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青花瓷的特征及鉴定

 Bao5685 2021-06-19
1、器底无釉。多数器物底部有明显的旋纹,个别有跳刀痕,并粘有填砂,小型器如碗类等的足底中心往往有乳钉状凸起。
2、器物底足内壁往往成自上而下往外撇的形式。
3、碗、钵、罐、瓶、盘之类的削足处理,具有鲜明的元代特征,即底足外墙斜削。
4、大件器器底无釉露胎部分,往往粘有釉斑或较大面积釉块。内壁多见淡红、黄色釉层而又有不规则浓度的透明釉刷痕。
5、碗、钵之类器物的底足外墙,往往留有浸釉时遗留的手指抓痕。
图片
图1-1  元 14世纪中期 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2005年拍卖成交RMB 2.3亿

图片
图1-2

6、罐、瓶之类大器,都是分段制造,拼接而成,特别是接底的痕迹十分明显。
7、罐类器内壁釉面不平,有明显接痕,并经常出现赤褐斑,且有小黑疵。
8、圈足之釉不到底,一定稍有露胎,呈褐红色。
9、圈足并不十分整齐,仔细观察,有些弯弯扭扭,以大罐和梅瓶为突出。

10、高足杯(马上杯)的杯身和足接合,系采用胎接的办法,即二部分湿胎接合,并非将杯身及杯柄各自先施釉,而依靠釉的粘度接合。
因此,元代高足杯足内顶端无釉,且往往有乳钉状凸起。元代高足杯的足部肯定空心而不封底。


图片
图片
图片
元 青花蕉叶秀石印花缠枝牡丹纹菱花式大盘  2016年拍卖HKD 2988万

图片
图片
元 青花莲花鱼藻纹撇口盌  2019年拍卖HKD 905.5万  

图片
图2-1  大英博物馆藏 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一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2-2

元青花鉴定要点:
1、元青花一般皆胎体厚重。
2、釉有青白釉、枢府釉及典型的青花瓷釉。
3、青花色泽有浓翠及灰淡二种,均有铁斑。
4、器底无釉。碗、盘之类底足中心有乳钉状突起。
5、具有圈足外墙斜削的元代瓷器普遍特征。
6、多棱梅瓶、多棱玉壶春、多棱瓢瓶及方形扁壶、高颈大罐等为元代特有的器形。
7、梅瓶之口均为上窄下宽的梯形。
8、少数青花器仍沿用枢府瓷特有的小底足。
9、多数器物图案花纹密布全器,分多层次布局。
10、某些图案花纹具有明显的元代特征。
梅瓶、罐、玉壶春等类器物近底部往往有仰莲纹,元代之仰莲瓣有两个普遍特征:一是每瓣分开描绘,入明以后往往各瓣之间不再分开,而借用边线;二是莲瓣边框均有青花涂抹之粗线,入明以后往往用细线条双勾莲瓣边框,而且其中不再涂施青料。
缠枝牡丹的叶子,元代十分规矩,入明以后则多变形。
缠枝莲叶瓣,元代成葫芦形,入明后都变形了。
图片
图片
图3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上海博物馆藏

图片

图片

图4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南京市博物馆藏

图片
图5 元青花瓜竹葡萄纹菱口盘  上海博物馆藏

图片
图6 元青花八棱狮球纹玉壶春瓶 河北省博物院藏 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出土

图片
图7 元青花海水龙纹八棱带盖梅瓶 河北省博物院藏  景德镇出土

图片
图8 元青花月影梅纹高足碗 出土地 景德镇窑

图片
图9  元青花云龙纹食盒 河北省博物院藏

图片
图10 明永乐 青花折枝三果纹梅瓶  河北省博物院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