名号。

参考文献:《旧唐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