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趣的农村生活场景—打铁

 家乡文化天地 2021-06-18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回忆起十多年前的农村生活,有的时候也是有趣的一件事,也感到很些温馨。

在机械还没有真正走入农田的时候,农村的生产劳作,无论晴天、雨天,全凭手工,这无疑是很辛苦的,而且是一年年周而复始的,很枯燥无趣。但是,有件在快过年时才出现的事物,还是让人感到挺温暖的,别有一种趣味。

这件事情是打铁。

铁器工具是农村人家家都要置办的,舍此则无法进行田野里的生产和家室中的生活,例如挖地用的挖锄,除草用的草锄,铲田岸用的板锄,割谷用的镰刀,砍青柴用的柴刀,以至挑井水时用的扁担上两只会转的铁钩子……在那时侯,都是需要通过打铁这项工作才能获得的。

打铁多是在快要过年的时候举行的,铁匠师傅往往是由一位较年长且有威信的人邀约进村,铁炉总是设在一户还没有刷石灰水的新建土屋里,或是村中最古老的一所旧屋里。一个小村庄,家家都要做这项事情,轮流着请铁匠师傅为自家干活,工钱也不算贵,自家只需要把在田地时磨蚀了的各类残旧农具,在土屋的各个角落里找出来,然后再补上一些不用的废铁,再挑上一担自家烧的黑炭,这项工作的准备就算完成了。

年年打铁的时候,往往是寒风呼啸,雨雪交加,天气灰暗的时日,此时在村子里就是想找人聊天,也找不到一个人影,是最无聊的时候。而在那叮当作响的打铁处,就很聚人气了,无论是老人和中年人、小孩,都聚集一满屋,大家都围着红红的风箱炉火,看着两个铁匠师傅甩开胳膊打铁,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些农村掌故,和真假难分的历史传说,整间屋子,倒像个小型电影院似的。

打铁是需要两个人配合才成的,老师傅拿小锤,负责锤打各类农具拐角处,抡大锤的总是一位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多半是刚入门的徒弟,俩人一人一锤,很讲节奏。从火炉中夹出来的铁总是烧着通红通红的,两个锤打一会儿,变色很快,当红色不见了,老的铁匠又得把这块没有完成的铁器再夹进火炉里烧,添上一些黑炭,呼哧呼哧地抽拉着风箱催火,如此反复工作,直至一个铁器的完全成形。

记得村子里最先来打铁的老师傅是斌冲的人,他喜欢讲唐朝的一些传说,常听他讲些什么秦王李世民之类的话题。后来几年,是一位青石镇边街过来的老师傅,这人的头发有些稀疏,没读过一句书,却很健谈。他说他小时候讨过饭,做过苦力,后来凭着自己的奋斗和乐观,娶老婆生了三个儿子,为每个儿子共造了三座连三面积的青砖瓦屋,繁衍出一大家人出来,这是那位打铁师傅最洋洋得意的事情,无论是工作中,还是到人家里吃饭,他总是旁若无人、洋洋得意地说起这些事情。

这位边街的铁匠师傅很乐观,和爷爷很谈得来,每次饭后两人总要谈上一个多小时才歇得下。他在村中打了一个多月的铁匠活,走的时候还把爷爷约到他家里去玩了两天。爷爷回来说,这个边街的铁匠义气重,到他家里,招待得很好,他还专门把爷爷带到他家的田畈里,前去观看他种的麦子长势是如何的好,去观看他为儿子们修的瓦房,这个老铁匠也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作者/南珍 蕲春向桥乡王塝村人)

最接地气的公众号

敬请您的关注

长按上面的二维码可以关注本公众号

关注是最贴心的支持,

转发是最温馨的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