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教学《湖心亭看雪》的正误解读3

 钟家台 2021-06-21

这里“强”的解释直接影响到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单说“强”解释为“勉强”也说得通,但这样就与后面的“三大白”相抵触了。还是教材中的注释——“尽力”更符合文意,这样后文的“三大白”才讲得通。解读时,我们应该尽量尊重教材的观点,避免给自己和学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其实张岱不是不愿喝酒,而是不能。他并不擅长喝酒——他擅长品茶。在这冰天雪地的夜晚,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怎能不心中大喜呢?这里明写金陵人的大喜,实写自己的惊喜;这是一种背面敷粉,反客为主的写法。面对此情此景不擅长喝酒的张岱却尽力喝下三大杯,可见张岱是性情中人。孤傲的人不一定不喜欢热闹,从他的《自为墓志铭》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极爱繁华”,特别是遇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时,应该是大喜才合乎逻辑。

答非所问的对话

解读:“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问其姓氏,却答是金陵人?作者惜墨如金,如铺陈开来,该是问其姓氏,答曰某某,问其籍贯,答曰金陵。作者笔调如此节俭,已隐含敷衍之意。还有的说,如此答非所问,表明金陵人不愿意告诉对方,其间的隔膜可见一斑。

其实这种阐释恰恰说明解读者不明文章的技法。这里应是文章的偷巧处,作者故意省略,造成了语意的跳跃,让人们运用联想和想象去填补作者留下的空白。这样文章的语言张力增强了,韵味也出来了。如果真如解读者所言,所有的问话都一一铺陈开来,那还能称之为文章吗?其实这种手法在古代诗文中并不鲜见,例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如此才成就了一首名诗。

“看雪”的深意

解读:“在中国文化中,雪除了基本义之外,还借喻白色,它是汉人的丧葬之色,它带有怀念前朝、祭奠故国之意,有'雪耻’'昭雪’之意。”

如此解读,真不知是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看雪,还是他在明亡入山之后写《陶庵梦忆》时看雪。其实看雪就是看雪,如此牵强附会,误导学生,给作品附丽上一些不靠谱的内容,只能说明解读人的思维混乱——自己连“当时”与“当下”都分不清。如此主观臆断的解读,只会让学生离文本越来越远,离作者越来越远。

作者的情绪

解读:《教师用书》前面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淡淡的愁绪,后面又说以天涯遇知音的的愉悦化解了心中淡淡的愁绪。

这里明显犯了自相矛盾错误。

作者雪夜拥炉赏景是心中不快吗?乘兴而去,尽兴而归,不仅赏了美景,且遇知音,何来愁绪?如果与国破家亡相关,淡淡的愁绪说得通吗?那应该是刻骨铭心的伤痛啊!那是令人寸断愁肠的悲伤才对呀。《梦忆》的确是和着血泪写就的,当年的奢华与潇洒,雅兴与清高,早已随大明王朝远去,它只能在梦中回忆了。切莫以今天的情绪来解读当年赏美景的情绪。

以上解读,均出自一些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和专家之口,一般课堂上出现的解读更是五花八门了。我们在解读作品时需要知人论世,需要关注作者的写作背景,但绝不能时时事事将背景与作品直接挂钩,像以上如此揣测作者思想,推断作者的动机,其实是对作者的一种唐突,是一种反科学的态度。如此无视客观事实的解读,只能助长主观臆断之风,它会把学生引领到一种说假话、瞎话、空话的玄虚之路。

即使这些解读是正确的,面对着十三四岁的学生,如此聒噪又有何意义?语文阅读离不开对作品的解读,但解读必须有一个底线——必须尊重作者、尊重作品;解读必须具有针对性——要做到目中有人。必须有一个度——避免无限阐释。不看对象、缺乏理性、天马行空、丧失客观的解读只能使语文越来越不靠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