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事闲扯五积散

 太平时光 2021-06-20

网友——仙洞云壑

归芎芍姜草枣朮苓麻桂半夏陈皮白芷桔梗厚朴枳壳。(五积散:苍术15克、桔梗15克,枳壳9克、陈皮9克,芍药5克、白芷5克、川芎5克、当归5克、甘草5克、肉桂5克、茯苓5克、半夏5克,厚朴6克、干姜6克、麻黄6克。
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治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凡妇人气血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並宜服之。

此方为和剂局方,可视为经方。伤寒中无此种大方,麻黄汤平胃散二陈汤归芍散半夏厚朴汤都可在此方见到影子。谚云"五积散五积散,楼上不喊楼下喊",当然是夸张之语,但比"有病无病防风通圣"要靠谱多了一一在我看来。

与防风通圣散同为表里双解之剂,但寒热殊途。防风通圣为寒凉攻下之剂,属实证方。此方是否为补虚之剂?似乎是的,又似乎不是。脚盆国人言本方具和肝、扶脾、顺气、和血、祛痰、驱寒等作用,所谓气血寒食痰之五积(有曰气血饮食痰者),虽用于肝脾虚弱者,但多用于因寒湿损伤引起之诸病。

体质论者之五积散体质:形体胖壮,多面色黄暗,精神萎靡,身体困重,恶寒不易出汗,皮肤多干燥粗糙,关节肌肉常有疼痛,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易头昏目眩,妇女多伴有月经不调、闭经等。

似乎虚实夹杂。积者,顾名思义,似为实证,且方中又有厚朴枳壳麻黄等,不似纯虛证。一句话,寒滞质体质。本方应用目标:颜面轻度贫血,上热下寒,腰、股、下腹等处冷痛。脉一般沉,腹多软,心下部时硬而胀满。有云以腰冷痛、腰股挛急、上热下寒、小腹痛四症为目标。有云面热足冷,有云上半身热下半身冷。可有发热恶寒等表证,可有咳嗽喘满。

其实我对于面面俱到的大方子是很反感的,效专力宏的经方多是小方,两相对比,就觉得大方是在乱枪打鸟,大网捕鱼。乃是一种偷懒,不愿做细致入微的辨证的行为。现实中五毒俱全的人有,但少。用此方也应是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即如腰痛,寒者可用麻辛附,麻黄汤,又有湿者甘姜苓朮汤。有用此方治腰痛伴胃肠症状(如腹胀)者,有无胃肠症状者。妇科病,月经不调、经闭等归芍散温经汤桂苓丸等其实即可,后世方逍遙丸归脾汤亦可。如此多味药有些实无用一一在我看来。

脚盆国后世方派矢数之长兄,患疟疾,因奎宁之副作用呕吐不止,诸治无效,服此方,呕吐止。继而多方并用得愈。矢数后用此方治愈一37岁妇女之呃逆频发症。该患自幼肠胃不好,全无食欲,腹胀腹痛。指压或受热(入浴或喝热饮)则能顺利打嗝,得嗝则舒。初与生姜泻心,无效,后寻"中寒"之方,投此散果效。
我想,既云中寒,如投吴萸汤,结果会如何?投麻辛附四逆辈,又如何?此方证之胃肠症状是必见证否?

我觉得应将胃肠症状作为一个抓手,毕竟此方含平胃散与二陈汤之方义。寒湿伴胃肠症状,乃五积之寒痰食,至于气与血,凡病皆离不开此二者,似乎无必要独列。当然,平胃散之功用不独食积,和剂局方将其列入"一切气"章,谓常服之,调气温胃,化宿食,消痰饮,可避风寒冷湿,四时非节之气。脚盆国人在该方应用之下,有诸病难治不能解释者一一为该方独有之应用。并云老医口诀:不医难治之疾。无病可医,诸法用过之后,投平胃散为宜。

我想,五积散的应用应仿此。斗地主,不能一开始就用王炸一一这是常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