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胡丹:2020-2021:我在专业阅读中提升自己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1-06-21

2020-2021:我在专业阅读中提升自己

中山市南朗镇云衢中学/胡丹

依照省课题研究进度的安排,课题组成员都要承担公开课,课后的议课环节,自然要评课议课。为了让自己的评课议课能对上课老师有一丁点的启发或意义,我研读了王荣生教授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观课评教的角度可以从“先怎么教、再怎么教、后怎么教”的角度去考察,也可以从“先教什么、再教什么、后教什么”的角度来审视,既可以侧重在教学方法,也可以侧重在教学内容。传统语文教学观课评教的习俗角度是评教学方法:着眼于“怎么教”,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教学风采。王荣生教授则认为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应该先考察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在感受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之后,更要关心学生是不是驻留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关注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审视和反思这堂课教师教了什么,进而探询、体察学生所驻留的学习经验,并考察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联。这样便反映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更妥帖地解释语文教学实践。对于怎么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王教授提出一堂好课的标准——9级累进标准。这样可以,引导语文教学研究关注点的转移,有助于语文教师减少备课的无效劳动;促进“好课”的形态改变,有助于语文教学回归根本;使“教师参与课程”“教师成为研究者”落到实处,有助于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提高语文教学研究水平。所以,在每次的观课中,我有意识地改变自己观课评教的角度,更多地审视教学内容的落点,关注课堂的生态以及课堂教学的流程。关注课堂生态,眼睛盯着学生而不是盯教师与屏幕;关注课堂流程,即观察课堂教学的连贯过程,如流程的起点、终点、连贯、走向、疏导处等,即便听课时有下发导学案或教案,我一般不看,而是先听、观察,猜想教师的下一步;关注教学内容的落点,观察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实际中学到什么。

读完崔允漷的《有效教学》之后,我又继续阅读了由石义堂、李金云主编的《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此书是《全国中小学有效教学指导丛书》系列之一。全书共十个章节,包含了阅读和作文两个方面的有效教学内容。编者为达到让广大语文教师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符合语文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教学的策略,采取了“问题提出——情境创设——案例分析——策略提炼”的编写思路,力求把现阶段语文教学落实新课程理念过程中教师们最关注、最困惑、最棘手的问题寻找出来,通过引入和分析解决相应问题的成功案例,来形象直观地告诉教师“为什么做”和“怎样做”,使语文新课程的先进理念具体化和可操作化,以及对广大教师起到帮助和引领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