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汝阳圣陶学校学习分享

 未来决定现在 2021-06-19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圣陶学校,一个地处贫困山区的学校,师资匮乏,却创造了教育的奇迹。没有教材,没有老师,没有作业,学生们却个个成绩优异,出类拔萃。如果不是亲眼看到,真的是难以置信。

王天民校长,退休后不甘心颐养天年,于2005年变卖房产,在家乡小店镇创办了圣陶学校。王校长被誉为“教育创客”、“教坛鬼谷子”,他曾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河南省语文特级教师,他不仅是语文教学专家,而且精通许多学科教学,从教60年来,他一直不断探寻教育的真谛,躬身践行教学改革,主张“让教育回归自然,让教学回归传统”,立志找到教育的桃花源、理想国。


王校长给我们深入讲解了他发现的教学中的“第三种关系”及几十年来总结的“六无、两空、三句话”,也深入解读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直接向学生要鱼”的圣陶主张,他说“教出来的是知识,学出来的是智慧,老师不教学生,却要学生教老师,这就是圣陶的要鱼理论。”因此,老师在课堂上板演问题,让学生自己先自行解决问题,有难度的讨论解决,最后根据情况挑出优秀学生到黑板上讲解思路,其他的同学认真的听,只要有一个同学不会就让其他学生依次上讲台讲解,直到全部过关为止,让每一位同学都分享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上进心,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索。

圣陶学校的评价标准也很有趣,王校长提出“上课举手的是英雄,不举手的是懦夫”,“回答正确的加一分,回答错误的加两分”,这样进一步的调动了差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逆向的思维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正是有了这些,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发言,认真倾听,真正的做到了把课堂交给学生,让老师真正的从台前走到了幕后。

圣陶自主学习的三大法宝∶

1、“单科突进”,以教材的整合为主。他们用25课时学完小学数学,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是圣陶在真正的实践。王校长说,现在的教材适合教学用,但不适合自学用,所以他将教材顺序打乱,内容上取长补短,将知识进行重新整理,去掉不适合山区及学生年龄特点的内容,修订成册,让学生自己进行自学。

2、“开卷练闭卷考”也是圣陶学校的教学特色之一。“开卷练闭卷考”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考试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样使后进生也有名列前茅的机会,让他们更容易找到自信。“通过人人百分战略把水搅浑,分不清好中差”。因此,才出现了圣陶学校“无差生”的现象。

3、小组合作。为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自主学习,圣陶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并有自己的秘密武器∶“任务具体,落实到位,检测严格,奖惩适度。”人的惰性总是存在的,为了克服学生中的疲、懒、软的毛病,班级小组建设很重要,学习的团队起到了充分的带头作用,他们充当了老师的角色,集体荣誉感促进了班级学风,建立了和谐校园。圣陶就是自己的家,很多孩子更愿意待在学校。


总结王校长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妙招∶

1、把教材删一下,整合在一起,打破常规,让学生动起来是关键,让学生动起来就是会讲会教。

2、教师做不了如来佛,教师要做唐三藏,学生要做孙悟空。

3、教材是绊脚石,要准备好“学材”(微课),每一个知识点后面都有一个智慧密码,每个微课三五分钟讲完,学生一看就会。

4、说错不是错,不说才是错。答对了得1分,答错了得2分:答错了一定没抄袭,不会还敢举手就是勇敢。

5、一流教师教状态,二流教师教方法,三流教师教知识。

6、越会教的越不会教,越不会教的越会教,教是万恶之源,像是游人给野生动物喂食。

7、两三分钟,四五句话。一句不讲,全班都会,一题不讲,万题都会。课前有师,课中无师,课后自成师。

8、记在脑子里是财富,记在本子上是负担。

9、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向学生要鱼。

10、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更好的教,教会的是知识,学会的是智慧。

11、作业无用,会了不必做,不会怎么做,只会浪费时间罢了。主张板演或直接考试。

12、自学时间要三分,一为温故,二为知新,三为提升,比如每天有6小时自学,用2小时复习学过的知识,2小时学习新的知识,2小时集体合作探究。

13、自主学习的三用理论∶用眼睛听讲,用嘴巴答题,用手操作。自主学习的三大难题∶相信老师,相信学生,不畏难的精神。

14、自主学习的四大秘密∶任务要具体,落实要到位,检测要严格,奖惩要适度。

15、过目不忘,终生不忘,实际是读一遍想十遍,最好是想几十遍。让全班都能做到一遍背会(有妙招)。

16、要突出学的地位,不要代替学生学,要让学生求着老师,不问不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周易》)。

17、不要一分定终身,运用补考加分制,学生每人都能得一百分,差生也有学习的动力。

18、开卷练,闭卷考,有三种形式∶考原卷,考部分内容,考某种类型的内容。

19、按照语文教科书,教师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式的语文教学,是死的、假的语文教学。我们是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是活的、真的语文学习。

20、真正有效的语文教学只需要做好三件事:阅读、生活、写作。学生必须广泛阅读,尤其是阅读经典;还要有丰富的生活,不能整天关在教室里写作业,要走进大自然,要结合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经常性思辨;还要按照规律进行适当的写作训练。

