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拳劲根基所在,“支撑有道”,希望你能重视

 tjboyue 2021-06-22

痴望月影,遥看沧海。现实的说,功夫不能速成,也没有捷径。所谓窍门,只是针对,练了很多年的人,突然听到一句话,或看到一个劲,一下明白了,提升一大截。对于初学,先练基本功,才是正经。有根基了,以后那句窍门,才能画龙点睛。正架子,就是校正支撑。动力定型,意思是,任何动态下,支撑原型都在。



宝剑匣中藏,真金土里埋。一位好师父,都会给徒弟喂手,让他接触力,换着角度,变着方向,各种强度,听遍所有的劲,形成一套支撑,这才叫打底。旧时武行,相对保守,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很多东西失传。失传的,未必是技巧,恰恰相反,失传更多的,或许是基础的东西。



三十三层天,四十六个劲。一劲一境界,没到那个状态,不会懂那个劲。劲即是结构,结构又是什么?各种支撑。一套支撑,全找齐了,盘熟了,练透了,东西安稳了,便不会再丢。没东西,只能给人腾地方。有东西,一问一答,有来有往,才能聊点别的。



有横有竖,方为栋梁。什么拳都是,首先是一横一竖。支与撑,各有各的含义。支是什么?虚灵顶劲,顺脊坠盆,松沉下裆,触力时,自然传导脚下,这是支劲,又称为竖劲。你抱个桩,找个人轻轻推你,推你任何部位,你的脚底,都会有一个支点,从这个点悟进去。所谓内角支撑,双腿里帘,像圆规一样,无论骨盆如何旋动,这个支架永在。



支为竖,撑是横。撑比较复杂,打个比方,两人一搭手,一个人内压够强,他甚至不用大结构,肘底暗沉,手指微张,小臂骨一挂,你就进不去了。还有一种撑劲,你摸他身上,棉花似的,又像堵墙,这是后背撑着你呢。有句话叫,互为支撑,支是竖向劲,撑是横向劲,又称为纵横力。



横竖互变,方懂拳劲。轴力也是支,领首,裹肘,顺脊,落胯,下裆,里帘,都是支劲。扣肩,开肋,挒胛,撑腰,扩背,开胯,这些是撑劲。为何说艺无止境?支与撑,随即变化,排列组合无穷。一个门派,会有一套支撑。练套路,就是练这套支撑。桩劲又称为,支撑原型。



死劲对死物,活劲对活人。二人一接触,一个立足不稳,摇摇晃晃,另一个举重若轻,闲庭信步。打拳也好,推手也罢,要体会一个东西,松撑沉坠,简称撑沉。有了支撑,再进修松沉。有支撑的沉坠,这是好劲。为何说混元桩,是万法根基。道理很简单,这个桩里有支撑,又有沉坠,合二为一。



塔耸立,石沉海,风打旋。太极拳高阶,都是复合劲。高手的劲,都是混成的。光知道松沉,还不够完善,遇到支撑高手,你只能取守势,攻不进去,也拆不动人家。反过来说,光知道支撑,不懂得沉,遇到沉劲高手,你便支撑不住,处处拔根,导致失衡。功至深处,小劲对接,随机撑沉,逐渐圆活,会形成一种混元球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