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知多少:神经性头痛、咽喉肿痛、颈部疾病——风府穴

 麻豆腐 2019-06-01

风府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风府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属人体督脉。

中医知多少:神经性头痛、咽喉肿痛、颈部疾病——风府穴

风府穴的准确位置图

风府穴位于项正中线,入后发际1寸,当枕骨粗隆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取穴方法

取此穴时通常采用俯伏、俯卧或正坐的取穴姿势,风府穴位于后颈部,两风池穴连线中点,颈顶窝处。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风府穴的作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风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缩后循督脉下行脑户穴。

风府穴功效:散热吸湿,风府穴有祛风邪、利机关、清神志、散风熄风、通关开窍作用。

风府穴意义:督脉之气在此吸湿化风。

主治病症

风府穴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咽喉肿痛,中风不语,以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头痛,流行性感冒等。

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及癔病、精神分裂症、癫痫、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等。

治舌急不语,咽喉肿痛。失音,头痛,眩晕,颈项强急,中风癫狂。

神经性头痛,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感冒,癔病。

穴位配伍

风府穴配腰俞穴治足不仁;

风府穴配昆仑穴治癫狂、多言;

风府穴配二间穴、迎香穴治鼽衄;

风府穴配金津穴、玉液穴、廉泉穴治舌强难言。

风府穴配风门穴、风池穴、列缺穴、合谷穴、复溜穴治风寒感冒。

风府穴配后溪穴治后头痛。

风府穴配阳谷穴治目妄视、狂走。

风府穴配风市穴,有疏风通络的作用,主治寒 伤肌肤经络。

风府穴配肺俞穴、太冲穴、丰隆穴,有理气解郁的作用,主治狂躁奔走,烦乱欲死。

中医知多少:神经性头痛、咽喉肿痛、颈部疾病——风府穴

刺灸法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针刺方法

伏案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

一般针尖向下颌方向斜刺0.5~1.0寸,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

艾灸方法

不灸。

风府穴解析

风府为经穴名(Fēngfǔ GV16)。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舌本、曹谿、鬼穴、鬼枕。属督脉。风府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风即风邪,府即聚集处,此穴在枕下,可治风邪之为病,常是风邪聚集的部位,故名风府。

别名:舌本穴,鬼穴

风府。风:指穴内气血为风气也。府:府宅也。风府名意指督脉之气在此吸湿化风。本穴物质为哑门穴传来的天部阳气,至本穴后,此气散热吸湿并化为天部横行的风气,本穴为天部风气的重要生发之源,以此得名风府。

舌本。舌,口中之舌也。本根本也。舌本名意指本穴的水湿风气为舌活动自如的根本。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风气,与至柔之性的舌部气血同性,故名舌本。

鬼穴。鬼,与神相对,此指穴内气血为湿冷水气也。穴,空窍也。鬼穴名意指穴内为湿冷水气的聚散之地。

特异性:督脉、阳维之会

现代研究

针刺风府穴,对胃功能有良性调整作用。

中医知多少:神经性头痛、咽喉肿痛、颈部疾病——风府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