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00多封家书的背后,一个中国最牛的父亲,9个子女个个成才

 三农行 2021-06-20
从1910年6月19日多德夫人所在的华盛顿州斯波坎市举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亲节庆祝活动开始算起,父亲节已经走过111个年头了。

又是一年父亲节,各位大朋友小朋友有没有准备好给父亲的礼物,早早地向父亲说一声“父亲节快乐,爸爸我爱你”呢?

图片

五六十年代物质匮乏,父亲要保证他们的每个孩子都能够吃饱穿暖活下来,这已经耗费掉了他们绝大部分精力。再过一代,生活稍微好一点了,那时候做父亲的已经不用再担心孩子挨饿受冻的问题了。

但是,条件的有限改善让那一代的父亲母亲依然无法兼顾到所有孩子的教育发展。而现在,随着物质生活条件极大改善,新一代的父亲母亲终于有精力和能力来关注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了。

图片

可是,到底应该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呢?怎么才算成功的父亲呢?

豆瓣有个话题叫#假如你有了小孩,你想教会他/她什么?#。我们先来看看那些尚未成为父母的人是如何构想他们未来想要教会自己孩子的事的。

有人想教会他的孩子好好爱自己。

图片

有人想教会孩子生存的基本技能。

图片

有人要告诉孩子做善良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

图片

还有人说要教他早恋?

图片

……

希望与畅想是一回事,落地执行是另外一回事,如何让这些美好的期许不会因为现实的压力又或者是心境的变化而蒙尘呢?或许,我们还需要从那些优秀的父母身上学学经验。

梁启超就是这样的模范父亲。他除了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举足轻重的维新派领袖,还是九个孩子的父亲。他一生现存650多封家书中有400多封是写给海外求学子女。

在他的教导下,他的九个孩子个个都成为了栋梁之才,比如我们熟悉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和中国著名火箭控制专家、导弹控制系统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梁思礼。梁启超是如何做到的呢?

图片

01

告以明晰的爱与期望

梁启超在外是一位忧思国家前途的知识分子领袖,是一代青年人的启蒙老师,同时也是一位勤奋的思想家和学者,而在家他则是一位深爱着自己一众儿女的老父亲。

梁启超从来不掩盖自己对孩子们的爱与想念,这和在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那位梁启超仿佛判若两人。

从1923年起直到1929年梁启超去世,他共有5个子女在海外,他非常想念他们。在这段时期,他们之间用大量的书信传递两代人的情谊。

他们在信中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倾述着彼此生活中的苦和乐、悲和欢;他们互相惦念着、互相鼓励着。信中没有任何说教,只有循循善诱;没有指责,只有建议;每封信中都充满了真挚的爱,这爱变成一种力量,注入了孩子们的生命,使他们不断地奋进。

图片

1924年,梁启超接待来华访问的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

从梁启超在信中对子女们的称呼足见他是多么疼爱自己的孩子:“大宝贝思顺”、“小宝贝庄庄”、“那两个不甚宝贝(指梁思成、梁思永)的好乖乖”、“对岸一大群孩子们”、“一群大大小小孩子们”⋯⋯

梁思礼是梁启超的五子,也是梁启超最小的孩子,因此有了老Baby的小名,而梁启超在信中叫他“老白鼻”。

梁思礼于1924年8月24日出生于北京,他年幼时,家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都在国外,只有小的哥姐在国内,那时梁启超很想念远离家乡的孩子们,身边的“老白鼻”成了最大的安慰。1927年1月2日,梁启超给海外的孩子们的信中写道:

老白鼻一天一天越得人爱,非常聪明,又非常听话,每天总逗我笑几场。他读了十几首唐诗,天天教他的老郭(注:保姆)念,刚才他来告诉我说:“老郭真笨,我教他念:'少小离家’,他不会念,念成'乡音无改把猫摔’,”(他一面说一面抱着小猫就把那猫摔下地,惹得哄堂大笑。)他念:“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又一杯,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总要我一个人和他对酌,念到第三句便躺下,念到第四句便去抱一部书当琴弹,诸如此类每天趣话多着哩。

