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医学带你学中医---穴位大全之哑门穴

 ll无为 2021-06-20

Image

哑门,经穴名。出自《素问·气穴论》。别名舌横、舌厌。属督脉。位于颈后区,第2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在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弓间韧带和脊髓,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3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主治暴喑、舌缓不语、癫狂痫、癔症、头痛、颈项强痛。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

名词释义

哑,指音哑。因本穴主治“舌缓,喑不能言”,为治哑要穴,故名哑门。

功能作用

利窍醒神清脑,祛风泻热通络。

定位

位于颈后区,第2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解剖

在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弓间韧带和脊髓。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3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

详细主治

1、暴喑,舌缓不语。

2、癫狂痫、癔症等神志病。

3、头痛,颈项强痛。

详细操作

正坐,头稍前倾,于后正中线入发际0.5寸处取穴。正坐位,头微前倾,项部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本穴禁灸。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聋哑、中风、后头痛、习惯性头痛、癔病、精神分裂症、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脑出血、脑膜炎、脊髓炎、语言障碍、声音嘶哑、舌骨肌麻痹、重舌、衄血、喉头炎症等。

2、现代研究,针刺哑门、华盖,可使白细胞总数和嗜中性白细胞增多,使嗜酸性白细胞减少。也有报道针刺咂门则100%使淋巴球减少,可能与机体状态有关。也有报道针刺哑门华盖,可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

配伍

1、配关冲穴治舌缓不语。

2、配风府穴、通里穴、合谷穴治喑哑之声。

3、配通里穴、承桨穴、太冲穴治吐舌、弄舌、重舌、木舌。

4、配廉泉穴、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翳风穴、合谷穴治聋哑。

5、配人中穴、天突穴、涌泉穴、神门穴、支沟穴、风府穴治中风失音不语。

6、配人中穴、少商穴、隐白穴、大陵穴、申脉穴、风府穴、颊车穴、承浆穴等治癫狂。

7、配通天穴、跗阳穴治头重。

8、配攒竹穴、头维穴、太阳穴、风府穴治头痛。

9、配囟会穴、上星穴、大椎穴治衄血不止。

10、配通天穴、百会穴、风池穴、完骨穴、大杼穴治颈项强痛。

11、配风府穴治脊反折。

12、配阳谷穴、腕骨穴、带脉穴、劳宫穴治瘈疭指掣。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在后发际宛宛中,入系舌本,督脉阳维之会。” 

2、《医经理解》:“哑门,一名舌厌,在项后入发际五分宛宛中,灸之令人瘖,故名也。”

3、《针灸学简编》:“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因有通经络,开神窍,治失语症之功能,故取名为哑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原作者供稿或专业医生推荐,一切解释归原着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