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脾、肾”三“兄弟”要是不能和睦相处...

 新用户30785771 2021-06-18
“肺、脾、肾”三“兄弟”要是不能和睦相处,慢性支气管炎就一直治不好。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又叫咳喘。

主要表现为“咳、痰、喘”三个症状,分别对应着我们的“肺、脾、肾。”

行医多年,我深知中医治病讲究一个对本对症,而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我向来都主张让“肺、脾、肾”三兄弟和睦相处。

2020年1月,门诊接诊了这样一位患者,张先生,咳喘近6年。

患者说,他的咳嗽一到秋冬天就加剧,睡觉时不能平卧,咳嗽偶有黄痰,时常觉得心悸烦闷,吃饭也没有什么胃口,有时呼吸也很困难。

他说:“每年秋冬天,我都像在哪鬼门关走一遭似的,生怕那次不小心就没有抗过去,这病,太折磨人了,每次发作时,我感觉我咳的灵魂都要出窍。”

经过问询诊断,我发现患者舌苔白腻、脉濡滑,咳嗽气逆。

于是开方:陈皮、半夏、苍术、款冬花、紫苑、白前、紫苏子、炙百部、川山龙、茯苓、黄岑、甘草。

中医重“平衡相合”,对咳喘的治疗有这3句名言:

(1)“治咳不离乎肺,不限于肺。”
(2)“脾为生痰之源,治痰需先理脾”
(3)“虚喘治肾,实喘治肺,虚实相兼。”

由此可见,要想治好咳喘,用药须得兼顾脾肺肾。

又因,肺主皮毛,肺气虚弱则亦咳嗽气逆,呼吸困难。加之,脾肺同治原理,脾气不足则肺气不足,肺气不足则亦影响肾气,三者相互影响。

因此,方中我先以陈皮、半夏、苍术和中降逆,化痰理脾,作为君药;

再以款冬花、紫苑、白前、紫苏子、炙百部、川山龙治咳去痰以平喘、肺肾两调,作为臣药。

用茯苓健脾渗湿,助陈皮以化痰;用黄岑以苦入肺,寒凉清肺;二者相合,做为佐药。最后,再以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

整个方子有君有臣,有佐有使,既调脾肺,又理脾肾,使患者的“肺、脾、肾”互为最优的状态,通理全身,最后以除患者的“咳、痰、喘”三个症状。

由这么多年接诊的患者来看,这个病多发于中老年体弱或有长时间吸烟史的人身上。病情的主要特点就是:“易反复,病程长,多见秋冬。”

因此对于它的治疗万不可操之过急,患者要时刻注意,不能让肺、脾、肾三者失衡,他们三者应是相互制衡,互相制约,如此,方可长期稳定病情,减轻大家的痛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