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北大校长的错别字说起

 诗意八公山 2021-06-17

前天,就是五四青年节那一天,在北大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上,林建华校长致辞时把“鸿鹄”的“鹄”字读错了。当时,我在淮南作家群里看到有人在评说此事,并没有在意。

昨天,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我看到有人在转发林校长的道歉信,当时完整地阅读了一遍,也没有太在意。当然,错别字事件之后,毁誉美誉交杂在一起,网络即刻掀起了林校长旋风。

今天,我看到一个点评林校长致歉信的帖子。点评的似乎处处有知识依据,但是掩卷遐思,感觉更多的是吹毛求疵,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崔老师想从北大校长的错别字说起,谈谈美文的标准是什么?

在谈论美文的标准之前,我们需要说说林校长致歉信的内容。实不相瞒,我完全理解他的文革际遇。因为我有切身的体会,虽然这个体会与文革无关,但道理是相同的,那就是基本功不扎实。

童年时期,我遭遇过溺水事件,父母把我早早地送进了小学。因为没有经过学前教育阶段,加上我是愚钝的,在刚入学的前几年时间里,我几乎都是浑浑噩噩度过的。以至于我的拼音知识几乎为零,我的汉字笔画也有许多是错误的。

我的汉字发音直接来源于我家乡的老师,来源于我父母的方言。直到现在,我虽然能区分一些汉字的平翘舌和前后鼻音,但是说起来的时候,舌头有点不听使唤。有时候,为了顾全前面的翘舌音,舌头又把后面的平舌音给卷了起来。这当然是丑陋的,不能放之桌面,请大家不要跟我学。不过,为了本文,崔老师说出来就算是现身说法了。

现在,年近50岁的崔老师每天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取出那本厚厚的《现代汉语词典》,逐字条朗读,时长30分钟。这不是为了增长才干,仅仅是为了纠错,为了不忘却曾经积累的。

那个点评的帖子,更多的是在抨击林校长致歉信的标点符号和语法错误。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在辅助文字,以记录语言。

古时候,汉族先民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这在文人小圈子里是可以的。但当文字需要推广的时候,远离作者群的读者们不明白写作就里,阅读起来会很吃力,甚至产生误解。到了汉朝,终于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一段为“读”(dòu)。宋朝的时候,开始使用“。”“,”来表示句读。

1919年,我国在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规定了12种符号,由当时的教育部颁布全国。建国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总之,标点符号产生于实际交际的需要。当约定俗成的时候,受一定规则的调整。

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我的第二本地域散文和情致诗的合集《听古城》在一校的时候,出版社的主任编辑王老师就把其中的一些符号给圈了出来,要求修正。我一一予以更改。因为有些符号必须正确使用。

首先是那些表示停顿的符号。在口语中,说完一句话时,语音要停顿。在文章中,句子中间也常常有停顿。这些停顿需要明确表示。如: 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获得了冠军。如果换成“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获得了冠军”。虽然是相同的汉字,意思却有了天壤之别。

其次是表示语气的标点符号。在口语中,语气是用说话时的语调来表示的。在文章中,只能用标点符号来表示。如: 都来了? 都来了。

第三是表示词语性质或作用的标点符号。比如:《几何》,几何?以上三点足以说明标点符号很重要,是文字的重要辅助,类似于左膀右臂。

在略微介绍了标点符号的来龙去脉之后,我们再回到林校长的致歉信上来。因为阅读了点评致歉信的帖子,所以我再次阅读了一遍致歉信。请允许崔老师仅仅从行文的角度,以写手的身份来谈点体会。

我认为林校长的这篇文章是饱蘸着感触写的,没有任何后期的技巧处理,反思深刻,歉意真诚,属于奋笔疾书,火速发文的那种。那些标点符号的瑕疵恰恰是他一气呵成的真情花蒂。这些真情之花开放在一盏昏黄的台灯下,一位学术高点的文化人需要直面惨淡的舆情,他的牺牲无所谓,他害怕祸及北大。这个点评的帖子从标点符号等细枝末节去吹毛求疵全文内容,就显得无趣了。

前文说过,标点符号这样的形式,本来就是为文章内容服务的,我不赞成形式束缚内容的做法,那是舍本求末,属于一叶障目。是酸文人在卖弄,无异于你知道茴香豆有几种写法吗?

下面我来说说致歉信的语病问题。语病当然是要摒除的。这就要提到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是从一些传播范围较广的白话文里概括出来的。白话文作品又来自于语言交际的实际需要。好比法律条文和民间那些与时俱进而开始使用的规则。

林校长的致歉信语意清晰,谁都能读懂他的意思。这样的语句是合格的,如果用语法框框去约束,让所有人的语言格式都雷同,那是僵硬的语言。有这种主张的人,通常只会去对别人的文章评头论足,自己却绝对写不出来像样的文章。就算是写了,也是那种机器压膜出来的僵硬文字。

举个例子,小学四年级毕业的郑渊洁是大作家,复杂的语法概念与他而言估计是陌生的,不过,因为他的语言没有被套上语法的枷锁,他的表达是鲜活的。我阅读过他的作品,妙语连珠,思想深刻。我的意思是,林校长的语句不算语法错误,语法规范必须让步于生活交际。

写到这里,崔老师是不是要替林校长洗白?我没有洗白的意思,更没有抹黑的意图。我只是想从他的错别字说起,来谈一谈美文的标准。

林校长的致歉信就是一篇文章,还是一篇美文。本文开门见山,直接进入话题。表达的内容是完整的,感情真挚而沉痛,思想深刻。阐述了对错别字事件的感悟,主题集中,语言耐读却不赘述,老成持重,篇章结构完整,采分点都被他把握住了。文章的结尾再扣主题,卒章显志。说了实话,诉了真情。有现实警戒作用。

至于所谓的标点符号和病句问题,对于一篇即刻草就的文章来说,都不是问题,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形式的东西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林校长的意思表达清楚,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丝毫没有阅读障碍,更不会产生歧义。倒是点评的文章专业的让老百姓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行文至此,我即将结束全文。这里补充几点我朋友阅读林校长致歉信的体会。她是这样认为的:“概括一下林校长道歉信的中心思想:1、我念错了,那是时代造成的。2、我是念错了,你们为什么要质疑?又不能创造价值!3、我不能保证以后还不会念错。如果再念错,你们还是不能质疑,因为质疑也没什么用处。”

这里不做评价了。林校长地位使然,身份使然。如果是普通人说了用了错别字,远不会受到如此瞩目。因为公众人物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其行为与社会公共利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补充一点,上台发言的人多是他所在的那个圈子的公众人物。我希望那些登台发言的人们,无论多忙,上台讲话之前,一定要把讲话稿顺一遍,拿捏不准的字,务必查阅字典。汉字博大精深,谁轻视它,它就让谁出丑。

《从北大校长的错别字说起》   2018.5.6

作者:崔小红,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