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恶魔效应:全面认识他人,不要以偏概全

 熙桓心理 2021-06-18

恶魔效应是指由于对人的某一品质,或对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坏的印象,会使人对这个人的其它品质,或这一物品的其它特性的评价偏低。


“恶魔效应”一词,源于菲利普·金巴杜的《恶魔效应:由善及恶之全解》一书。

由于某一点或某一些不好印象而扩大到全部印象的知觉现象;对一个人进行评价时,往往会因对他/她的某一特征的强烈、清晰的不良感知和印象,而对这个人的其它质特性也会给予否定性、妖魔化的评价。

心理学上有一个“光环效应”,并且很多管理者都在管理过程中把“光环效应”发挥到了极致。

于是,我们认识到一个人的好处,往往就认为他的全部都是好的;我们看到一个人某方面是优秀的,就会认为他的其他方方面面都会很优秀;我们看到一个人某项决定是正确的,往往就坚信他今后也一定是正确的。

而恶魔效应与光环效应是相对而言的,对人某一品质或物品的某一特征有不良印象,就会对这个人、这件物品的整体评价偏低。

我们要是第一次去一家饭店吃饭就吃得不愉快,就可能会永远拒绝再进这家门,在组织中,要是一个人第一次在上司面前表现不佳,就有可能永远遭到排斥和失去表现的机会。


恶魔效应的特征就是抓住一点短处,推及其余,认为极端地、绝对地坏,恨屋及燕

就是说,某人对另一个人某些方面的厌恶、鄙视与痛恨会衍生到他/她的一切方面;

由于讨厌一个人,因而连他/她家中原本可爱的燕子也都不以为吉祥,不觉得可爱了。

因为讨厌一个人,就会尽可能地打压,这是一种片面的、偏执的表现。


“光环效应”或“恶魔效应”,皆属典型的情感旁移。因“爱”或“恶”,最终将态度与情绪覆盖到与对象相关的一切,其实很不理性。


恶魔效应产生的根由是人们在心理认知上所具有的整体倾向和联类方式,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认知的时候,是以感知到的一部分为出发点来推断其余的部分,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完型原理


有句谚语叫做“见一斑而知全豹”,讲的就是人们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对于这一原理的应用。

虽然见到的仅仅是豹的身体的一小部分,人们却会由所见到的这一部分而推知出这是一整只豹,这就是认知中的整体倾向和联类方式。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机制,人才能够对外界事物进行正常的认知,否则,人们见一是一,见二是二,那么整个世界就会变得极其凌乱。


可是,这种认知机制也有不准确的一面,大家在看待某个人的时候往往会因为他所具有的某一种突出的缺点而将他的显著的优点都忽略和否定掉。

比如,一家企业需要选聘一名总经理秘书,人力资源总监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了推荐,但却无视了被推荐人文笔不佳、爱出风头、不能严守公司秘密等不适合秘书岗位的特点,最终给总经理的工作带来了诸多麻烦。

一名不合适员工造成的后果,可能还仅限于企业内部;倘若为官从政者也以爱屋及乌、憎人及物的态度识人用人,其影响只会更大。

譬如,管理者一旦对某个人有好感,就对他百般信任、非用不可,甚至连缺点也不在乎,可能就会“带病提拔”。

一旦对某个人有成见,一点余地也不留,甚至因为一句话、一件事就坚决不用,极易“因瑕废玉”。

并且,这样的“爱”“恶”如果通过一个人迁移到与其相关的人身上,欣赏一个人就对被他推荐或与他亲近的人也特别好,反感一个人就连跟他同地域、同单位的人也一并打压……这样“推爱”“导恶”,难免导致用人不公,甚至引发团团伙伙、亲亲疏疏,最终影响风气。


“尚贤者,政之本也。”群贤毕至不会自动实现。领导干部能否在识人用人时,坚持选贤任能、避免以偏概全,避免感情用事,至关重要。


只有真正营造出客观公正的用人环境,才能让“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的怪象销声匿迹,让更多踏实肯干、不跑不要者获得机会,让德才平平却投机取巧者没有出路。


其实,无论识人用人还是交友待人,都应努力规避主观因素的消极影响。跳出片面、偏执的怪圈,不被所处的位置、特定的情绪所左右,我们必定能看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风景,收获“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人生。

ENDING
熙桓心语

人们对事物的看法,难免受情感因素的影响,但如果不加甄别、不分场合,任由“爱屋及乌”“恶其余胥”式的心理定势晕染,便极易导致“一俊遮百丑”“一丑遮百美”的片面倾向,影响对人或事物本质的认知。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应当客观而公正地考察与看待人和事物,不要让恶魔效应歪曲了正常的认知,而造成原本可以避免的损失。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