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像山及渭河石窟走廊,甘谷历史文化的瑰宝

 新用户0334swDy 2021-06-23

渭水流域是古代丝绸之路从长安向西一条十分重要的通道,大像山石窟位于渭河流域上游,是古代秦州地区仅次于麦积山石窟的大型石窟寺,表现了这一地区佛教发展的情况。是研究这一地区乃至北方地区的佛教状况、佛教文化、艺术、经济、对外交流等方面至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大像山石窟也是北朝时期始建的重要石窟寺,到了唐代雕造了高大的弥勒大像,是丝绸之路沿线着名的弥勒大佛像之一。大像山石窟的明、清建筑独具特色,明、清建筑有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单、重檐楼阁、卷棚、四角攒顶、八角出挑、各式各样山门,荟萃了建筑种类的精华,体现了能工巧匠绝妙技艺,形成姿态各异的建筑群,在甘肃各地不多见。从大像山至三十铺朝阳洞,形成了甘谷约三十里的渭河石窟艺术走廊。

 大像山石窟

大像山石窟  位于甘谷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文旗山上,因山巅石窟内雕塑释迦摩尼大佛像,故名大像山,是古丝绸之路上甘肃省东南部融石窟和古建为一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大像山石窟造像始自南北朝。北周庾信《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载:“异岭共云,同峰别雨;冀城余俗,河西旧风。”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载:“悬崖上有大像一躯,身长九丈,自山顶至山下一千二百三十丈,有阁道可登,盖自古为胜迹矣。”盛唐开佛象。宋嘉祐三年(1058),重新彩绘所有洞窟,重建窟前建筑,重修大佛窟前三层楼阁、大佛全身敷泥薄塑。明万历年间,创建太昊宫等10多处建筑,重新彩画大佛和其它庙宇,明末建成文昌宫等建筑。清同治二年(1863),大像山建筑焚于回乱;九年(1870)重建大佛窟前楼阁和全山砖木结构建筑,再次薄泥重塑大佛,面部贴金,全身彩绘,各洞窟改塑道教内容。大像山儒、释、道三教并存,各有洞窟、祠宇。1956年,甘肃省文管会调查。1960年,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75年,大佛窟前三层楼阁因年久失修塌毁。1979年,甘肃省政府通过天水地区拨款9000元维修。1980年4月,甘谷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像山维修领导小组,天水地区文化局派人勘察;7月,县革委会报请甘肃省人民政府提级抢救。1981年5月,甘肃省文化厅派省博物馆石窟专家复查,确认系唐代大佛。当年,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省政府拨款处理大佛窟顶部渗水、重塑大佛右手、修复足面泥层及衣裙等部位的缺损,修建仿唐结构敞龛,加固窟龛保护。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省旅游局评为3A级旅游景点。上次维修时,大佛足面履以水泥薄层解决受雨水冲刷问题为权宜之计,且未解决其他问题;2008年汶川地震后,维修刻不容缓。此前经申请国家文物局同意,2011年5月至10月、2012年4月,清理大佛头部及其他部位堆积的鸟粪,处理胸部起甲、空鼓部位、颜料层粉化,右手色调重新着色,除去脚面水泥层、足部予以加长,重新制作佛踩莲瓣,并解决了空门比例不协调、安放位置不合适问题。大像山自山脚拾级而上至山巅,长1250米,海拔1600米,山体高约300米,占地面积约640亩,山体东西走向,东高西低。现存窟龛23处,庙宇殿堂15处,各窟龛庙宇原有造像305尊,有宋、元、明、清石碑5块,还有文人墨客遗留的诗赋。亭台楼阁,庙宇殿堂,依起伏冈峦山脊逐级而建,自下而上有土地庙、梅葛殿、太昊宫(伏羲殿,光绪十七年重修)、地藏殿、三官殿、观音殿、罗真殿、接引佛殿、文昌阁、药师殿、灵岩寺(百子洞、即21号窟)、鲁班殿、永明寺、关圣殿、韦驮殿、华陀庙、无量殿(窟、即3号窟)、圣母殿、火神庙、双明洞(1号窟)、大佛殿(6号窟)、玉皇阁(19号窟)、三圣殿(20号窟)等。以气势宏伟的太昊宫、文昌阁、关圣殿、无量殿、双明洞、大佛殿为名胜之冠。组合布局,以无量殿为界,其下主要为木结构建筑物,其上以石窟群为主。石窟有2号窟孙膑洞,4号窟白衣观音洞,5号窟鱼篮观音、三光洞,7号窟丘祖洞,8号窟三星洞,9号窟莲卧观音洞,10号窟三义殿,11号窟三清殿,12号窟吕祖洞,13号窟眼光菩萨洞,14号窟仓颉文王洞,15号窟地母洞,16号窟无极老母洞,17号窟弥勒洞,18号窟王母洞,22号窟新洞。除石窟、古建筑外;还有后汉隗嚣歇凉台、阅兵台(均在无量殿)等遗址,羲皇故里碑、圣门石子故里碑、重修汉平襄侯祠记碑等文物。窟龛以大佛窟(6号窟)最为著名,石窟宽14米,底深4.5米,高约34米,窟内有石胎泥塑大佛一尊,高23.3米,肩宽9.5米,善跏趺座,左手抚膝,右手施吉祥印,面相丰圆,长眉细目,法象庄严,造型精美,是渭河流域惟一一尊唐代大佛

