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讲:律诗的章法

 溪水闻花 2016-06-27
元人范梈首先总结了诗的结构规律,他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明清因为八股流行,故借了八股的章法术语,把起承转合定为范式。大概来说,起要放得开,有远势,下面好做文章;承要接的稳,承上启下,两头兼顾;转要善于变化,使诗别开生面;合要将全诗收束得当,意味隽永。
一 起
《沧浪诗话》曰:“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杨载说起句应该:“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谢榛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而彻。”实际上起句方法很多,“突兀”只是一种。
1明起
开门见山点出题意,用语要能引人入胜。如李白的《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杜甫的《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2暗起
起笔不点题,题意暗藏。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第一句写长安之雄壮,第二句点出宦游之地,暗写也。
3突兀
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如王维的《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以倒装手法突兀而起,未见人先闻声。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刘禹锡《蜀先主庙》:“天下英雄气”、苏轼《有美堂暴雨》:“游人脚底一声雷”等等都是。
4问答
设问也。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如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欧阳修的《秋怀》:“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等等。
总之,起事为全诗定调子,严肃还是轻快,朴素还是华美,开笔就确定了。起有各种写法,但总体要求紧扣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要对某种开头的方法削足适履、生搬硬套。


二 承转
律诗的谋篇布局,讲究的就是层次与连接。承,上接开头,把问题展开;转则是把意思推进一层,来个突起,深化主题。承转是律诗的中二联,要对仗,是律诗的主题部分,做的不好就败了全诗。还有一点,转得不好,必然结得不好。
1 承转要有波澜、有曲折
文似看山不喜平。首先,对所要描写的事物一定要仔细揣摩观察,比如桃树是先开花而后长叶子,这是基于生活的积累。其次,要想象和体会,不能孤立和静止地去看,要广阔地去联想。
第二联承接要自然,写景或运事都必须顺势而下。第三联需要起伏,否则尾联难以妙合。弱以承带转,以转为进,起波澜而唤尾联,则有起伏顿挫之妙。谢榛说:“重在对偶,妙在虚实。”承转难不在对偶,而在灵活。中二联灵活了,全诗如龙,放得开收得住,活动自如。
在承转的层次上,可以从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时空交错,认识推进几个方面进行。
举4个例子一一对应,篇幅所限,只列题目,不会背的去问度娘。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梅尧臣《鲁山山行》、许浑《汴河亭》、杜荀鹤《山中寡妇》

2承转的句式要有变化
大体来说,第一要避合掌,第二要避齐步走。
合掌的如唐玄宗《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齐步走如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这些是一定要避免的。


三 结
姜夔云:“一篇全在结尾”,强调结尾要有力。苏轼云:“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经过前面起承转三联,尾联尤其重要,要能涵盖全篇。如张乔《书边事》:“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尾联还可以提炼升华,推陈出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
还是姜夔,把结尾总结成四种,词意俱尽,意尽词不尽,词尽意不尽,词意俱不尽。例子就不举了,诸君随便看看都是。
1以情结景
李白之《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以景结情
李商隐之《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问答结尾
以问结尾如孟郊的《游子吟...
元人范梈首先总结了诗的结构规律,他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明清因为八股流行,故借了八股的章法术语,把起承转合定为范式。大概来说,起要放得开,有远势,下面好做文章;承要接的稳,承上启下,两头兼顾;转要善于变化,使诗别开生面;合要将全诗收束得当,意味隽永。
一 起
《沧浪诗话》曰:“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杨载说起句应该:“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谢榛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而彻。”实际上起句方法很多,“突兀”只是一种。
1明起
开门见山点出题意,用语要能引人入胜。如李白的《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杜甫的《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2暗起
起笔不点题,题意暗藏。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第一句写长安之雄壮,第二句点出宦游之地,暗写也。
3突兀
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如王维的《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以倒装手法突兀而起,未见人先闻声。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刘禹锡《蜀先主庙》:“天下英雄气”、苏轼《有美堂暴雨》:“游人脚底一声雷”等等都是。
4问答
设问也。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如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欧阳修的《秋怀》:“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等等。
总之,起事为全诗定调子,严肃还是轻快,朴素还是华美,开笔就确定了。起有各种写法,但总体要求紧扣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要对某种开头的方法削足适履、生搬硬套。


二 承转
律诗的谋篇布局,讲究的就是层次与连接。承,上接开头,把问题展开;转则是把意思推进一层,来个突起,深化主题。承转是律诗的中二联,要对仗,是律诗的主题部分,做的不好就败了全诗。还有一点,转得不好,必然结得不好。
1 承转要有波澜、有曲折
文似看山不喜平。首先,对所要描写的事物一定要仔细揣摩观察,比如桃树是先开花而后长叶子,这是基于生活的积累。其次,要想象和体会,不能孤立和静止地去看,要广阔地去联想。
第二联承接要自然,写景或运事都必须顺势而下。第三联需要起伏,否则尾联难以妙合。弱以承带转,以转为进,起波澜而唤尾联,则有起伏顿挫之妙。谢榛说:“重在对偶,妙在虚实。”承转难不在对偶,而在灵活。中二联灵活了,全诗如龙,放得开收得住,活动自如。
在承转的层次上,可以从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时空交错,认识推进几个方面进行。
举4个例子一一对应,篇幅所限,只列题目,不会背的去问度娘。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梅尧臣《鲁山山行》、许浑《汴河亭》、杜荀鹤《山中寡妇》

2承转的句式要有变化
大体来说,第一要避合掌,第二要避齐步走。
合掌的如唐玄宗《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齐步走如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这些是一定要避免的。


三 结
姜夔云:“一篇全在结尾”,强调结尾要有力。苏轼云:“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经过前面起承转三联,尾联尤其重要,要能涵盖全篇。如张乔《书边事》:“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尾联还可以提炼升华,推陈出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
还是姜夔,把结尾总结成四种,词意俱尽,意尽词不尽,词尽意不尽,词意俱不尽。例子就不举了,诸君随便看看都是。
1以情结景
李白之《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以景结情
李商隐之《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问答结尾
以问结尾如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有问有答,如“问水来何处?知云在远方”
问而不答,如沈佺期的《杂诗》:“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4声音结
这是为了醒人耳目。如曾几“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张继《夜泊枫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等等。
5判断
如白居易的《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李慎的悯农等等。
显示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