图片

这是梁启超当年把着年幼的思礼的手,写给思顺的顺口溜。

“大宝贝”是梁启超对大女儿梁思顺的爱称,每封信中的称呼都是“宝贝思顺”或“我的宝贝”,早期的信都是“示娴儿”或“娴儿读”。

1927年,梁启超的肾病已十分严重,在病痛的折磨中他思念海外的儿女,而他更加思念思顺。他在一封信中对梁思顺写道:

我平常想你还自可,每到病发时便特别想得厉害,觉得像是若顺儿在旁边,我向她撒一撒娇,苦痛便减少许多。

1927年,梁启超的二儿子梁思成与林徽因都完成了在国外的学业后,婚姻大事自然就提上议事日程了。而远在国内的梁启超最后决定在国内给他们举行特别庄重的中国式的订婚仪式,那时他本人刚动完手术出院,身体虚弱,因此由二公梁启勋代为执行。他在一封给梁思成的信中写道:

有一件事要告诉你们,你们若在教堂行礼,思成的名字便用我的全名,用外国习惯叫做“思成梁启超”,表示你以长子资格继承我全部的人格和名誉。

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梁启超对梁思成婚礼周到的安排,也说明了梁启超对他的长子所寄予的希望——要他继承自己全部的人格和名誉。而梁思成最终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殷殷期盼。

02

做一个一碗水端平的父亲

梁启超他自己总说喜欢女孩子,但实际他并不偏心,他对每个儿女都非常疼爱。

1923年梁启超全家在天津时,给在国外的大女儿思顺的一封信中,就提到了几乎每一个孩子:

宝贝思顺: 

得复电大慰,我因久不得汝信,神经作用,无端疑汝有病耳。昨日在南开讲毕,思永、思忠留校中听别人讲演,我独携思庄去吃大餐,随后你妈妈把思达、思懿带来,吃完后五个人坐汽车兜圈子到马厂一带,把几位小孩子欢喜到了不得,你妈妈说,我居然肯抛弃书桌上一点钟功夫作此雅游,真是稀奇,我和思庄说,明年姐姐回来,我带着你们姐妹去逛地方,不带男孩子了,庄、懿都拍掌说,哥哥们太便宜了,让他们关在家里哭一回。思达说他要加入女孩子团体,思庄已经答应他了,我今日起得甚早,随意写几句告诉你。

爹爹八月一日

图片

1924年之后全家有5个孩子在国外,梁思成不断地和他们通信,收不到他们的信时,每次都焦急万分,收到信时,就会像小孩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蹈,1926年9月26日的信中写道:

孩子们:

今天从讲堂下来,接着一大堆信——坎拿大三封内夹成、永、庄寄坎的好几封,庄庄由纽约来的一封,又前日接到思永来一封——令我喜欢得手舞足蹈。⋯⋯思忠真占便宜,这回放洋,在家里欢天喜地的送他,比着两位哥哥,已经天渊之别了;到了那边,又分两回受欢迎,不知多少高兴。我最喜欢的是庄庄居然进了大学了。尤其喜欢是看你们姊弟兄妹来往信,看出那活泼样子。我原来有点怕庄庄性情太枯寂些,因为你妈妈素来管得太严;他又不大不小夹在中间,挨着我的时候不多——不能如老白鼻的两亲家那样——所以觉得欠活泼。这一来很显出青年的本色,我安慰极了。

03

手把手教孩子们做学问

梁启超作为一代横贯中西的大学者,他教孩子们做学问时会要求他们不仅要注意专精,还要注意广博。

1927年8月29日他给梁思成的信中说:“思成所学太专门了,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稍为多用点工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

