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法律下,举证责任分配是法定的,由法律事先设定好了。如果法官依职权分配举证责任,将构成适用法律错误,当事人可以将其作为上诉审的理由。二、证明同一事实的数个证据,应当予以组合归类。同组证据,还应当兼顾证明力大的在先、证明力小的在后,主要证据在先、次要证据和补强证据在后的结构排序。  证据能力(关联性、合法性)→证明力(真实性、相关性)是否逾期举证导致证据失权,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真实性及证明力的大小。失权后果是证据法上的责任,即被认为不具有证据能力。当事人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若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不产生证据法上的不利后果,法庭应当采纳,但会产生诉讼法的不利后果,即被法庭予以训诫、罚款。 推定不是证据,而属民法的技术性概念,是根据法律规定,或根据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而推知和确定另一不明事实的存在,并允许对方当事人举证推翻的一种证明规则。因此,证据法中的推定均是可以反驳的推定,又称相对推定。假定,一种不需要任何前提条件的假设,属于思维范畴,不具法律效力。推定一旦被采用即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与推定相同的是,都基于一定的前提事实,甚至基于一定的经验事实。最大的不同是,推测在很大程度上包括有主观猜测的成分,推测需要事后印证才能证明属实。涉及法律程序的事实认定,应当忌用猜测。(eg.《民事诉讼证据规定》72-1: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语言。)视为,也属民法技术性概念,但它具有绝对的法律效力,属立法上的拟制。依据法律关于视为的规定所作出的事实认定,不允许当事人提供反证加以推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