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加桂汤

 火帝养生_WSH 2021-06-17

桂枝加桂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具有温通心阳,平冲降逆之功效。主治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

【别名】桂枝加桂枝汤(《方剂辞典》)

【歌诀】
气从脐逆号奔豚,汗为烧针启病源。只取桂枝汤本味,再加二两桂枝论。

【组成】桂枝(去皮)五两,芍药三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用法】以水七升(1400ml),煮取三升(600ml),去滓,温服一升(200ml)。炙其核上各一壮。

【功用】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主治】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

【配伍特点】
本方即桂枝汤重用桂枝五两而成。重用桂枝,意在温通心阳,以制肾水,共奏温通心阳,平冲降逆之功。

【运用】
桂枝加桂汤主治奔豚气病,奔豚气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常见的某些心脏病、神经官能症患者,可出现奔豚气,用本方治疗效果满意。

【辨证要点】阵发性气从少腹上冲心,发作欲死,伴心悸,四肢欠温,舌质淡,苔白润,脉浮缓或沉迟。为阳气虚弱、阴寒上冲之奔豚病证。根据桂枝加桂汤温通心阳,平冲降逆的功用,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外感、头痛、膈肌痉挛等病证。

【加减化裁】
①偏肾阳虚者,加附子;
②偏气虚者,加玄参、黄芪;
③心悸不安者,加龙骨、牡蛎;
④中焦虚寒者,加吴茱萸、小茴香;
⑤脾胃蕴热者,加生大黄、生石膏;
⑥胃肠气滞者,加槟榔、香附;
⑦伴咳嗽气喘者,加桑白皮、苦杏仁、麻黄;
⑧伴腰膝发冷者,加淫羊藿、仙茅。

【使用注意】内有郁热证、中焦实热证及热性腹胀气肿者忌用。

【文献摘要】
1、《伤寒论》: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泄奔豚气也。

2、《伤寒论条辨》:与桂枝汤者,解其欲自解之肌也;加桂者,桂走阴而能伐肾邪,故用之以泄奔豚之气也。然则所加者桂也,非枝也,方出增补,故有成五两云耳。

3、《伤寒论类方》:重加桂枝,不特御寒,且制肾气。又药味重则能下达,凡奔豚症,此方可增减用之。

4、《伤寒论本旨》:相传方中或加桂枝,或加肉桂。若平肾邪,宜加肉桂;如解太阳之邪,宜加桂枝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