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夫诗有别裁(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宋)严羽《沧浪诗话》据我的理解 这写诗的“别裁”,乃是形象思维能力和对语言音乐性的敏感。 学问和形象思维不能划等号。 另外,除了“别裁”,还需要有丰富的情感和生活积累。 由于以上原因,《诗经》里好多诗的作者居然是没文化的劳动者。 可是,美国诗人、评论家、意像派诗歌领军人物、海明威的偶像和精神导师埃兹拉·庞德先生对诗经五体投地,他认为,“中国的《诗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 综上所述,那些写不好诗的大佬们,也许有的缺乏写诗的天赋,虽然他们不缺乏做学问的天赋,是非常优秀的学者;有的也许由于长期做学问,思维偏重理性而非感性;有的缺乏生活积累…… 同时,《沧浪诗话》那一段名言的后半部分又强调读书做学问对于诗歌提升的重要性。 杜甫诗歌里也有这样看似“矛盾”的句子: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前面说他写诗和搞书法全靠天才,后面说读书对于写诗非常重要。 其实,不矛盾,因为前面说的是前提,后面说的是提升。 天赋——形象思维、丰富的情感、对语言音乐美的敏感,这是成为诗人的前提;读书,明白写诗的深奥道理,借鉴前人,这是提升自己诗歌的必由之路。 注重实际,逻辑思维发达,适宜于做学者,专家;感情用事,形象思维发达,适宜于做诗人。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不靠逻辑思维,而靠激情冲动。”有些专家学者,讲起诗来头头是道,写诗却比较平庸;有些诗人,诗歌语言惊世骇俗,说话却语无伦次,不得要领,口头表达能力极差。 能够静下心来做学问的,未必能够感情冲动地写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