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晋版“黄巢之乱”:孙恩、卢循叛乱

 昵称55301288 2021-06-23

东晋版“黄巢之乱”:孙恩、卢循叛乱

关键词:会稽王司马道子擅权、刘裕篡晋

前因:会稽王司马道子擅权

▲司马道子(364年~403年2月3日)

后果:刘裕篡晋

▲刘裕北伐形势

过程始末

一、孙恩卢循之乱爆发

公元399年,东晋末年的民变领袖孙恩进攻上虞(今浙江上虞),为期十一年的孙恩卢循之乱爆发。

这是东晋末年规模最大的一次民变,东晋本就偏安江南,卢循孙恩之乱侵扰了整个三吴地区(泛指东晋最重要的统治范围:吴、吴兴、会稽三郡及周边地区),且因历时过久,民不聊生,导致东晋气数丧尽,不久便正式衰亡。

其实,孙恩跟卢循不是同时起义。

孙恩是此次起义最初的领头人,后孙恩遭遇失败,跳海自尽,领袖之位才由孙恩的妹夫卢循取而代之。

不过,有趣的是,这两次叛乱不仅起兵过程相似,还被同一个人领军击退,两人更用同样的方式终结生命。

▲孙恩卢循之乱

二、孙恩率兵反晋缘由

其一是报家仇。孙恩的叔父孙泰是五斗米道的教主,曾经服侍过会稽王司马道子。后来,他为了使传播道教更为便利,秘密策划谋反。

意图颠覆晋室。这件事,传到了司马道子耳里,司马道子便下令诛杀孙泰,孙恩为了避祸,于是逃到了一座海岛(推测为今天浙江东海水域的舟山群岛),伺机为叔父报仇。

其二,孙恩自己也极有野心,渴望成为天下之主。于是,他在海岛上聚众无数,自立为王。

同时,晋室爆发了一场内斗。

司马道子之子司马元显为了招兵买马,壮大势力,颁布了一道命令,即三吴公卿以下,凡受世族庇荫的官奴,必须接受司马元显的征召入伍,这一类人,司马元显称为“乐属”。门阀世族对此极为不满,纷纷与会稽的司马道子、司马元显为敌。

▲司马元显剧照(382年~402年)

三、结束孙恩之乱

孙恩便趁着朝廷内斗,从海上起义,攻进沿海的上虞。此举受到三吴八郡的响应,对朝政不满的多数百姓,纷纷加入了孙恩起事。

司马元显则派出将士谢琰与刘牢之应对,一度击溃孙恩。但是孙恩越挫越勇,再度率众袭击,谢琰逐渐不敌,为国捐躯。东晋派遣北府军刘牢之与刘裕克敌,大破孙恩军队,孙恩节节败退之下,逼不得已,跳海自尽,结束了孙恩之乱。

不过,孙恩虽死,民间对晋室的不满依然没有停止。于是,卢循在孙恩死后,获得岛上教众的推举,成为民变的新领袖,模仿孙恩海上起义,带领孙恩旧部作乱。

这一下,打得东晋措手不及,因为当时北府军的刘牢之已故,刘裕又领军北伐,朝廷几乎没法抵抗。因此,卢循迅速地占领广州、取江州,击败了东晋刘毅、何无忌军队,将建康团团围住。

另一方面,在朝廷不断告急之下,刘裕终于停止北伐,挥军南下,准备对抗卢循。刘裕快马加鞭地往建康赶去,终于抵达石头城(今南京清凉山石头城),与抵达秦淮河的卢循军队对峙。

打下半个建康的卢循,此刻面对刘裕极为恐惧,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卢循

四、为什么东晋民变就草草落幕?

其一,刘裕实力坚强,曾大破孙恩军队,更第一次北伐中灭掉南燕,是北府军的传奇人物,卢循实在没有自信能够打败刘裕。

其二,卢循一路攻城掠地,久战而无停歇,此刻到了建康已用尽后勤物资。卢循衡量之下,决定放弃进攻,暂且退守寻阳(今江西九江市)。

▲建康成地图

没想到,卢循军队刚一撤退,刘裕军队便趁机反攻,在荆州与江州战役中,击败了卢循主力徐道覆的军队,霎时间,卢循兵卒军心换散,不可克敌,被逼回了原先占领的广州。东晋进而乘胜追击,攻下广州,卢循再无可退守之地,于是出逃。

卢循逃跑后,东晋将领孙处与杜慧度仍对他穷追不舍,卢循因太过慌乱,便中了敌军的埋伏,杜慧度用火攻将其全军覆没。卢循眼见此刻局势再也无法挽回,便模仿当年的孙恩,投海自尽。长达十一年的东晋民变,自此落幕。

▲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

结论

卢循孙恩之乱,历时过久,规模甚大,直接断送了东晋大半江山,刘裕更在克敌不久之后,夺位篡晋,东晋自此正式灭亡。

【参考资料】《新唐书》《南史》《资治通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