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术技巧:经皮内固定治疗舟骨骨折

 张磊r6nefzv5pb 2021-06-21

舟骨位于腕骨近排,并且是近排腕骨和远排腕骨间的重要链接,是腕骨骨折的最常见部位,其骨折发生率占急诊患者的1/100000。舟骨骨折多见于年轻患者,受伤机制为跌倒撑地。


1

解剖


舟骨三维结构复杂,其外形曾被描述为“扭转的花生”,解剖学上舟骨被分为近极,腰部和远极。

舟骨和桡骨、月骨、头骨、大多角骨和小多角骨相关节,其表面几乎为透明软骨覆盖。这种特征的临床意义包括置入克氏针或螺钉时对关节的干扰,其血供较少,缺乏骨膜。

  • 由于没有骨膜,舟骨骨折的愈合为一期骨愈合,愈合过程中只有少量骨痂形成,在愈合早期生物力学强度差。
  • 桡动脉的分支通过两条途径进入舟骨提供血供:一条由舟骨背侧嵴进入的背侧支是主要的血供来源,占全部血供的70%~80%,包括整个近极(通过骨内反支)。另一条由舟骨结节进入的掌侧支提供远极的血供,占所有血供的20%~30%。

由于血液供应比较脆弱,舟骨腰部或近极骨折后骨不连发生率较高,舟骨近极可能发生缺血性坏死。


2

发病机制


典型的发病机制为跌倒腕部撑地,研究表明损伤过程中腕关节背伸超过95°并且桡偏超过10°会导致舟骨和桡骨远端撞击,从而发生骨折。

腰部骨折占70%~80%,近极骨折占10%~20%,远极和舟骨结节骨折占5%。儿童舟骨骨折多见于远极。


3

骨折分型


Russe分型(骨折线与舟骨长轴的关系分类)

  • 水平斜行型;(较稳定)
  • 横断型;(较稳定)
  • 垂直斜行型。(剪应力大,不稳定)

图片

▲ 舟骨骨折Russe分型

Herbert分型

  • A型急性稳定性骨折:A1为结节部骨折,A2为腰部不全骨折。
  • B型急性不稳定性骨折:B1为远端斜行骨折,B2为腰部完全骨折,B3为近端骨折,B4为腕关节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
  • C型延迟愈合。
  • D型确诊的骨不连:D1为纤维连接,D2为假关节形成。

图片

▲ 舟骨骨折Herbert分型


4

诊断


病史和体格检查

急性或亚急性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腕关节桡侧疼痛、肿胀,以及腕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背伸活动时。

典型的体征包括:

  • 腕关节桡背侧肿胀。
  • 背侧第1和第3伸肌间室之间(鼻烟窝)的压痛。
  • 舟骨远端结节压痛。
  • 腕关节轴向压痛(舟骨挤压试验)。
  • 急性期在腕关节掌桡侧会有肿胀和淤斑。

影像学和其他诊断性检查

  • 疑似舟骨骨折的影像学检查应包括腕关节尺偏位置的正位片,半旋前和半旋后45°斜位片以及侧位片。

  • 腕关节尺偏正位摄片可伸展舟骨,从而获得舟骨的完整影像。

  • 半旋前位摄片可显示舟骨的腰部和远端1/3。

  • 半旋后位摄片可显示舟骨的的背侧嵴。

  • 侧位摄片可显示腰部骨折、骨折的移位和成角情况以及腕骨的排列情况。

不稳定性舟骨骨折的诊断标准是:

  • 移位超过1mm
  • 成角移位>10°
  • 粉碎性骨折
  • 桡月角>15°
  • 舟月角>60°
  • 舟骨内角>35°

CT扫描有助于诊断急性舟骨骨折及评估是否存在骨不连。应对矢状面和冠状面作1mm的薄层扫描。

MRI有助于诊断舟骨隐匿性骨折,结合钆造影检查可用来评估舟骨近极的血运及有无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放射性核素锝扫描诊断舟骨隐匿性骨折的敏感度为100%,但是缺乏特异性,并且于伤后48小时具有最佳效果。


5

非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使用特殊的石膏固定)适用于舟骨远极无移位的急性(不超过4周)骨折。无移位的急性舟骨腰部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存有争议。

