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七九)临证谈半夏泻心汤

 火帝养生_WSH 2021-06-19

我们来看东北的张琪老先生在他的《张琪临床经验辑要》里有这么一则医案:

曾治一胆囊炎患者,每隔半月余必发热一次,持续四到五日而热退,曾用多种抗生素及中药清热利胆剂未能控制发作。经CT、B检查,符合胆囊炎诊断而未见其他异常。

病人面色萎黄无泽,脘腹胀满,恶心纳呆,口苦咽干,小便黄,大便稍溏,舌稍红,苔白腻,脉弦缓。

高建忠老师也治疗过这类病证,每隔一个月半个月发热一次,先是肚子疼,后发热,肚子疼得很厉害,连续折腾好几天,治疗了好几次,现在好象不用处理,热也能退下去,刚开始,高建忠老师用的是李东垣的升阳益胃汤【黄芪(30克) 半夏(15克) 人参(15克) 炙甘草(15克) 独活(9克) 防风(9克) 白芍药(9克) 羌活(9克) 橘皮(6克) 茯苓(5克) 柴胡(5克) 泽泻(5克) 白术(5克) 黄连(1.5克)】。后来就慢慢的用补中益气汤【黄芪15g、人参(党参)15g、白术10g、炙甘草15g、当归10g、陈皮6g、升麻6g、柴胡12g、生姜9片、大枣6枚。】和枳术丸【枳实(麸炒黄色,去穣,一两) 白术(二两)】,总之就是调中焦的气机。但是,西医诊断始终没有诊断出来,诊断为肠梗阻。但是,没次发作都不一定是肠梗阻发热吧,始终那诊断是不清楚的。后来,高老师用了调理脾胃的办法,慢慢地好起来了。

高老师还治了一个五十九岁的男患者,他儿子还是高建忠老师所在的中医学院的学生,他也是每半个月发热一次,但是,他有一个基础病,就是有那种抑郁症的,一直在治,还是找不到治疗的感觉,莫名其妙的就烧起来了,没有其他任何的征象。不伴随其他别的症状,长期就是抑郁症,每天吃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其他什么也没有。西医检查,什么也没有查出来。

实际上,不明原因的发热,很多治疗是有难度的。

张琪老先生治疗的这个胆囊炎的病人,每半个月必发热一次,病人表现出来的症状面色萎黄没有光泽,脘腹胀满,恶心,纳呆,口苦咽干,小便黄,大便稍溏,舌稍红,苔白腻,脉弦缓,整个看起来就是中焦的一组症状。中焦气机的升降失常和中焦的不足。

张琪老先生辩证:

辨证为脾湿胃热,湿热中阻,清浊混淆,肝胆气郁不伸,应治以辛开苦降,利湿清热法。

川黄连10克,黄芩10克,砂仁10克,川厚朴10克,枳实10克,半夏15克,陈皮10克,知母10克,泽泻15克,茯苓15克,猪苓10克,姜黄10克,人参10克,白术10克,茵陈15克,干姜10克,水煎服。

服药6。脘腹胀满大减,稍有食欲,呕恶已除。继用上方连服30剂,1月内未发烧,诸症悉除。后随访一年,未见发热而告愈。

我们一看张琪老先生的辨证,就知道这个病机是很复杂的,临床上确实有这么复杂的病,我们再看张琪老先生开的方了,感觉上是有一点乱杂,乍一看,还不知道是什么方子。到底是寒的,热的,补的,泻的,升的,降的,感觉好象都有。

但是,实际上半夏泻心汤,就是寒的,热的,补的,泻的,升的,降的都有。

这个病机复杂,开的方也复杂。

东垣有中满分消丸,依据《内经》“中满者泻之于内,宜以辛热散之,以苦泻之,淡渗利之,使上下分消其湿”而立方,熔泻心,平胃,四苓,姜朴于一炉,用分消法利脾胃之枢机,湿热得除,升降和调,则胀满诸症蠲除。这是张琪老先生对李东垣的分消丸的解读。

笔者用此方治疗肝病腹水,肾病腹水及胃肠功能紊乱之气胀热胀,凡辨证符合脾湿胃热者,每获良效。对某些疑难病症,凡属脾湿胃热,升降失司者,用此方每起沉疴。

张仲景的半夏泻心汤,李东垣改造成中满分消丸,张琪把他拿过来用此方,每起沉疴。这说明张琪老先生用得还不少,并且解决了好多疑难问题。这就是半夏泻心汤的活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