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夜

 zhangai_qy 2021-06-17

      我记得小时候在乡村冬天的夜里,路上没有路灯,整个村庄是一片死寂,偶尔几声狗叫越显村落安静。尤其是下雪的夜晚,就像一首诗中的写的那样,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冬夜人走在白雪皑皑的路上,身后留下一长串的脚印,像孤独的梦。

     对比村庄的冷寂,越加凸显家里的温暖。我清楚的记得,妈妈做好晚饭,一般是 红薯粥,桌子上有散发着热气的白水豆腐,那是家父的最爱,还有妈妈做的白菜粉丝或者萝卜粉丝也是热腾腾散着热气,还有妈妈做的小菜,盐豆、咸菜等。整间屋子因为饭菜的热气就显得暖和好多,家中桌子旁还有一个煤球炉子,上面放着茶壶烧开水。

     这是整个冬天最幸福温暖的冬夜,家父开讲,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逸闻轶事,讲起来滔滔不绝。他最喜欢讲他的从小流浪的各种经历,语气中都是自豪。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也是他说了无数次的事情。他没钱坐火车,他只买了站台票,进了火车之后,他主动找到列车员,告诉自己遇到小偷了,身上钱都没有了,列车员看他年纪小,又是一人,就主动给他找位置,到吃饭时间还给他送饭。他洋洋自得自己的机智,但是家父从来不是那种贪占便宜的人,他主动帮人家干活。

    他常说人有大脑,就要用它解决问题,要用智慧解决问题不要蛮干。村里有一人偷了我家的树,妈妈生气要去理论。去了必然就是一场大吵,那家人孬的出名。

    家父不动声色找到那颗被偷的树,树已经被那家人栽在他们的地盘上。家父在树的底部写上他的名字。然后就跟那家人说,那棵树是我家的,那家人压根不承认,家父就问他有何凭据说明是他家的。他说不出,然后家父跟他说树上有家父的名字。那家人乖乖的把树给栽到原来的地方,而且以后的日子里,对家父很是客气。

     有一年冬夜,他从县城回家,天冷地寒,刚下过雪,到处白雪皑皑,晚上眼头不济,就像鬼使神差一般,他骑自行车一头扎进了一个很深的池塘。他冷得哆嗦动弹不了,幸好他掉进池塘的声音惊动了住在附近的一家人。

    这家主人开门想弄清楚声音的来源,然后他救了我父亲一命。这家人热情款待父亲,我们家和他们家结成了亲戚,像亲戚一样来来往往。他们姓周,男主人是一所小学的校长,女主人是一名职工,俩个娃娃,一男孩一女孩子,女孩子乖巧,男孩子看上去有点弱弱的。可是家父去世后,慢慢就断了联系。这也应验古语人走茶凉,父亲生前好朋好友,去世后,大多数都断了往来,原因很简单,我们都不在家,家都荒芜了,谁还来呀。

    他讲的东西太多太多,他也喜欢看书,说起书又是没完没了。所以他不再四处流浪之后,他开了一家租书店,直至他去世。

    一晃父亲去世很多年了,老家已经空巢了好多年了,妈妈说房子多年没人住,已经破漏不堪,不修整是没法居住了,一般只会在烧纸的日子去那里看看,甚至房子都不进,站在大门口,似乎能看到父亲和蔼的笑容,那个时刻,特别想念他。

    我上学的时候,喜欢熬夜做作业,在冬夜,我每每做完作业,跑到床上休息的时候,按照妈妈的话说,我就是石块,妈妈会把我的脚抱在怀里,直到它有知觉。那是最好的催眠曲,很快我就能美美入睡。以至于这个习惯延续到现在,冬天我喜欢蜷缩,把脚伸到先生的怀里。有时候都恍惚认为那是妈妈的感觉。

    无论多冷的冬夜,我回家的时候,看到家里有盏灯为自己亮着,就觉得自己是很幸福的。所以无论啥时候回家有盏灯亮着,就有家的感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