使用石膏固定时,有关固定的位置、范围和时间尚无共识。
  • 临床研究表明固定拇指是无益的,腕关节固定的位置对于骨折的愈合率亦无影响。

  • 研究亦表明长臂石膏固定骨折的愈合率没有差别,但是Gellman等的研究最初使用长臂石膏固定,骨折愈合时间较快并且骨不连和延迟愈合的发生率较低。

通常石膏固定的时间为远极骨折6周,腰部无移位骨折则需10~12周。
  • 需行连续摄片检查明确有无骨折线的模糊和骨小梁跨越骨折区域来确定骨折的愈合情况。

  • 如对骨折的愈合情况难以判断,可使用CT扫描来确诊。


6

手术治疗


1.手术技术 - 掌侧

全身或局部麻醉均可。患者仰卧位,上肢外展置于透光上肢支架上(图18.21)。虽然预先放置止血带,但不常规使用。放置透视单元的位置取决于医生的优势手是哪一侧。一个使用右手操作的医生治疗右侧舟骨骨折感到最舒服的位置是,医生位于外展后上肢头侧,C型臂置于尾侧。将前臂旋后,腕关节下方垫两个毛巾卷使腕关节充分背伸,利于手术操作。

自掌侧舟骨结节处打入空心螺钉系统的导针,腕关节过伸位下,导针方向指向舟骨近端、背侧、尺侧。多个平面透视,以确保导针沿舟骨的纵轴置入并跨越骨折线。接下来,平行于第一根导针置入第二根导针,以防止旋转。此导针也必须跨越骨折线,并远离第一根导针,以免干扰空心钻或螺钉的置入。腕关节背伸位时,可以避免大多角骨阻挡导针置入路线,使导针置入更加容易,同时也避免损伤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关节。同样重要的是要理解螺钉并非沿舟骨长轴,而是与之略有成角。

图片
图片

可以使用测深尺直接测量所需螺钉长度,也可以再用一枚导针,通过比对,间接测出所需长度。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测量长度的基础上再减去3~4mm,才是所需螺钉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螺钉完全埋在舟骨内。我们发现临床上,所需螺钉的长度几乎恒定:长度20.0mm螺钉足以满足几乎所有情况。对于其他少数情况,可以选择17.5mm 或 22.5mm 的螺钉。

导针周围切开一个3mm 的切口,以使钻头和螺钉通过。使用空心钻钻孔透视监视钻头深度。透视下拧入空心钉,以判断骨折复位及螺钉位置。取出防止旋转的导针。活动腕关节,透视以确定螺钉位置正确。冲洗伤口,不需要缝合深层组织,尼龙线缝合皮肤。一个衬垫良好的短臂拇指人字支具固定。

如果选择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所需导针直径至少1mm。另外,还要了解各种可供使用的螺钉系统的特点和操作规程。

2.手术技术 - 背侧

临床上,有几种不同的背侧经皮固定的方法,但均要求沿舟骨的中央解剖轴线精确置入导针。一种方法是,通过旋前,屈腕和尺偏,透视下舟骨可以被看作为一个圆柱体(图 18.22), 圆柱体的中心即为舟骨的中央解剖轴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另一种方法是,屈腕,导针自舟月韧带舟骨侧的近端面置入,然后与拇长伸肌腱方向平行推进导针,导针进入方向也是舟骨中央解剖轴线(图 18.23)继续打入导针,使其跨过骨折线;最后将导针自掌侧皮肤穿出,直到导针不影响桡腕关节背伸为止。透视确认复位情况和导针位置。如果骨折移位,导针进一步推进到只 处于远端舟骨内,通过活动腕关节完成复位。此外,可经皮置入1.1~1.6mm(0.045~0.062英寸)克氏针,作为操纵杆来复位骨折。逆行穿回导针,但针尖要置于掌侧皮肤之外,以免在扩髓时不慎将导针带出。接下来,平行第一根导针打入第二根导针,以防止旋转。此导针必须跨越骨折线,并远离第一根导针,以免干扰空心钻或螺钉的置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导针周围切开一个3mm的切口,以使钻头和螺钉通过。空心钻于舟骨上钻取钉道,透视监视深度。钉道钻取到舟骨远端皮质剩余2mm之内,直接测量螺钉长度。另外,螺钉长度可以在术前通过测量健侧平片上舟骨长度获得,也可在透视下通过与第三根导针比较得出所需螺钉长度。

透视下拧入空心钉,判断骨折复位及螺钉位置情况。取出抗旋转的导针。透视下充分活动腕关节,确定在各种体位下螺钉位置都合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