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家“超自律”的房企,38年没上市,为啥却能又快又稳?

 涛哥杂谈 2021-06-18
地产行业,正迎来属于“自律主义者”的时代。
以前我们常会说,只有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但说归说,在过去地产高速发展的浪潮之中,这句话常显得遥不可及。
直到今天,行业变局的浪潮袭来,我们才发现,稳健型房企的机遇,终于来了。
当一部分过去激进的房企,受困于三道红线制约时,另一些长期追求平衡发展的公司,却反而能够轻装上阵。
生长于山城重庆的华宇,就是这样一家长期自律的稳健型企业。

重庆华宇集团总部
去年三道红线发布后,华宇突然发现,自身严格内控的财务指标,在过去38年都全部符合红线要求,成为民营房企中首批全绿达标者。
更令人惊讶的是,当其他房企纷纷上市融资的时候,华宇却非常冷静,38年未提出上市申请,却依然发展的又快又稳。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自律的华宇,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1

刻在骨子里的责任基因
华宇创立于1983年,至今已有38年历史,比行业内绝大多数公司都要久。
最早是做建筑起家,1995年成立华宇地产,如今已成为涵盖地产、金融、优家、建设为一体的多元化集团。
虽然今天的华宇,已在30个城市拥有240多个房地产项目,但建筑企业对结果负责的基因却刻在了他们的骨子里。
在华宇企业文化中,“责任”被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是华宇人始终坚持的核心价值观;“责任华宇,幸福一生”,是他们的品牌理念和对社会的承诺。
正是基于对社会、对客户、对员工的高度责任心,华宇一直对发展保持严谨态度,对自身提出严格的内控要求。
听一位在华宇的朋友介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华宇都用60%的负债率,40%的存贷比,严苛的速动比和流动比管束自己,严控杠杆水平。
而且,华宇不仅自律,对合作伙伴也极其负责。
当别的房企都习惯性的拖延合作方款项时,华宇却会考核自己的付款节点,不允许无理由延期付款,积累了较好的行业口碑。

华宇控股集团执行总裁兼地产集团董事长胡端女士

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这份长期的坚持,在地产下半场,给华宇带来了红利。
2017年,国家明确房地产降负债的主基调,而本身就低杠杆运营的华宇,在别人过冬时迎来自己的春天。
也是从那时开始,华宇凭借自身优势,广泛开展合作,迅速推动全国化布局。
2020年,华宇四大集团总资产已突破1000亿,其中经营收入超800亿三年复合增长率40%
可以说,38年坚持高度自律,厚积而薄发,今天的成绩恰是时间的答案。

2

稳健的战略与均好发展
如果说基于“责任”的文化,奠定了华宇38年稳健发展的基础;那么不断“进步”的脚步,则让其获得了持续增长的动力。
2020年,尽管受疫情影响,华宇地产仍实现658.4亿营收,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3%。
从发展战略看,在财务稳健的核心基础上,华宇坚持城市深耕,脚步走的很扎实。
过去几年,华宇平均每年新进入4个城市,都争取做实、做好,在重庆、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的市场规模都突破百亿。

重庆华宇御临府实景
同时,华宇关注内力增长,建筑业起家的背景,使其天然对质量、对工期有严格要求。
而技术方面,华宇始终保持学习创新,积极吸收业内最佳实践,不断升级和完善自己的产品,其对建筑户型往往抠得很细,因此获得“户型专家”的美誉。
业绩发展的同时,华宇保持人才向优,近几年累计引入50余位管理人员,基本都有TOP30房企背景,带动组织与人才的升级。
在华宇看来,人才是华宇的核心资本。其特别关注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相关指标位居行业前列。

华宇“WELL”文化体系
目前,华宇拥有近100位20年工龄的老员工,甚至有位员工在华宇工作23年,他的孩子在华宇工作8年,华宇对他们就像家一样。
老员工的认可和忠诚,不仅成为企业的压舱石,也证明了华宇的高满意度和忠诚度。
可以看到,华宇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保持战略布局、产品能力、人才质量的均好发展,为其长期稳健增长打下了基础。

3

组织机制的创新升级
在38周年发布盛典上,华宇高管透露,随着华宇从一个区域公司走向全国化企业,其特别重视打造更加开放、多元的组织文化。
华宇地产集团总裁周德康
首先,从精英文化到团队文化,通过系统与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将个人能力转化为团队能力,不再是依靠领导决策,而是通过体系化的团队能力解决问题。
其次,推行更加扁平化的沟通,建立多层级沟通机制。
比如领导、老板和集团的月度定期沟通机制,老板和各个地区总经理的季度沟通机制,总经理和员工定期的面对面沟通机制。
通过这样自上而下的沟通体系,把战略、思想与文化很好的传递,保证了组织的简单、透明、以及强执行力。
第三,落实跟投和超额利润分享机制。华宇不仅为员工提供事业平台,也希望让他们在经济上尽快独立。
因此,通过具有高激励性的跟投机制和超额利润分享机制,让员工与企业共成长。
其跟投制度很人性化,比如:融资性现金流回正即返本金;经营性现金流回正就预分红30%,员工有权选择不跟投。
值得一提的是,38年没上市的华宇,也开始关注不同板块的上市机会,希望以此帮助团队创造更大的价值。
所以,华宇有“自律”的基因,但却并不“保守”,其组织和机制建设一直保持创新和升级,充分激发了团队的活力。

4

自律者的厚积薄发
事实上,研究华宇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超自律”的公司,代表了区域型房企稳健发展、走向成熟的一种模式。
38年的坚持,通过时间累积,形成不断向上的品牌力
今年5月,华宇的销售排名已经升至51位还荣膺2021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第45名,影响力不断提升。
排名的上升,带来更好的资源,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
这几年,华宇走向全国,通过强强联合,与57家房企进行过合作,大部分是TOP30、TOP50企业,产品累计获千余奖项,快速扩大了华宇的知名度。
这也对其人才优化升级形成帮助,越来越多TOP30房企的专业人士和高管加入华宇,进一步推动其业绩的增长。
而从内部看,38年沉淀的企业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
其2020年员工敬业度调研获得77.7分,较2019年上升5.3%,超出“最佳人才企业地带”8.7分,敬业度领先同行。
同时,华宇的组织协同力也令人印象深刻,四大业务集团紧密沟通协作,形成互相拉升的合力。
例如华宇地产和华宇建设,每月高层都要碰面,解决各项问题确保以后不再出现,通过这种机制建立集团业务坚实的底盘。
从外部品牌力,到内部向心力,形成更大更强的双循环,推动华宇不断向前。
总结来看,不管从大的战略与体系建设,还是管理中方方面面的细节,不难发现,华宇的厚积薄发,展现出区域房企成功的一条路径。
那就是稳健发展、练好内功、适度扩张,在安全性的前提下与行业共成长。
38年时间,华宇从重庆走向全国,从单产业到多元化集团,建立了稳固的企业实力。
责任与自律,是华宇过去成功的秘诀,也是未来进步的底气。
关于今天介绍的华宇,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们。

涛哥杂谈,地产人都在看的公众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带你全面认知房地产行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