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中的儒佛之争 孙悟空被压五百年 华夏涅槃重生期

 超哥侃古今 2021-06-23

诸位看官,前几天为大家介绍了《西游记》世德堂本与通行本的回目之争。世德堂本比通行本多了江流僧一回。由此导致两版的回目有很大出入。

张士绅斥责通行本:【却于第十回、第十一回、十二回之内,凭空分出一回以补其数,遂使提纲错乱,法脉不清】对比通行本与世德堂本两大版本有时候会有这种感觉。比如世德堂本第十一回《游地府太宗还魂 进瓜果刘全续配》将唐王与凡夫两下地府做了个比较。就很有文学趣味。而通行本将唐王游地府与刘全下地府分开。就缺少了这种比较的趣味。但是通行本也有上下联拼合的很好的回目。比如小子认为通行本第十一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就很好,唐王遵善果是因,萧瑀正空门是果。这一回目很完整,而且还突出了西游记中的一个小主题。那就是傅奕,萧瑀儒佛之争。而这场儒佛之争则是在世德堂本第十二回记载。世德堂本的回目是《唐王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像化金蝉》。看回目一片和谐。精彩激烈的儒佛之争被忽略了。

傅奕这个人是早期的辟佛专家。出了许多论著来辟佛。吴承恩将其的论点简练成了一道上疏。其文如下:【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诱愚蠢,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口诵梵言,以图偷免。且生死寿夭,本诸自然;刑德威福,系之人主。今闻俗徒矫托,皆云由佛。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至汉明帝始立胡神,然惟西域桑门,自传其教,实乃夷犯中国,不足为信。】

这段论反映了早期辟佛者最核心的两大论点,分别是拔无因果论与华夷之辩论。这两个论点其实很好破斥。小子试着为大家分析这两个论点。先说这【三途六道,蒙诱愚蠢】这个不用讲特别深奥的道理破斥,就《西游记》中的语境而言,上一回唐王刚下地府旅游了一遭,亲眼见识了十八层地狱,六道轮回。知道因果实有所以才想【遵善果】。结果你在这里说【蒙诱愚蠢】骂谁呢?所以唐太宗很生气,书中明言唐太宗:【遂将此表掷付群臣议之】。可以说唐太宗怒气值已经满了。一个【掷】字说明了一切。可怜的傅奕还要为本已料定的结局力争。不管有理没理这种精神都让人肃然起敬。

当然傅奕也不是一味的直肠子。他的【刑德威福,系之人主。】算是间接夸了皇帝马屁。但是【且生死寿夭,本诸自然】这个自然是什么东西?又将人生完全推到了宿命论的一面。后世理学辟佛者加强了这种观点,渐渐开始生造出太极之类绝对主宰的东西。而佛教是反对绝对主宰论和宿命论的。所以说【今闻俗徒矫托,皆云由佛。】纯粹是不实之词。【今闻】两字更是显示了傅奕的不自信与对佛教了解的片面。

而【自五帝三王】以下就是老生常谈的华夷之辨论。唐朝佛教才处于成长期。有此论很正常。说句玩笑话,佛教当时传入中国的时间刚好和孙悟空被压五行山的时间差不多。孙悟空刚压入五行山时是东汉时期,佛法刚刚西来。孙悟空饮铜汁,吞铁丸最受磨炼的时候正好是五胡乱华,南北对立时期。华夏与孙悟空都在苦难中慢慢释厄,领悟申华。此时佛法也在经历着畸形繁荣和严厉打压冰火两重天的考验。北方胡虏政权对待胡教佛教,要嘛喜欢的不得了。大肆佞佛,徒费民脂民膏。而钱造的差不多了,就兴起个华夷之变。佛教又成了无辜的受害者。唐之前的灭佛行动均在北朝。

与之相比华夏正统政权南朝与前凉。宗教政策就一直很健康,除了梁武帝被佞佛以外。基本上没有大费国帑佞佛,也没有过灭佛行动。而佛教徒在南北朝时期还是有点民族主义的。《高僧传》以 南朝为正统,斥北朝为伪朝。反倒是以寇谦之之流的道士为了率先抢占宗教市场。甘于事胡,在胡君面前将南朝视为南蛮,视天师之法为伪法。所以南北朝时的宗教情形很有意思。而唐时南北融合,百废待兴。再讲华夷之辩未免不合时宜。

扯了这么多,小子未免有传教之嫌。看《西游》还是要回归《西游》的本质。而这《西游》背后还有哪些典章故事,且听小子以后慢慢唠。

转发加关注好运连连转

九零超哥如是说

侃古论今道风云

预知天下兴亡事

订阅!

微信号superman19195

海量有料资源,你不扫一下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