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这里有方法:写诗怎样开头和结尾最好?

 昵称5466805 2019-08-25

我这里有方法:写诗怎样开头和结尾最好?

一写诗怎样开头最好: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文学作品的创作也是开头难。

文学大师高尔基就有深刻的体会地说:“最难的是开头,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好久地去寻找它。”

像这样的大师都为寻找一句开头而犯难。需要“平常得好久地去寻找它。”仔细揣摩高尔基的这段话我以为应悟出两点:

我这里有方法:写诗怎样开头和结尾最好?

文学大师高尔基

1.开头找对了,关系到全篇成败。就像歌曲的定调一样重要。

2.开头不能随意写,要“好久地去寻找”。要精益求精,不找到最好的不肯罢休。

对于文学作品中的诗歌更应如此。一首诗歌就这么几句。好的开头关系到全诗的布局。好的开头能够提起整首诗的精气神。好的开头能够瞬间抓住读者的眼球,像磁铁一样吸引着读者,让他非一口气读完不可。因此写诗一定在开头上下功夫。

我们看看古典诗歌中是如何开头的。

(一)开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震撼读者,带动全篇。

写诗如何开头我国诗人和诗歌理论家都有论述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沈德潜认为短篇的五言古诗应“超然而起,悠然而止。不必另缀起结”

我这里有方法:写诗怎样开头和结尾最好?

李白的《塞下曲》

请看李白的《塞下曲》 :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首句写:战马飞奔,有如风驰电掣。写“骏马”实际上是写驾驭骏马的健儿们,那声声的鞭鸣给人一种勇往直前的气魄。“骏马像狂风般地驰骋,在清脆的马鞭挥动声响中,飞快地奔出了渭桥。”

该首诗一开头就有声有色地写出出征战士兵贵神速,雄赳赳气昂昂的前往战场的气势。开头确实有“爆竹骤响易彻”的感觉。首句有力地带动了全篇以后的内容。

李白的诗如此开头的有许多《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还有李白的:《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杜甫的《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我们发现,起句似“爆竹骤响”句,往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有声响,有形象,并且是动感的阔大的画面。只有这要的画面才能撼动人心。

(二)以自然景物作为起句的是比较多的一种

我这里有方法:写诗怎样开头和结尾最好?

刘禹锡的《竹枝词》

因为写诗歌往往是触景抒情。这种起句是兼有比兴手法的运用。

刘禹锡的《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是兴兼比的方法。用“红花”、“春水”起兴,引出并比拟“郎意”和“侬愁”。

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起句用“花”和”云“形容杨贵妃的美貌和衣衫。

我们分析以上杜牧诗歌中起句中的“红花”、“春水”也好,李白诗中的“云”、“花”也罢。诗人先运用这些具象事物起兴和打比方就是要为后面的抒情做铺垫。只有这样,那抽象的难以描摹的人的心意和愁绪;那难以表现的杨贵妃的美貌才能展现给大家。

别林斯基早就指出:“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

这就告诉我们,写诗要用形象思维。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时,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创造出形象来表达你的情感。

进行形象思维,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善于进行形象的捕捉。艾青指出:“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一切难以捕捉的东西,一切飘忽的东西固定起来,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象印子打在纸上样地清楚。”因此他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

刘禹锡寻找到了:“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李白寻找到了:云想衣裳花想容。

还有一些以自然景物起句的诗,不是用比兴的就更多了:“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袅袅边城柳,青青陌上桑”(张仲素《春闺思》)。

顺便在此提一下:诗、词、曲当中的所有自然景物描写都是有目的性的,都染上诗人的感情色彩。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不仅起句,甚至整首诗大部分诗句都在描写景物。就是为最后一句抒情做铺垫的请看:

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该首共五句。前四句写景就为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蓄势。

还有王实甫的《西厢记》[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从“碧云天”到“北雁南飞”这四句景物描写也是为最后两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蓄势。

退一步,假设没有起句或者像《天净沙》和《端正好》中前面的自然景物描写,仅仅靠抽象的抒情句,是不会打动人心的。因为文学作品的创作的最大特点是靠“形象思维”来说话。

我这里有方法:写诗怎样开头和结尾最好?

王实甫的《西厢记》[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三).有以设问或者一问一答来开头的。

李白的“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梁甫吟》);“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李贺的“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秋草(《感讽五首》)”;乐府诗中的:“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莫愁乐》)

有一首词我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印象深的原因就是该词开头起句运用了设问: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词不仅开头设问而是全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

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 ,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 思想 ,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设问是一种很好的修辞格,诗人三问三答,它起到引起读者的注意,使读者不知不觉地跟着诗人的思路一步步前行。该首词有写景,有抒情,有议论。将诗包蕴的内涵推向极致。

(四)诗的开头有开门见山,揭示主题,或全篇主要内容的:

杜甫的“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石壕吏》);“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垂老别》);乐府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十五从军征》)

(五).有气势磅礴,笼罩全篇的

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高适的“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送浑将军出塞》);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雁门太守行》)

这种气势磅礴,笼罩全篇的开头方式可以很快把读者带进诗的意境中去。读者读到这样的开头

精神便会为之一震,恨不得一口气读下去。

二写诗怎样结尾最好

结尾对于全诗很重要,不仅使诗的结构完整,还应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古人

认为“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谢榛语)的说法是很有见地的。

当然,我们认为结句应不拘一格灵活运用。各种开头都有大的长处。古典诗歌主要有一下

几种结尾方法。

(一)以抒情结尾

白居易的《长恨歌》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蔡琰的《悲愤诗》结尾是“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抒情结尾是诗歌中常见的手法。一般古典诗歌都是先写景最后抒情点出主旨。

(二)以景来结情的:

我这里有方法:写诗怎样开头和结尾最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以为以景结尾来表达诗人情感的,要比直接抒情来结尾的好一些。请看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人没有一句抒情的话,结尾只是写了孟浩然乘船远走了,而诗人李白站在岸上看啊,看着,看着,帆船已经在遥远的碧空里不见了,只剩下长江流水在天边流。这说明诗人李白站在岸边时间有多么长!对孟浩然的情义又是何等的深切!虽然不直接抒情,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贵含蓄。

(三)用问句或问答句来结尾

张九龄的(《感遇》之一)“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范成大的“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苏轼的“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用这种问句或问答句来结尾 可以使得读者在思考中来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能达到意味深长,令人玩味无穷的效果。

总之,诗歌的开头和结尾需要在构思时反复斟酌好。具体用哪一种好,要根据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来定。我们掌握了古人这些用法,做到心中有数,方可有意识地去学习借鉴之。

我这里有方法:写诗怎样开头和结尾最好?

古典诗歌是怎样开头结尾的要做到心中有数

https://haohuo./views/product/item2?id=328839958336491817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