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李莹莹:大学中的“专通融合”为何难以实现?

 高教课堂研讨 2021-06-17

 

  一、“专通融合”的人才培养知易行难

高校作为一个学生求索知识的场所,显然其是拥有教书育人的功能的,但高校又是社会中的机构,也就意味着它承担社会责任,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这一功能也是应当存在的。简言之,高校既需要培养通达的人才也需要培养专业的人才,高校的功能是育人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那么当下我国的高校是如何处理这一对关系的呢?目前大多数高等教育的学校都选择了一条融合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道路,也就是在学生入读高等教育的期间为他们提供接受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博雅教育,通修课程,自主发展课程的设定)的充足机会,并对通识教育的学分做出最低要求,然而在这一结构下,专才教育似乎仍然在高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高等教育的代名词似乎还是为培养专业人才而开设的教育(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层次的高校对学生的教育是不一样的,本文只在比较普遍的意义上来进行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地寻求更好的办学与治学方法,那么为何会呈现这样独重专业教育的情形呢?其原因是复杂的,下面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个是我国通识教育开办的不足之处,另一个方面是学校中一些主体对于专业与通识的观念根深蒂固。

  二、通识课程的肤浅化与边缘化导致“专通融合”难

我国的通识教育开办的目的是培养有广博知识与广阔视野的学生,使其能够充分地发扬自己的个性与潜能,然而我国的通识教育却恰恰忘了这一初衷,不断地对英美等国家的通识教育的结构进行学习,却未曾学习到通识教育的核心,趋于表面与形式化,不考虑学生究竟需要接受哪些方面的通识教育而追求开设通识课程数量的庞大,带来的后果是通识课程普遍的质量不够精良,在通识教育中也更关注是否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非关注是否以蕴含其中的观念与情感去培育学生的人格精神等方面的成长。

我国的通识课程在许多学生的眼中是水课,是可以休息的课,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学校对通识课程的要求不高,往往只有最低学分的限制。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也会默认通识课程是不重要的,或者说是不如我的专业课程重要的,所以学生会减少自己在该类课程上的投入,导致一些质量优良的通识课程也无法起到对学生人格培育的作用,那也就无法通过这样的通识教育去培养通达的人才。

  三、通识教育中师生的急功近利导致“专通融合”难

对于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谁更重要的问题,大部分的学生会认为自己的专业教育更重要。首先,学好自己的专业自己以后的生活才能得到保障,这一观念非常的合理。每个人的生活的维持都需要必须的物质基础,显然精通专业教育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甚至可以帮我们达到我们想要的生活。其次,受到社会上一些功利主义以及自身渴求的影响,学生往往会忽视那不能带来什么物质保障的通识教育,不情愿将自己有限的时间精力投入到通识课程中去,而更希望将自己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完善专业教育中。

担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也是很关键的,但可惜的是,一些优秀的教师是不愿意担任博雅课程等通识教育课的老师,他们受外界评价机制的影响,更希望将自己的时间投入在帮助自己成长与晋升的科研任务中,甚至有些教师将博雅课程等通识教育课看作是自己凑课时的好助手,而不会在该类课程上花费多少心思。这些主体的观念都导致了通识教育的衰落。

上述讨论的方面其实都或多或少导致了专业教育在高校中的统治性地位,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还有很多,就不再此一一赘述。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理念仍然值得我们不断地探索明确,直至找到一条能够让每一位学生得到知识与德性和谐发展的路。

参考文献:

[1]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读书,2006(04):3-12.

[2]王义遒.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的“博通”与“专精”[J].中国大学教学,2008(09):8-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