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入门:秦印章法的“疏密”基础,兼谈秦印篆法中“隶化”特征及其应用

 三个小布丁 2021-06-18

我们在发布我们篆刻临摹作业之初,曾经说过,汉印临摹,我们要训练基本刀法和章法基本功,在古玺临摹阶段,我们要在章法上下大功夫,到了秦印,我们应当在篆法上下苦功夫(因为其中牵涉太多文字学的内容,所以相对枯燥),但,这并代表在秦印阶段,可以完全不提章法!

有朋友会说,秦印章法,别逗了,秦印不管是正方形印的“田”字格,还是半通印的“日”字格,每个字都被限制在固定的位置,变化基本没有可能,哪里还需要学习章法啊。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秦印也有章法,而且跟汉印、古玺一样,章法的基础类型,还是“疏密”。

我们结合我们秦印作业的第21方、22方,来说一下秦印里的疏密。当然,我们依然会提到印中文字的篆法。这两方印如图:

(秦印作业的第21、22方)

第21方,左边这一方,印面两字:汪参;第22方,右边这一方,印面两字:王剋。这两方都是半通印。

这两方秦印视觉效果都非常突出,视觉效果突出的原因,是因为这两方印都有明确的疏密对比,第一方的印眼在“参”字的右下方空地;第二方的印眼在“剋”字的左下方,所谓的“印眼”都是印面的大块留红,如图:

(两方印中“印眼“)

实际上,在秦半通印中,视觉效果突出的,大都有这样的特征,我们只是挑选了其中有代表意义的两方。关于篆刻章法中的“疏密”这种审美原则,直到晚清才被篆刻大师邓石如总结出来,并简化为“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并籍由他的弟子包世臣的《艺舟双楫》的传世而流传开来。

(邓石如和他的疏密理论)

但这种审美原则,却是自古玺到秦印,再到汉印一直都客观存在的审美原则,比如古玺里的“日庚都萃车马”,比如汉印里的“太医丞印”,都是由于这个原则的存在而闻名于世的。

(古玺和汉印里的大疏密印例)

我们无数次的强调疏密理论,是因为它实在太重要了,重要到我们可以这样说,学篆刻必学章法,而学章法,首先从疏密学起。本课的这两方秦印也可以作为秦印大疏密的印例记在脑海,重点在于理解“参”字与“剋”字的处理,要理解如此处理,正是为了适应疏密章法原理,只有这样,视觉效果才突出。

好了,我们转过头来说说这两方印里的“篆法”:

秦代,小篆和隶书都是通行文字,只是小篆是官方正体字,而隶书相对非正式化一些。所以,在日常实用中,我们常常在秦印中,看到小篆字体为了适应印面而“隶化”,比如,第21方中的“汪”,水部直接简化为了“氵”,而不是依然写作“水”,这是彻头彻尾的隶化,这种做法,在后世的大篆刻家手里,被广泛纳入篆法应用。比如浙派开山宗师丁敬的这两方印:

(丁敬大师水部隶化的印例)

看丁敬大师的“湖”“浑”,甚至于“漫”都实用了“水”部隶化,篆作“氵”,如果留心,在大师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水”部被隶化为“氵”的印例,实际上,这些字隶化的根源几乎都来源于秦印。

实际上,第22方印里的“剋”字,“克”部也基本完全“隶化”,方化了,因为篆书的“克”写法跟隶书楷书有明显的区别,这里就不再上图详细解说了。实际上,篆刻之中的“隶化”变化,可以解决我们在篆刻实际创作中的印面布排问题,但一定要注意,这种隶化要“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要在秦汉印里找到先民们隶化的字例,不然,很容易在实战中被人诟病(比如参展落选)。

(读印谱)

隶化的特征,使很多篆字变得隶化、楷化,这大大有利于篆刻学习,但要掌握隶化字例并不容易,必须要经常看秦汉古印谱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实际也是文字学知识,只能靠一点一滴的积累,要把读印谱当成一种爱好和习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