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26 从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谎言和夸奖真的可以造就一个人,从自我的角度,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01阐述定义
当个体在意识到自己被观察或关注的时候,会有意识地改变言语表达或行为表现的一种心理效应,叫做霍桑效应。 该效应是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提出,源于1924—1933年的一系列试验研究。霍桑是美国西部电气公司在芝加哥的一家工厂的名字。
02背景/来源
经过一番努力,答案终于揭晓了。真正的原因是在这一系列试验研究中有一个“谈话试验”。即用两年多的时间,专家们找员工谈话共两万余人次,并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们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并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 于是,工人们意识到了自己是特殊的群体,是这些专家一直关心的对象,这种受注意的感觉使得他们加倍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是值得关注的。 另一方面,这种特殊的地位使得工人们之间团结得特别紧密,谁都不愿意拖这个集体的后腿,他们之间甚至形成了一种默契。就这样,个人微妙的心理和团队精神促使着他们的产量上升再上升!
03案例分享/相关科普梅奥教授提出,在社会上生活的人都是“社会人”,“社会人”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所以想要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就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进行努力。 比如:员工需要感情上的慰藉、安全感、归属感等,所以管理者就应该时刻关注员工的想法,重视与员工的关系,积极与他们进行交流,想办法满足他们的种种需求,尤其是心理方面的需求。
杰克·韦尔奇有一句名言是“沟通、沟通、再沟通”。要对员工关注,就需要和员工多沟通交流。在霍桑实验中,用两年多的时间,专家们找员工谈话共两万余人次。 对员工来说,员工通过沟通交流来表达自己各种不同的情感,沟通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情感释放的情绪表达机制,而且还可以满足员工的社交需要。
此外,工人的积极性决定了工作效率,而工人的积极性又受到家庭、社会以及组织中的人与人关系的影响。工人之中存在着非正式团体,有着极其特殊的倾向与情感,左右着成员的行为,而对生产效率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很多公司采用了“团队激励”的方法也能起到提升工作效率的作用。 在公司中设立团队,以任务为导向,由具备不同能力的员工组成,大家走到一起的目的是为了某个(些)明确目标的实现。团队与一般的工作群体不同,它的核心是共同奉献,有具体的奋斗目标。由于团队目标清晰、责任明确、互补协作,这会加强特定时期、特定任务下的归属感。
04个人见解
因为这个学生得到了老师的重视和认可,所以他就会对自己有一个新的审视。
给予身边的人一些积极的关注,或向他们表达你对他们的期待,并且要让他们意识到你在关注他们,这样一来,他们的行为就会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变。 如果你想让孩子更优秀,就要多称赞他,当然这种称赞是应该符合事实的。 同时,你需要让他与其他人多接触,比如好友聚会,这时候其他家长们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表现,对孩子的优点进行赞扬。除此之外,还要跟家人们多接触,家人们也可以称赞他做的好地方,对他进行鼓励,这样孩子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其实,霍桑效应不仅能帮助他人,也能帮助我们自己,让我们的行为发生积极地改变。 有句话说,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子,你就能成为什么样子的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关注自己,给自己一些鼓励,遇到问题要告诉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能解决”。
参考资料【1】《心理学入门-妙趣横生的50个心理学效应》——明道【2】《“关注”的效用》——邰启扬原创:Tina责任编辑:一只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