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科】认清楚自己,性格内向并不是一种缺陷

 老沔城人 2021-06-19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心理学科】


认清楚自己,性格内向并不是一种缺陷



    很多时候,当我们提起外向型性格时,背后的潜台词一般是健谈,聪慧,有趣,更倾向于褒义。而当我们提起内向型性格时,背后的潜台词一般是孤僻,敏感,腼腆,更倾向于贬义。

    —01—

    苏珊·凯恩曾在《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这本书中列举过一个例子。

    一位黑人妇女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被司机要求给一个白种人让座,而这位黑人妇女的回答简洁却有力,她说:“不。”

    司机便恐吓要将她抓起来,而她依然处变不惊:“随你。”

    后来警察将她带走,并以扰乱治安的名义将她定罪。

    在定罪的当天,镇上的教堂举行了一次集会,当时有五千多人对她的行为表示支持,并发动了全市范围的黑人抵制公交行动。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引发了人权保护运动,从而改写了美国的历史。

    苏珊·凯恩说她一直认为这位女士应该是高大而果敢的,直到她去世的时候,才知道她是一个言语轻柔,且身材瘦小的女性,她“胆小而腼腆”,却拥有着“雄狮般的勇气”,后世对于她的评价多是“激进的谦逊”,“沉默的刚毅”。

    这位黑人女士便是帕克斯,她的自传名为《沉默的力量》。

    一个人如何同时兼具胆小和勇敢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性格?其实沉默且胆小的人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

    书中还提到,美国是一个自视外向的种族,但据调查显示,美国至少有1/3~1/2的人,是倾向于内向型性格的。换句话说,在美国,两三个人中间就会有一个性格内向的人。

    这些数据看起来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那是因为很多内向型性格的人,都在有意或者无意隐藏自己的内向倾向。而被隐藏起来的内向性格,是不容易被察觉到的。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西方文化的传入,越来越多的对于内向型性格,有了根深蒂固的偏见。

    我们在社交的公众场合中,被要求要更加注重协作、沟通,表达。而处于这样的大环境下,内向者能够留给自己的独处空间越来越少,所以他们不得不强迫自己去适应,去改变,甚至逐渐的怀疑,迷失自我。

    —02—

    同学静怡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内向型性格倾向的人。

    在学校时,参加社团活动,她永远站在最角落的位置。面对老师的提问,内心的答案无论多么肯定,她都不会主动站起来回答。

    她曾不止一次的怀疑过自己,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像其他人一样,热情洋溢,活泼开朗。

    因为在学校里,老师们都喜欢那些积极主动,踊跃回答问题的同学。在家里,长辈们也更喜欢活泼可爱的孩子。

    甚至参加工作了,面试时,HR都会更青睐于那个沟通能力强,协作能力强,善于表达的求职者。

    她跟我说:“她多希望自己也可以变得讨人欢喜。”

    其实这样的性格,并不影响她是一个优秀的人,她不擅长沟通,但擅长写作,她写的文章,文采斐然,非常受读者的欢迎。

    所以我告诉她:“内向型性格有自己的优势,而喜欢独处的你,更具备创造力,不需要妄自菲薄。”

    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现象,就是总有些人认为只有外向型性格,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其实未免有些以偏概全,无论是内向倾向还是外向倾向,都需要正视自己的优势,不要用自己的短板与别人的长版相比较。

    —03—

    J·K·罗琳,《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她小时候就是一个相貌平平、有些害羞却很热爱写作的女孩。

    她在6岁的时候就写过一篇与兔子有关的文章,而妹妹就是她故事的听众。

    后来在进行哈利波特系列创作时,作为单身母亲的她,非常窘迫,所以她笔耕不辍的创作,希望可以借此来改善她和孩子的生活,但是现实的打击是沉痛的。

    《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罗琳写了5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她的生活异常窘迫,她们居住屋子又小又冷,而她的多次投稿也频频遭拒,这对她们生活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好在苦心人,天不负,后来她的稿件终于在一家小的印刷商那里印刷出版,而这便是她人生的转折点,此书一经出版便备受瞩目,好评如潮,并获得了多项大奖。

    自此哈利·波特系列书籍风靡全球,并被翻译成67种文字在全球发行4亿册。

    她也从一个贫困潦倒、内向害羞的“灰姑娘”,变成了一个畅销书作家,并被英国王室授予名誉勋位。

    其实纵观历史,有很多杰出的领袖都具有内向型性格倾向。

    如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牛顿,创立狭义相对论,建立广义相对论,验证光电效应,证明能量守恒,定义宇宙常数的爱因斯坦;“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的肖邦;开创了一个文学史上全新的艺术流派—意识流的卡夫卡;为废除全美奴隶制度预先铺路,提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美国总统林肯。

    如果没有这些内向者,我们的世界将会缺少很多伟大而先进的发明与创造。

    【结语】

    其实无论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本质上并无好坏之分,当今社会中普遍被强调的沟通、协作和表达,并非不好,而要因人而异,不要被带了有色眼镜的双标准,束缚住我们自己,我们都更应该在让自己在舒适的环境和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压抑天性,勉强自己去适应本不属于自己的圈子。

    一项心理学调查发现,全球最成功的100个人中,有40%都是内向型性格。可见内向或外向并不构成影响成功的必要因素。

    我们改变不了社会上的普遍偏见,但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想法。

    作为父母,当你发现你的孩子有内向型倾向时,请不要反复的强调那是一种缺陷,也不要让孩子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的个性。

    如果你自己或者你身边的人是内向型性格倾向的人,那么请告诉他:

    1.不要强迫自己为了适应环境而去适应环境。

    2.喜欢独处的你,并不奇怪,不要自我怀疑

    3.独处时带给你的思维顿悟,可能会是你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4.不必在意外界施加给你的无形压力,只要做你自己就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