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日本最崇拜的中国人,被清朝人狠贬,却促成了日本的近代崛起

 戏秦皇汉武 2021-06-23

日本早稻田大学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在日本民众中,最崇拜的或者说最知名的中国人是谁?

结果既不是孔孟,也不是老庄,而是在中国年轻人眼里“默默无闻”的王阳明。不仅日本的军政商界的大佬都自称为王阳明弟子,甚至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还专门做了一块腰牌,上面写了这几个大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这件事的确细思极恐,为什么在中国人眼里知名度不高的王阳明,却成了日本最崇拜的人呢?

时光倒退一百多年,清末民初那一批知识分子,满怀屈辱与盼望来到日本,想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时,看到的景象,却令他们两眼一抹黑:满大街的日本书店里,都在卖王阳明的书,认识的日本老师同学,张口三句半不离王阳明。人们在休息时,手里也总会拿着一本王阳明的《传习录》,当时人们震惊:这个明朝人,竟在日本这么火!

按说火爆是个好事,可是那群清末的国人,却真感到晕菜,因为在当时他的祖国:中国,王阳明,真心不是这么火。

反差大到什么地步?以一位曾留学日本的民国风云人物的感慨说:王阳明的《传习录》,在日本坐公交车时,都常见有人看, 甚至好些日本学生,看了就现学现用,在公交车上闭目静思。可回到中国呢?

别说闭目静思了,你想买《传习录》都没得买,只能再去日本淘。

这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场面,写照的更是另一个冰火两重天:那时读王阳明的日本,已经成功维新图强,还是踩着中国当垫脚石,跻身到世界强国行列。中国呢?依然是悲催被人踩,除了被欧美列强踩,还多了被日本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挨踩日子,不知道何时是个头。

古时候的中国经历过好几次思想禁锢时期,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古时候的统治者都会有在思想学术上下手的事件。而古时候的这个做法就是为了稳固自己的阶级统治。


但是王阳明的心学,却完全将禁锢的思想打开了!

我们看看明朝中期后的历史,就知道这是个多么轰轰烈烈的效果 :阳明心学流传大江南北,封建礼教被反复吊打,社会风气空前开放,最灿烂的还是文明成果,诗词歌赋文章书画,全都满血复活。一批水准不亚于前辈的大师们扎堆出现,各个怒刷存在感,小说戏剧更创新高,古典名著我们今天还在读,经典戏曲我们今天还在唱,文化胸怀更空前开放,西方科学思想大量传入,我们读书时学的数学,那些“代数”“几何”“平行线”之类的名词,全是那年代引进翻译, 那是一个中国自己的文艺复兴时代!

而且这个文艺复兴时代,反过头来还震撼世界,明朝中期思想文化流传西方后,掀起轰轰烈烈中国热, 直接催生了革掉欧洲封建社会命的启蒙运动。

流传日本后,也给日本人洗了脑, 清末甲午年间被日本胖揍后,好些人以为日本人是全盘西化的成果,去日本看看才知道,人家满大街都在卖阳明心学的书。


而王阳明的心学,却被统治者所憎恶,不仅张之洞专门负责灭掉了王阳明的心学,清朝的御用文人们就一个观点:阳明白沙起而道始乱。

把王阳明思想列作罪人,于是中华文明,也就和世界越拉越远!

战后的日本,不少极富盛名的企业家都对王阳明的心学推崇备至。如早稻田大学创始人大隈重信,日本国立银行创始人涩泽荣一,三菱集团创始人岩崎弥太郎等。

1926年,梁启超向青年学生发表演讲时说道:“青年们啊,你们感觉到苦痛吗?我告诉你,唯一的救济法门,那就是依着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去做。”

王阳明告诉我们:心态保持快乐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能力。真正的快乐是一个不断放下自我的过程。活在世上,不要把自己太那么当一回事,真正的快乐是忘我的,无拘无束的自在的境界。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王阳明的心学,可以看下面这一套书:《知行合一心学智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