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信老师的写作秘笈(三)

 夏禾锄锄 2021-06-22

接上文阿信老师的写作秘笈(二)-----如何“破解能说不能写”

非虚构写作要准备素材,要采访查阅各种资料;创意写作也需要准备素材,你不要以为灵感会咕咚咕咚自然而来。托尔斯泰在写《战争与和平》之前认真查阅了当年拿破仑战争中的所有资料,在查阅的过程中,才在心中形成各种各样的人物。

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也会讲陈忠实是如何写《白鹿原》的,很多作家告诉你“灵感来自哪里。”灵感并不是来无影去无踪,他是脑力劳动的结晶,是辛勤体力劳动的结晶,所以你“能说不能写,写不出来,不是动笔有问题,是思维有问题,你要认真训练思维,学习逻辑,有了条理性,让河渠沟通,就好办了。

三,学习写作是成年人进步的必然。

1、蒋介石和罗伯特、佛罗斯特的例子。

在教写作过程中,我有一天突然领悟。家长每天要对孩子说,你要写多少读书笔记、写日记,ta忘了,该写日记的是家长自己。

浙江名人蒋介石,他最牛的不但是军事家、政治家,他最牛的是作家。在1915年到1972年,他每天写日记,一天都没停,哪怕是在1936年双十二事变,他后来都补写了。他开始写的时候是28岁。在座的有没有28岁?如果你有,也可以开始向他学,一直写下去。日记这是很简单的事情,就一件事一件事坚持,下一次我会讲写日记的方法和原则。其实写日记不需要教,看几篇《胡适日记》就够了。但是我们开课是为了满足各位成员对干货的要求,群里有很多学生要求我讲干货。只有满足了这个要求,我才能赚到钱,其实赚钱并不可耻,当年王阳明也说,我为什么做官,为了儿女守俸钱。大名鼎鼎的王阳明,别人会以为他高大上,他应该说一些高大上的话,如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呀,我不该在乎钱。其实他很实在,他当官就是为了赚工资,(尚为妻孥守俸钱,到今未得休官”) 就是为了让儿女过上更好的生活。

下面再举一个例子,美国电影《死亡诗社》里面有一个片段,老师在山洞里给同学们朗诵的那首诗。那首诗的作者是罗伯特·弗罗斯特,说到罗斯特的事我又想到现在天天提“创新教育”,其实不存在什么创新教育,只有教育,没有创新,就像罗伯特根本没有新诗体,就用老诗体。

罗伯特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农民,小时候在农场的养鸡场干农活,然后在高中大学时代发表过几首诗歌,也当过兼职老师,但他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出版了一本书叫《林间空地》,最有名的诗是《少有人走的路》,有人翻译叫《未必选择的路》,下一次我要把它翻译下来,这样还需提高我写诗的能力。

在艰难的情况下他坚持写作,当时美国的主流媒体并不太喜欢他,今天选了一首《牧场》,我给念一下,

         牧场

我外出清理牧场泉眼;

只是逗留将落叶耙走

(也许还会等待泉水清澈)

我不会离开太久。 你也来吧。

我外出领取小牛犊

它站在母牛身边。如此稚嫩娇羞,

妈妈用舌舔它时,它摇晃不休。

我不会离开太久。你也来吧

这诗看起来很幼稚,就像小孩说话一样幼稚,但是他一直到38岁都默默无闻,后来移民到英国认识了有名的埃兹拉·庞德,这个人在美国也没有名气,然后到了英国。庞德读了以后,一下子就遇到了知音,就像现在的公众号给他打赏点赞,他向英国的出版社推荐。1913年罗伯特40岁时出版了《少年意志》,风靡英伦,然后旋风又刮回了美国。这么伟大的作家,他的写作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成功,也很艰难,40岁才达到高峰。

作家在成为作家之前都是普通的,坚持写作才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2、个人成长中的37岁现象。

成都很有名的老师范美忠,我和他交流谈到人生的37岁现象,或者叫3540岁现象。孔子说三十而立那是古代,现在三十还是立不起来,30岁是人生的动荡时期。

王阳明37岁贵阳龙场悟道;

黑格尔37岁完成《精神现象学》;

海格尔37岁完成《存在与时间》;

鲁迅在37岁写出《狂人日记》,鲁迅在之前他只是绍兴的一个老师或者教育界的一个文职人员;

范美忠37岁写成《狂人日记》;

阿啃37岁出版第一本书,后来号称东南大侠,浙江三大名师;

惠特曼在3738岁出版了《草叶集》的第一版,之前他是自己开的出版社,生意不怎么样,当记者也是吊儿郎当,但是书一出天下震动。

我一直喜欢写作,一直喜欢读书,才能成为作家,我一生从来没想到过我会成为作家,年轻的时候读小学、初中也有过这个梦想,后来没有了,但是没想到,我忘记我的梦想了,上帝没有忘记。

3、马尔克斯40岁发表《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192736日-2014417日),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写了一本书,叫《活着是为了讲述》。讲述年轻时他在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学读法律,突然就不上课了,在外头不务正业。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不停抽烟,脸呈菜色,衣服都是洞。当时他妈妈妈代表他爸爸来劝他,他妈妈说,你当作家你爸说了我不反对,我也一样,希望你把法律读完,可以一边当律师一边当作家,这样生活很体面。但是家马尔克斯拒绝了,他说“要么写作,要么死去!”。里尔克在给《给青年诗人的信》也说了类似的话,“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静的时刻问问自己:我必须写吗?你要在自身内挖掘一个深的答复。”

能活下去就别写,可我是不写活不下去了,那就坚持写下去。我并不是说坚持写作就一定要放弃其他,像阿啃依靠写作日子过得不错当然好。我们大部分人不可能依赖写作来赚钱,都得通过工作来养活自己,马尔克斯不当作家时也当过记者和其他很多工作。说到阿啃,我又要批判一下他最近公众号发的一篇文章----《与鲁迅比邻而居是种什么感觉》, “鲁迅故居”这个问题仔细推敲一下是不准确的。鲁迅在《故乡》里写到他把故居卖掉了,现在的故居是1949年以后买回来的。鲁迅说他一辈子再也不回绍兴,绍兴对他来说充满了痛苦的回忆。也就是说,阿啃是和鲁迅已经卖掉的故居做邻居,这就是非虚构作品中讲究文字的准确性,不要太文艺、太抒情,否则就不符合实际。

回到马尔克斯这个主题,马尔克斯说,我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打字机敲出来的。他当过记者,当年当记者那些稿子发表出去差一点毁了公司的形象。有一次也是他给别人写了一篇他自认为很牛的文章导致报社差点倒闭。

马尔克斯也在书中说,个中艰辛他人殊难想象,在出版了四本稿酬微薄的书后,我在年过四十时才盼来了能使我真正地靠卖文为生的头几笔版税。此前,我的生活中充满了陷阱、推诿、幻想,更要竭力避开无数的诱惑:似乎我干哪行都行,就是当不了作家。

未完待续

跟阿信老师学写作(一)

阿信老师的写作秘笈(二)-----如何“破解能说不能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