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笔谈|老年人用药知多少

 明醫 2021-06-20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现有老年人口规模庞大, 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比重达到13.50%,人口老龄化程度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9.3%),进一步表明我国已经逐步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随着人们年龄的增大,各种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药品已经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第二“伴侣”。

老年人常具有多病共存、多科就诊、多药联用等特点,同时由于自身各器官生理机能下降,导致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发生改变,可能会出现药物在体内蓄积、引起用药安全等相关问题。因此引导老年人正确合理用药,以保证老年人安全及有效的用药非常必要。

一 用药的总体原则

老年人作为特殊的用药人群,最大的特点是年龄较大、免疫力较低、肝肾等脏器功能下降,因此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会明显下降。对于老年人的用药原则应参考:

(1)考虑药物疗效的最大化,同时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在选择药物时尽量选择疗效确切而相对不良反应少的药物。

(2)老年人用药剂量应遵循减量的原则,一般用药剂量为成年人的3/4。对于60岁≤年龄≤80岁的老年人,可以减量为正常成年人用药剂量的3/4或4/5,而>80岁的老年人,用药剂量可减量为正常成年人剂量的1/2。

(3)研究表明,同时服用药物种类越多,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会增高。因此,老年人用药品种应尽量减少,最好5种以下,且治疗时按轻重缓急慎重选用药物。

(4)老年人在用药期间一旦出现新的症状,应首先考虑是否为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是病情进展,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减药物剂量,而暂时停药原则是保证老年人用药安全最简单、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

二 用药宜少而精

老年人身体器官各项机能下降,且易受到多种疾病困扰,例如常见的心脑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因而老年人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现象比较普遍。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可能会发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会增加,给患者的用药安全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老年人在用药时,一定要遵循简单用药的原则,保证利大于弊。需要明确主要疾病的治疗用药,对于次要辅助治疗药物或疗效不明显的药物,可酌情减掉,尽量减少联用用药的种类。如果必须联合用药,宜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增加联用药物的疗效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降压药物的联合使用,推荐利尿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用、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用,不仅可以增加降压的效果,还能降低药物引起外周水肿的不良反应。同时应了解各药物间是否有相互作用以及药物是否影响其他疾病的治疗效果等,例如对于高血压合并哮喘的患者,降压药物不推荐选择β受体阻滞剂。通过精简用药,做好用药监护工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药物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 关注多药联用

多药联用目的是为了获得单一药物所不能获得的更强的药理作用,以及防止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或治疗病人多病共存的症状。

但是,若药物配伍不当则可能出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药源性疾病或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合用而引起的药物效应的变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出现药效增强、副作用减轻,也可出现药效减弱、毒副作用增加。临床治疗过程中往往关注药物联用的药效增加,而忽视了因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毒副作用增强,如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用可增加出血的风险;克拉霉素与地高辛合用,可引起地高辛中毒的风险等。老年人因自身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代偿能力下降,导致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动学发生变化,有相似不良反应的药物在合用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会增加,因此老年人在多药联用时需要特别关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应在就诊时及时告知医生和药师所使用的药物,由医生和药师对患者联用药物的必要性进行评估,同时要评估联用的药物之间是否会发生不良的相互作用、是否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等,及早规避可能产生的用药风险。另外提醒老年人一定不要根据自己的感受而随意增减药物,包括药物的剂量和种类,有关用药的相关问题要请专业人士如医生或药师来进行解答。

四 提高用药依从性

用药依从性差主要表现为经常忘记服药或出门忘记带药而漏服药物、用药剂量错误、用药时间错误或自行停用药物等情况。用药依从性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但影响药物的疗效,而且也影响患者的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对老年人而言,用药依从性差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用药种类繁多。研究显示使用多种药物的患者用药依从性更差,用药6种以上的患者按照医嘱用药率明显低于用药小于6种的患者。老年人往往多病共存,服用药物种类较多。

