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氏族谱序言

 周恒发书馆 2021-06-19

木有根,水有源,人莫能例外。族之有谱,犹邑之有志、国之有史,名称虽曰不一,体裁亦各有别,然其理则大致相同也。史、志所载一国一邑之事迹,谱所以叙世代之源流。族谱之修,无非明人伦、考世系、序昭穆、别亲疏也。吾李姓乃中华民族之大族,在《百家姓》中位居第四,全国姓氏人口排行第一,人口过亿,且祖上出自一处,源地甘肃陇西,故有“天下李氏出陇西”之说法。

寻根溯源,访古认祖,乃人之天性。追溯李氏,本自嬴姓,其原始始祖为少典,其后是少典之子轩辕黄帝。李氏血缘始祖为皋陶,皋陶在尧为炎黄联盟首领时任理官,即掌管司法的长官,以善理刑狱著称于世,至舜继位后,仍用皋陶为大理,天下罪恶得以平正,人民安居乐业;他提出的“治天下须慎修其身”“知人”“安民”等主张,深得舜帝赏识。舜帝将他作为继位侯选人培养,未及禅让,皋陶就去逝了。按照古人以官为氏的习惯,皋陶子孙称理氏。理氏传至33世理征时,因屡谏纣王,且执法不阿,遭亡身之祸,理征的妻子契和氏携子利贞逃之伊侯之墟,以李子充饥,得以活命,后畏于纣王追捕改姓,因理、李同音通用,又因李子有救命之恩,“指树为姓”,遂易理为李焉,由此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贞;嵩县上古时期为伊国、伊侯国所在地,李姓得姓之地当在伊河流中上游地区之嵩县。李氏正史始祖为李耳。李耳,字伯阳,谥号聃,世称老子,道教元祖,著《道德经》,唐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东周平王时任太史,古之圣人,博大精通,孔子曾问礼于李耳,受益匪浅。老子的学说,流传于后世,其思想流派对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影响至伟,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是一股重要的思想推动力。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王称帝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大成、西凉、凉、吴、魏 、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李姓历代英才辈出。春秋时有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李耳;汉有“飞将军”李广,李广威震匈奴,英勇善战,战功卓著,名垂青史。唐代有政治家李渊、李世民、大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等,诗仙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更为后世所景仰;五代有词人李煜;北宋有女词人李清照,名将李显忠;明代有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文学家李梦阳、农民起义首领李自成;清代有太平天国将领李开芳、李秀成,戏曲理论家、作家李渔;近代有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地质学家李四光、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等等。海外居住的李姓也涌现了许多杰出人才:如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的美籍华人李政道、李远哲;曾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香港十大财团之首的李嘉诚等等。

今逢盛世,政通人和,社会和谐,国家昌盛,物阜民丰;我李氏家族门第兴隆,才俊辈出。仕农工商,党政军学,各有建树,各领风骚。为唤起族人敬先祖之仁德,仰先祖之礼仪,学先祖之勤劳,崇先祖在天之灵,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洛阳华胥文化有限公司王建庄、王义超先生以一己之力,花费数年时间,完成《华夏家史》工程,殊为不易,令人钦佩,也惠及了我李氏子孙后代,更是族人之夙愿也。

嵩山巍巍,铭记列祖英名,伊水荡荡,传唱列宗伟业。所谓根深则叶茂,源远则流长,利贞垂今数千载,李姓子孙播迁四海,落地生根,瓜瓞绵延,分析愈众。在此甚望李氏后人,有德、有志、有智、有绩、有廉、有勤、有俭,代代有能人,辈辈出俊杰,谨此云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