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作者悬案(五)4

 钟家台 2023-04-10 发布于湖北

龙王又来时,抬头一看,左边是个天蓬星站着,右边是个黑煞星站着,他哪里敢进。龙王没奈何,竟投阎君告下了一纸阴状。阴司拘到唐王。唐王如梦一般,竟赴阴司对理。金河老龙说道:'你原说过了一命抵一命。’唐王没奈何,对了阎君,亲自许他削发出家,前往西天雷音宝刹,面佛求取真经,超度老龙,托生转世。唐太宗又遍游地府,只见尉迟公鞭扫六十四处烟尘,多少士卒一个个困苦阴曹,无钱使用,也都来哀告唐王。

   唐王无计可施,当得判官崔珏借办了东京城里相老儿寄庄的金银一库,仍许了众鬼魂,超度他一坛。唐太宗回转阳间,如梦初醒。次日早朝聚集满朝文武,当朝堂之上把个阴司地府的事情细说了一遍。即时传旨东京城里,找相老儿。寻来寻去,止寻得一个贫穷老汉,担水营生,叫相老儿。原来这个相老儿年高八十,子息俱无,恐怕身没之事无人烧化钱纸,每日食用之外,剩得几文钱,尽数儿买了金银纸马,烧化在井泉傍边。有此一段缘故,钦差校尉拿来进见太宗。太宗审实了他的情词,赏他银子,他不要银子;赏他金子,他不要金子;赏胆大官,他不愿做官。唐太宗传旨,敕建一座相国寺,奉他万年的香火。至今相国寺尚存。

   却说唐王许下了老龙超度,果真的要削发出家,前往西天雷音古刹,面佛求经。百官上表奏道:'天不可一日无日,国不可一日无君。既是前言要践,莫若张挂榜文,召集天下僧人,内中拣选个有德行的,代万岁取经,庶为两善。’唐太宗准奏,大张皇榜,召集天下僧人。果真的就有一个僧人,俗姓陈,金山寺长老拾得的,留养成人,法名光蕊,有德有行,竟往长安揭了皇榜,面见太宗。太宗大喜,封为御弟,赐名玄奘,带了三个徒弟:一个是齐天大圣,一个是淌来僧,一个是朱八戒。师徒们前往西天取经。当得齐天大圣将我海龙王奏过天庭,封奏掌教释伽牟尼佛。故此奉佛牒文,撤去软水,借来硬水,才能过去。这今早晚两潮,有些硬水,间或的过得此水。”

   不难看到,罗懋登看过的《西游记》与世德堂本《西游记》除了细节不同,还有几个主要不同之处:

    1书中卖卦人袁天罡,而世德堂本《西游记》则为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诚;

   2)书中唐王游地狱有相老儿故事,无世德堂本《西游记》刘全进瓜故事;

   3)书中唐僧法名光蕊,而世德堂本《西游记》唐僧父亲陈光蕊;

   4)书中唐僧三个徒弟齐天大圣、淌来僧、朱八戒,不同于世德堂本《西游记》

   5)书中撤去软水,借来硬水,世德堂本《西游记》无此故事。

   《西洋记》不仅大量抄袭古代诗词赋,还抄袭了《封神演义》故事和诗词赋,却找不到世德堂本《西游记》中的诗词赋。

   这说明罗懋登肯定没有看过世德堂本《西游记》。

    6.到了清代,不同版本的《西游记》仍在社会上流传。笔者从清末小说《幻情小说天女散花》(不题撰人)中发现提到一个《西游记》新佚本,不同于世德堂本《西游记》,不同之处如下:

    1)书中唐僧被封为诵坛功德佛,而世德堂本《西游记》则是旃檀功德佛;

   2)书中孙悟空被封为斗胜金刚,而世德堂本《西游记》则是斗战胜佛;

    3)书中白龙马被封为八路天龙王,而世德堂本《西游记》则是八部天龙马;

   4)书中猪八戒老巢为黑风山黑风洞,而世德堂本《西游记》则是福陵山云栈洞;

    5)书中第八回 天神观景大荒山仙女下棋水帘洞

   孙悟空低头一看,大喜道:“这是花果山,就是小神出身之处。……”孙悟空道:“此山名为大荒山,山上有个水帘洞,常有仙家聚集于此。因小神是此间出迹,曾到水晶宫龙王殿上游走一番,我曾在水晶宫大闹一场,龙王反爱我有法有胆,这长流水是我面向龙王要求的。所以无论阴晴,那水帘洞内总是有长流水的。”