(2)对药物的认知。老年人往往对药物缺乏全面的了解,认为是药三分毒,长期服药会对肝、肾等脏器产生损害等,只在不舒服的时候才吃药。同时会对药物说明书中提到的药物不良反应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感到害怕、恐慌,而自行减少药量或停药,导致用药依从性下降。

(3)疾病的影响。老年人对自身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认知度低,有一定的主观意识,习惯凭经验处理问题,会影响用药的依从性。此外,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的一些脑血管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等,也会对患者的记忆力、认知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用药的依从性。

(4)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记忆力、听力、视力等功能出现衰退,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导致对使用药物的自我管理能力呈下降趋势,会出现药物的漏服、误服等现象。

(5)家庭、社会环境。有的老年人缺乏伴侣、子女、亲属的关怀和提醒,也会导致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

针对老年人用药依从性差,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改善:对于有多重用药的老年人,医生可以尽量简化处方,降低老年人用药管理难度;老年人本身也应加强与医生、药师的沟通,获得更多的疾病和用药知识,提高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药师方面可为患者提供药物相关知识、加强用药宣传,例如通过发放药物科普宣传册、面对面宣教等方式向老年人和其照顾者提供老年人用药的原则及注意事项等;鼓励老年人家属参与到用药依从性的健康指导过程中,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及时提醒老年人按时按医嘱用药,以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同时可帮助老年人建立各种提醒装置,比如建议老年人做好用药记录、病情记录、使用药盒分装每次需要服用的药物,也可使用带有智能提醒功能的药盒。另外,有研究表明坚韧、自强、乐观的心态与用药依从性呈正相关,因此老年人要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

五 小药箱大学问

随着自我健康意识大大提高,很多家庭都配置了家庭药箱。一般家庭药箱里面的药品种类繁多,主要涉及如感冒、发烧、腹泻、头晕、头痛、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慢性病药物。对于老年人来而言,要学会管理自备家庭药箱,只有科学合理地配备和使用家庭药箱才能为健康保驾护航。针对老年人群的特点,对家庭药箱管理的建议如下:

(1)建立药物登记表。因老年人大多记忆衰退,对于药品的种类、名称及有效期等常常记不住,建议可以根据自身使用药物情况设计一张药物登记表。药物登记表可以将药品按种类设立序号,登记内容可涵盖药物名称、规格、数量、适应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效期、存放位置等,方便药品管理。

(2)分类分开管理。老年人大多具有一种或多种慢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建议将此类需要每天服用的药物与日常常备预防用药分开存放。最好是将老年人此类需要每天服用的药物设成独立专用药箱,与其他人的药物分开,可避免因拿错药品而导致误服引起损害。同时,内服药物与外用药物分开存放,成人药物及儿童药物分开存放。另外建议将老年人的急救药物放到方便取用的固定位置,如床头柜中。

(3)药品宜简不宜多。家庭药箱应随时根据情况调整、更新,储存太多药物可能会造成长期未用过期浪费现象,甚至会出现老年人误服过期药物引起身体不适等情况。因为药品具有有效期,家庭备药越多,因药品过期失效而承担的经济和安全风险会越大。

(4)定期检查。应至少每3个月检查1次家庭药箱,主要检查药品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药,对身体造成二次伤害。对于已打开包装的药品,要检查外观变化,出现变质的药品不能继续使用。同时对药品进行分类整理,摆放整齐,避免紧急使用时造成慌乱。

(5)存储环境。药物一般应在常温、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对于有特殊储存要求的药物应按照药物说明书中的储存条件进行存放。需要关注说明书中的储存条件,一般有常温保存指温度为10~30℃,凉暗处保存指避光且温度<20℃,阴凉处保存指温度< 20℃,冷藏保存指温度为2~10℃。此外,家庭药箱不能随便乱放,应将药箱放在固定的、家庭成员都知晓的地方,一旦有需要时药物可及时获得。

六 小结

药物是老年人疾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老年人生理、心理机能减退、同时经常多病共存、多药共用,在用药过程中存在着用药安全风险,因此需要关注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做好老年人群的用药指导,可减少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真正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