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肾阴虚患者如何调理? 董晶

 健康医学科普 2021-06-22


肾阴虚是肾虚的一种类型,肾阴亏损,失于滋养,虚热内生,又称为肾水不足或真阴不足,中医临床称为肾阴虚证,多是由久病耗伤,或禀赋不足,或房劳过度,或过服温燥祛阴之品所致。

临床症状主要有: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面色潮红,口干舌燥,舌红无舌苔,脉象细数等状况,严重时可对神经、听觉、生殖、消化等系统造成影响,导致消瘦等全身症状。

肾阴虚患者一方面可通过日常的饮食、运动、情志调理来改善,另一方面可配合医生辨证选择中药调理。

1.饮食调理
肾阴虚者宜多吃黑色食品,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木耳、海带、紫菜等,平时也可以吃桑葚、莲子、枸杞、山药等食物。

饮食注意阴阳寒热温凉的调整,荤素搭配,阴虚者平时多吃性质偏凉食物,清淡饮食,多吃绿叶蔬菜,不要吃垃圾食品,少吃辛辣、油炸、煎炒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烤肉。

2.运动调理
经常进行腰部活动,可以健运命门,补肾纳气。

还可多做一些刺激脚心的按摩,脚心的涌泉穴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清喉定心,促进睡眠,增进食欲。

肾虚患者可以采取散步、慢跑、瑜珈、打网球、八段锦、气功、打太极等有氧运动方式,要持之以恒,增强自身体质。

避免一些过于劳累的消耗肾脏的运动,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养肾的重要方法。
3.情志调理
肾阴虚体质的人群,比较容易心烦气燥,因为体内阴虚则火旺,火旺则气燥,因而要保持心情舒畅。

《黄帝内经》中提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恐伤肾”,提倡清心寡欲,静养保养,戒酒色,节起居,勿恼怒,息妄想。

平时放松心情,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调整情绪,不要过于激动或者受到过于刺激,以免给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4.药物调理
治疗肾阴虚主要是滋阴降火为主,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杞菊地黄丸等。

建议口服一些汤药进行调理,临床上经常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肾阴虚,效果比较不错。如果阴虚内热的情况比较严重,可以口服知柏地黄汤进行治疗。

在临床上辨证选择熟地黄,生地黄,麦冬,五味子,玉竹,黄精,山药,石斛等一些中草药煎煮口服来缓解肾阴虚,用药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出现潮热盗汗、心悸失眠、便秘等症状,可以采取补而兼清的原则,可用生地、龟板、地骨皮这一类中药,出现腰膝酸软、遗精、早泄、耳聋目眩等症状,可用何首乌、枸杞、桑葚治疗。

如有肾阴虚的症状,建议患者先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中药进行调理,服用一些滋阴补肾的中药方,不可自行用药,以免耽误病情。

链接点击


文章: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一科 董晶

配图:网络(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