大像山文物保护

大像山文物的保护措施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1、依法保护

现行有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年5月13日)、《甘肃省实施文物保护法办法》(1997年9月2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甘政发〔2003〕72号)、《甘肃省文物保护条例》(2005年9月23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我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甘政发[1999]22号)。

2、建立保护管理机构

为了加强大像山文物保护,1981年,成立“大像山文物管理所”,目前保护管理体制被理顺,管理制度健全。

3、划定保护范围

大像山石窟保护范围:东起大寺沟,西至大沙沟东沿,北至通广渠,南至老师傅梁小路及安家咀头壑岘以北的山体(包括山脚的零星耕地)。建设控制地带:通广渠以北至定天公路以南的路段,老师傅梁小路至山顶的地段

4、制作保护标志

在大像山石窟有醒目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标志碑,写明保护单位的名称、保护级别、公布日期等。

5、建立保护档案

水帘洞石窟群石窟和大像山石窟都已经完成了石窟总体以及每个洞窟的完整档案,包括主卷、副卷、备考卷,内容有文字记录、照片、测绘图以及文件、保护维修的资料等。这些档案是对石窟完整的记录,为今后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奠定了基础。

6、 石窟维修保护

在长期风蚀雨侵等自然环境影响及人为扰动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像山石窟局部岩体出现裂缝、剥离等情形,危及游人安全和文物保护。大像山石窟已经多次启动维修保护工程,1983年针对大佛被雨淋的情况修建了高达34米的仿唐敞式窟檐,对大佛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1990年后,对全山所有险道拓宽,对十多处古建筑按“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全面维修。201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又启动实施大像山石窟局部危岩体加固工程。该项目为文物保护类抢险加固工程,概算总投资1000多万元,内容为对大像山石窟局部危岩体、不稳定边坡、山体冲沟等十余处地段进行锚杆加固、边坡治理等。工程预计2018年完工。

经过多年的努力,窟区环境的美化和绿化得到加强

 7、加强保护和管理技术方面的培训

多年来,大像山石窟管理所主要依靠与其他科研机构、学校的合作,学习保护、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派遣专门的人员到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西北师范大学和省、市、县文物旅游等相关部门组织学习培训。

 渭河石窟走廊

渭水流域是甘肃石窟寺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甘谷处于渭河流域上游,佛教石窟寺比较发达,有甘谷大像山、家洞石窟显龙洞石窟马务寺石窟盖寺石窟洞石窟等,形成了以大像山石窟为龙头的石窟走廊。

家洞石窟  位于甘谷县城西3.5公里的杨赵村南天马山半山腰,坐南朝北,共9个洞窟,窟龛形制为平面近方形窟。除13号窟为早期宗教场所外,其余洞窟均系晚清至民国时期当地村民为避战乱所凿的生活用窟。12号窟内早期塑像已毁,3号窟高2.4米、宽2.83米、进深1.9米,窟内坛基上塑有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孔子、老子、释迦牟尼造像,内悬清道光癸卯年(1843)李元熊题写万世师表额匾一块。依窟龛形制及窟内塑像风格推断,石窟开凿年代应在明末清初,具体年代待考。

显龙洞石窟  又名黑洞儿、皇天庙,位于甘谷县城西5公里处十里铺南崖半山腰,东与大像山一沟之隔,西接马务寺石窟。石窟开凿在悬崖上,塑像珍贵。现存洞窟有药王殿、文昌宫、中天玉皇殿、三大菩萨殿、观音洞、禅窟。栉比雄踞,与倒栽佛相映成趣。 修葺玉皇殿碑记载:“巩昌府伏羌县二十里囗囗约善会囗囗囗……承建玉皇圣像一尊……。万历三十二年甲……乙亥一月七日立。”碑为花岗岩石质,近方形。碑首刻二龙戏珠。玉皇殿现存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玉皇像和侍者像各一身。三大菩萨洞塑三大菩萨像,观音洞内旧塑白衣观音等均完好无损,此外还保存有高仅20多厘米的麻惠和尚塑像一身。显龙洞所塑玉皇、侍者、三大菩萨和观音像神态自然,表情逼真,比例适度,十分精美。后因年久风蚀水冲,文物损坏严重,满目萧凉。释宠量法师(丁姓,俗名日云)1983年住持显龙洞石窟寺后,带领周围群众在洞下斜坡广植松柏,倡导修缮洞窟,使其面貌一新。