圣陶学校的教学理念初看起来不可理解,但却触及了教育的真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王校长的教育智慧是他六十年心系教育,辛勤实践的结果,教育智慧不是知识,不是常识,不是聪明,也不是经验,智慧是我们站在知识、常识、聪明和经验的台阶上,在观察体悟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想出来的并付诸实施的办法和点子。王校长说教大不教小,教道不教术,有些内容不可复制,但可以借鉴,因为道是相通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老师们也可以从上面的分享中找出对你有价值的内容,取长补短,取其精华,转变自己,转变观念。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一定会尝到教学改革的甜头。

附∶ 关于打破、整合教材的做法

为什么圣陶要打破教材?圣陶学校之所以不用教材,是为了不割裂地进行教学。


比如,某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中关于分数的内容,三年级上学期有同分母加减法,三年级下学期、四年级却没有分数内容,五年级有异分母加减法、通分约分,六年级有分数乘除……教材割裂了分数知识体系本身的系统性。


再比如,初中数学关于因式分解的内容,八年级上学期学习因式分解,九年级上学期学习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为什么不放在一起学呢?所以,王天民认为,“教材有时会成为绊脚石,基础训练容易成迷魂阵”。


教学需要循序渐进,但循序渐进就是按教材体系走吗?在王天民看来,真正的循序渐进不是按照教科书的体系安排,而是遵循学科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顺序。


“教材不改是一些地方课改推动缓慢的原因之一。”王天民建议,教材的每部分内容后要附上答案和提示,这样便于学生自学。


圣陶学校不依赖,甚至完全抛开了教材。其做法是,形式上打乱顺序,内容上有所取舍、有所补充。教育教学内容来源于社会、自然、生活,舍去不适合地区特点的、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偏难怪的内容。


比如,小学数学教材,圣陶学校有几项内容是不学的:

认识人民币不学。因为生活中小孩子自然会认识,“现在教材上的内容是元、角、分,然而,现实生活中基本上没人用分了”。

认识钟表的内容不学。一方面,这是生活中自然可以学会的内容,不需要教;另一方面,这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难,“更有甚者,竟然测试孩子'镜子里的钟表’”,这在王天民看来完全是不应该的。

一些远离生活的应用题不学。原因是应用题本来是在生活中应用的,而不是在书本上“应用”的。圣陶学校的教学实践表明,小学不学应用题的学生,到了初中,这些应用题不教自会。

这些内容不学,考试时怎么办?王天民说:“到底是考试重要,还是孩子的学习兴趣、生命成长重要?考试时,这些内容丢点分,我们不怕。”


在圣陶学校,与无教材配套的是无教师。其实,所谓的无师并非无师,其真意是,无授业之师,有传道之师;无教书之师,有育人之师。就课堂教学而言,“学前有师,学中无师,学后成师”。

如何重组教学内容

圣陶学校虽然抛开了现行教材,但没有自编教材,因为“编出来的就是死的,教材是例子,关键是通过教材培养学生的什么素养”。王天民说,“我们没有也没打算固定教材,各班、各教师有自己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好比一桌菜,大人、小孩都可以吃,各取所需。”

圣陶学校重组教学内容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完全抛开教材,教师自主驾驭学科知识体系;二是有时超常教学,虽学教材,但学得特别快,两条腿走路;三是在学习本年级内容的基础上,适当超常。


就初中数学而言,圣陶学校是这样打破教材的:先学八年级上册的因式分解,再学九年级上册的一元二次方程,这好像坐电梯,直接上到山峰最高处;再学八年级下册的分式方程、七年级下册的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像坐滑梯一样;上山时不上台阶,下山时不下台阶,省时省力,轻松愉快。


小学数学也是这样:学了加减法和乘法口诀后,直接学通分、约分,“抓住了核心问题,其他问题就容易多了”。

在圣陶学校,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在任何年级教,这是王天民的最大独创。

25课时如何学完小学数学

25课时学完小学数学基础知识?这是怎样做到的?

河南省洛阳知行学校是一所国学特色小学。去年该校近20名孩子来圣陶游学,这些二三年级的孩子多数读了许多经典,但数学没怎么学,许多孩子连加减乘除都不会。

“我一句不讲,全班都会。”“学数学特容易,我3分钟,让你们会做一道河南中招题。”一上课,王天民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数轴,然后开始问问题。

请大家观察数轴上都有什么数?最大的负整数是几?最小的正整数是几?孩子们在互相议论的基础上,几经猜测,最终发现是-1。在讨论的基础上,孩子们发现规律,数轴上的数字越往左越小,越往右越大。接着,王天民列出了10组数字,让学生比较每组数字的大小……

王天民指着数轴上的数字又问:“-1的相反数是+1,-3的相反数是+3,请问,-2的相反数是几?谁会请举手!”

“正2!”“这就是2013年河南省中招数学第一题的答案。你们真是学习数学的天才!”教室里顿时发出掌声和欢笑声。

用这样的方式,王天民引导学生发现了什么是相反数,两个相反数和的规律,在数轴上找正负分数、正负小数、正负开方。学生在此基础上明白了有理数、无理数、奇数、偶数,水到渠成地找到某个数开方前后连续相邻的两个自然数……

通过数轴,王天民让这些小学二三年级没有任何数学基础的孩子,在短短30分钟内,学会了从小学到初中有关数的基本知识。

“陈景润,你们听过这个名字吗?”王天民在此基础上又给孩子们提出了哥德巴赫猜想、孪生素数猜想、黎曼猜想,“你们要研究出来,为国争光”。


这个教学片断是圣陶学校抛开教材,按照学科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进行教学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教学不仅能避免肢解学科知识整体系统的弊端,而且能大大缩短教学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