   而世德堂本《西游记》中的花果山并无大荒山,也没有龙王爱孙悟空有法有胆,并赠送长流水的情节。

   6)书中孙悟空笑道:“此石台之出迹,年数颇多。我那年和众小猿游戏之时,待等皆愿选举一个头王为大众之主,因此造成百尺高之石台,有谁能爬到高顶坐立安稳,而石台又不倾倒,这就可以有福为王了。因此我即抢先爬到高顶,各式灵巧,处处有为王的资格。所以大人始拜我为王了。”

   而世德堂本《西游记》中则是孙悟空纵身跃进水帘洞,被众猴拜为王。

   7)书中黑水河遇大头豹,那大头豹道:“我因那年带同诸恶兽,皆变为人形,强抢人家美女,偶遇孙悟空、猪悟能打抱不平,彼时我的武艺高强,孙悟空不能取胜。他请南海观世音用法收伏,化现原身,所以压在此山背后受苦,永无出头之日。……”天女道:“原来如此。我道是谁,原是金钱豹在此。你乃是一个大孽畜,怪不得我在山前面看见有钉钯印眼、有石上的长沟,那定是孙悟空、猪悟能与你交战遗留的痕迹。……”

   而黑水河在世德堂本《西游记》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出现,西海龙王敖闰的外甥鼍龙占据黑水河兴风作浪,捉走唐僧。

   豹子精则出现在世德堂本《西游记》第八十五回《心猿妒木母  魔主计吞禅》和第八十六 回《木母助威征怪物,金公施法灭妖邪》里面,地点是隐雾山折岳连环洞。而且,豹子精被猪八戒打死了。

8)书中唐僧奏道:“今因天女到此散花免灾,欲在小僧出迹之天林寺中游历一番……”唐太宗大喜道:“既然天女到此有散花免灾之事,此时可在天林寺稍住几日……”唐僧、天女等领旨,到天林寺安住去了……再说唐僧带领天女到天林寺中,那些和尚见老祖师到来。皆大欢喜,上前迎接……

   而世德堂本《西游记》中唐僧旧居是洪福寺。

   与世德堂本《西游记》相同之处是,经历过八十一难。书中有:

   唐三藏启禀道:“小僧昔年奉唐君之旨到西天极乐世界取经,一来普度群生,二来教化世人,谁知在途中受了八十一次苦难。……”

   明清多个版本的《西游记》是在世德堂本《西游记》基础上删减的,唯一增加的就是唐僧出生的故事,其余没有修改和增加任何人物和故事情节。而此佚本与世德堂本《西游记》多处名称和故事情节有较大不同,但又极其相近,应该早于世德堂本《西游记》,极可能是世德堂本《西游记》的创作底本之一。

   可见,世德堂本《西游记》之前、之外的版本,已经具足九九八十一难故事,而且很多故事情节、人物名称相同或相似,甚至连一些细节都相同或相似。

   把世德堂本《西游记》解读为作者愤世嫉俗而创作,用来影射封建社会黑暗腐败,表达作者极力抗争、向往美好自由的内心思想,现在看来是错误的。书中的故事情节几乎都是前人创作的,怎么能曲解为最后定稿人的创作意图?

   世德堂本《西游记》并非某人凭借个人丰富的想象力创作的,而是历代多人创作累积的成果,最后由某人在以前流传几百年、家喻户晓的《西游记》基础上,整理、校订、添加一些个人思想而完成的。

   所以,世德堂本《西游记》不能算某人“著”,只能算某人“校”。卷首“华阳洞天主人校”恰如其分,实事求是。

   如果说某人著《西游记》,那么该《西游记》绝大多数内容必须由某人独立完成。如果某人把已经流传几百年、家喻户晓的包含九九八十一难故事的《西游记》整理、校订、添加一些个人思想,然后标榜是自己创作的,把这么一部巨著著作权据为己有,你会这么做吗?有谁会这么做呢?人们会承认已经流传几百年、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从此摇身一变,成为他著作吗?

所以,如果古代某人著《西游记》,那么他著的《西游记》,极大可能不是社会上流传的神话故事《西游记》,而是同名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