梁启超在给女儿梁思庄的信中也叮嘱她要博采众长,不可冒进:“专门科学之外,还要选一两样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如音乐、文学、美术等。据你三哥说,你近来看文学书不少,甚好甚好。你本来有些音乐天才,能够用点功,叫他发荣滋长最好。姊姊来信说你因用功太过,不时有些病。你身子还好,我倒不十分担心,但做学问原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太多太急,不见得便会受益。我方才教训你二哥,说那'优游涵饮,使自得之’,那两句话,你还要记着受用才好。”

图片

在对待学问的态度上,梁启超还专门写信向梁思成强调两者态度之间的循环交流:“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己。思成,你已经熬过三年了,这一年正该用炖的工夫。不独于你身子有益,即为你的学业计,亦非如此不能得益。你务要听爹爹苦口良言。”

除了亲自教导孩子们以正确的学习方法,梁启超还会不断地鼓励指导孩子战胜学业上的困难,继续前进,做孩子前进路上的充电站。

梁思成一度在学习上怀疑美国的死板仿古教学方法,担心自己学不到设计方法而成为画匠。1927年2月16日梁启超在给梁思成的信中就宽慰道:

“你觉得自己天才不能副你的理想,又觉得这几年专做呆板工夫,生怕会变成画匠。你有这种感觉,便是你的学问在这时期内将发生进步的特征,我听见倒喜欢极了。孟子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凡学校所教与所学总不外规矩方面的事,若巧则要离了学校方能发见。规矩不过求巧的一种工具,然而终不能不以此为教,以此为学者,正以能巧之人,习熟规矩后,乃愈益其巧耳。(不能巧者,依着规矩可以无大过。)⋯⋯况且凡一位大文学家、大美术家之成就,常常还要许多环境与及附带学问的帮助。中国先辈屡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来你学成之后,常常找机会转变自己的环境,扩大自己的眼界和胸次,到那时候或者天才会爆发出来,今尚非其时也。”

图片

他在信中还教导梁思成“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要他“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人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04

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梁启超不仅注意对孩子们的知识训练,更注意他们的道德培养,要他们生活艰苦朴素,要他们热爱生活,并注意择友。

1927年8月29日梁启超在给梁思成的信中说:“一个人想要交友取益,或读书取益,也要方面稍多,才有接谈交换,或开卷引进的机会。不独朋友而已,即如在家庭里头,像你有我这样一位爹爹,也属人生难逢的幸福,若你的学问兴味太过单调,将来也会和我相对词竭,不能领着我的教训,你全生活中本来应享的乐趣,也削减不少了。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我虽不愿你们学我那泛滥无归的短处,但最少也想你们参采我那烂漫向荣的长处。”

图片

他对大女儿梁思顺和她的丈夫说:“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其实何止乱世为然),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着生命便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出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哩。”

他教导梁思忠:“一个人若是在舒服的环境中会消磨志气,那么在困苦懊丧的环境中也一定会消磨志气。你看你爹爹困苦日子也过过多少,舒服日子也经过多少,老是那样子,到底意气消磨了没有⋯⋯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要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我又很相信我的孩子们,个个都会受我这种遗传和教训,不会因为环境的困苦或舒服而堕落的。你若有这种自信力,便'随遇而安’的做。”

图片

作为一位合格的老父亲,梁启超当然也会叮嘱他的宝贝女儿谨慎交友:“多走些地方(独立的),多认识些朋友,性格格外活泼些,甚好甚好。但择交是最要紧的事,宜慎重留意,不可和轻浮的人多亲近。庄庄以后离开家庭渐渐的远,要常常注意这一点。”

在20年代风云变幻的中国,梁启超始终注意把握孩子们的前途,他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广博的知识和卓越的远见,对孩子们进行言教和身教。他精心培养每一个心爱的孩子,不仅努力培养他们成为有学问的人,还要他们成为有高尚品德,对社会有用的人。他希望孩子们充分享受人生的快乐,但他不强求孩子们都和他一样,而是相信孩子们最终将走自己的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