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停留三个月:他们在太空如何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慧跑 2021-06-17

    号外!号外!喜大普奔!神舟十二号搭载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顺利升空。

    英雄出征、穿云破日!

    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与前期已经发射并且已经完成组合的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形成中国空间站基础原型构架。

    航天员将在空间站驻留约3个月后,搭乘飞船返回舱返回东风着陆场。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有以下主要目的: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开展多领域的空间应用及实验,为后续任务积累经验。

    这无疑是国家科技综合实力的一次完美彰显,祝贺中国航天事业!


    据了解,天和核心舱配备了3个独立卧室和1个卫生间,保证航天员日常生活起居。

    航天食品方面,配置了120余种营养均衡、品种丰富、口感良好、长保质期的航天食品。

    锻炼区配备有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用于航天员日常锻炼。

    即使在太空,保持健身对于宇航员也极为重要:

    一方面太空微重力环境会对人体生理活动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运动可以减轻其对于身体健康的某些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宇航员在太空会面临繁重的工作和科研任务,工作压力不轻,运动也是他们在密闭环境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

    宇航员在太空会面临严重的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

    不仅要跑步还必须要跑步健身

    生活在地球上,人的肌肉和骨骼总是要不停地对抗重力。然而,在太空中,由于完全失重,会对血液循环、骨骼、肌肉等都会产生极大影响。

    在地球上,血液循环要对抗重力,所以这就需要心脏泵血把血液运行起来,特别是把下肢血液运回心脏需要克服重力做功。

    由于失重,血液就不需要那么大的动力,但实际上人的心脏还是会一刻不停地跳动,这时血液就会轻松流向上身,尤其是脑部。从而导致头部发胀、鼻腔堵塞、眼压增大,味觉和嗅觉可能发生改变,甚至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异常、血压改变等。

    当人体进入失重环境后,肌肉不需要克服重力做功,人们从事任何工作几乎都不需要肌肉用力,根据“用进废退”的生物进化原理,肌肉因为活动明显减少,就会开始萎缩,尤其是对行走、负重和地面站立起支撑作用的肌肉,例如腿部肌肉,萎缩更甚。这就如同长期卧床静止不动导致肌肉萎缩是一个道理。

    据科学统计,短期太空飞行会导致肌肉质量丢失10%~20%,而在长期太空生活肌肉可能丢失50%以上。

    此外,骨骼形成、生长和发育依赖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动态平衡。

    成骨细胞可以感受包括重力在内的各种机械应力的刺激,机械应力对于骨钙的保持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失重的情况下,肌肉张力降低,骨骼也不再受到应力刺激,这就造成对于成骨细胞的刺激消失了,而破骨细胞的活动还在继续,因此,破骨与成骨的平衡被破坏了。

    骨钙大量流失,使得骨骼变得脆弱,并引发严重的骨质疏松。所以综上所述,人在太空由于失重,会引发严重的心肺功能退化、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问题。

    如果不做任何干预,会严重降低宇航员在太空的工作能力,而回到地面几乎无法站立行走,甚至会引发脆性骨折。

    所以,航天医学和运动医学中都特别强调,对于生活在外太空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中的宇航员,要进行积极的肌肉力量训练和心肺耐力训练,从而将失重对于人体生理机能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太空如何跑步健身?

    那么如何才能让宇航员在太空跑起来呢?问题来了,由于失重,只要一个微小的力,其反作用力就会让人朝反方向漂浮起来,也就是说,只要在跑步机上蹬出第一步,人就会飘离跑步机,还怎么跑?

    解决办法其实也很简单,为了防止一跑步,人就漂浮起来,所以得用绳索将宇航员固定在跑步机上,是不是很有趣?

    如下面的图示。这样不就把人牢牢“挂在”跑步机上了吗?



    当然,在太空中跑步,由于人体完全不需要克服重力,所以跑起来会很轻松,所以理论上说可以把速度调得飞快,只要你的步子倒腾得过来就行,这样才能对于心肺产生足够刺激。

    看到旁边2007波士顿马拉松号码布了吗?

    当然,在失重环境下,不存在上下位置之分,你可以身体与地面平行着跑,只要跑步机是竖着放的!甚至头朝下脚朝上跑也没问题。

    功率车也是宇航员常用的心肺耐力训练设备,宇航员在进行心肺耐力测试,功率车貌似好简陋!

    中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骑行健身

    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天宫二号内健身

    太空中宇航员如何进行力量训练?

    我们都知道进行力量训练主要是对抗阻力,无论是身体自重训练还是杠铃练习,对抗的都是重力,但太空中由于没有了重力,显然不可能再做传统的抗阻训练,杠铃哑铃都没有重量了,还怎么抗阻呢?

    在太空中,宇航员可以采用弹力带,弹簧拉力器进行训练,但这些器械都不安全,万一脱手乱飞撞到宇航员或者精密设备就麻烦了。

    所以宇航员都是采用专用的力量器械,据说,美国著名气动阻力器械厂家Keiser早期就是为宇航员特别研发了一套占空间很小的综合气阻力量训练器械,让宇航员可以在太空中进行力量训练,以避免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

    2008年12月,一套名为ARED的新一代健身器材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进入空间站。

    据悉,空间站的新健身器利用真空压力帮助宇航员进行力量训练,新健身器装有缆索、滑轮和飞轮装置,可模拟自由负重器械锻炼全身肌肉。

    宇航员在太空利用特制的力量器械进行抗阻训练



    “用进废退”告诉我们

    只有通过多锻炼才能避免机能衰退

    在太空这样特殊的环境中,由于失重,身体活动不足,肌肉收缩明显减少,骨骼不受力,并导致心肺功能退化、肌肉萎缩、骨质疏松。

    同样的道理,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虽然受到重力作用,但如果久坐不动,同样会导致机能的全面退化,人的衰老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年龄增长的自然衰老,而是缺乏运动导致的。

    经常运动,能让中年的你,拥有比年轻人还要强壮的心脏,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小结

    从以下这个视频中可以看到,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人是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和“无休止地”考核,优中选优成为中国空间站首批进驻的宇航员。


    不说是超人,也绝非凡人,相信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数值也是非常非常棒的,也相信他们完全有能力,加之航天系统科技工作者的支持,顺利完成三个月的驻站任务。

    我们期待看到三名宇航员在太空中锻炼身体的画面,也期待他们胜利凯旋的那一天!

    留下您对这三位英雄/ 对中国航天事业的祝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