马务寺石窟  位于甘谷县城西7.5公里处马务寺村南的马务山上。石窟开凿在距地面150米的悬崖上,呈线形排列,东西走向,型制皆为方形平顶。现存洞窟34个。洞窟开凿不晚于唐代,明清时有过整修,后因战乱频迭,多为乡人避难之所,但早期石窟风貌犹存,窟内保存有明代塑像和清代壁画。沿岩壁羊肠小道攀崖而上,距山脚500米处为石窟寺山门。山门东30米为三官石窟殿,窟宽3.2米,高3.6米,进深2.6米,供奉天官、地官、水官,即尧、舜、禹三圣坐像,同高1.6米,肩宽o.6米。三官殿向东约50米即观音石窟殿,愈往前,道路愈加崎岖险峻,窄处不过尺。观音窟坐南向北,窟前为木构大庑顶,窟门顶悬“慈航普度”四字,窟宽3.64米,进深2.2米,高2.52米,观音坐莲台,像高1.46米,左手施触地印,右手施无畏印;窟西壁画为4幅观音菩萨救难感应彩绘壁画,窟东壁画为4幅西天取经彩绘图,壁画有明清风格,较为珍贵。东行20余米为玉皇石窟殿,木造廊庑顶,玉皇窟为上窄下宽的天然石洞凿成,窟宽3.6米,深2.6米,高3.3米,供奉的玉皇大帝头戴九珠双龙冠,坐像高1.72米,肩宽0.6米,左侧金童手持令旗,右侧玉女左手执印、右手持剑,同高1.16米,肩宽0.3米,造像栩栩如生,神龛绘有祥云、仙鹤、莲花、牡丹、喜鹊。山坡上的寺院创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坐南向北,周围丁香烂漫,松柏森碧。原寺4院建筑有序,毁于同治回乱。清光绪年间(18751908)改建3院,有大雄宝殿、地藏殿、韦驮殿、接引佛殿、三官殿、娘娘殿、药王殿、钟鼓楼、山门等建筑。1958年后,寺院建筑毁坏;1981年至1999年,布施修建,恢复原貌,依中轴线左右对称三重院布局。第一重院进山门为天门殿,第二重院正南为大雄宝殿,第三重院为僧房和堂客、斋堂。2008年,有善男信女发愿,对石窟进行维修,在马务寺、张家井、土堆、艾家坪、石家大山、陈家那面村及广大村民的支持下,历时5年,先后对玉皇石窟殿、观音石窟殿、三官石窟殿进行了整修;2013年始,用3年时间,修成石窟云梯,山上山下,道路宽畅。

盖寺石窟  位于甘谷县城西10公里处渭河南岸二十里铺村东,约开凿于元泰定年间(13241327。因山岩为半圆柱形丹霞地貌地质结构,从西望去恰似一顶藏传红教的僧帽,当地人叫它喇嘛帽顶。山形奇特,直壁兀起,刀削斧劈一般,如一红缦绿盖的华盖亭亭玉立,因山形状如华盖而得名。半崖上洞窟“之”字形排列。山下原有佛教寺院,主殿屋面上有三行铁瓦,俗称铁瓦寺,20世纪60年代开通定(西)()公路(316国道)时被拆除。华盖寺现存可编号洞窟27个,有佛、道、儒三教及祖先崇拜四方面内容,占主导地位的道教洞窟10个。洞窟中共有塑像60身,60厘米以上塑像44身,13厘米以下的袖珍塑像13身,还有福禄寿三星的3个精美头像。其中道教造像46身,占整个塑像的四分之三。从塑像组合上看,除无量殿、玉皇洞为群塑,孔子洞、伏羲洞、灵官洞为单体塑像外,其余洞中全部是一主二侍者的造像布局。壁画的绘制和布局在各洞窟中表现基本一致,除无量殿和释迦洞有故事画外,其它均是在左右两壁绘单个人物画,窟顶为圆光扇面或书画。华盖寺石窟开凿于元代中期,明世宗奉道斥佛,许多寺院被改为道观,华盖寺石窟佛教塑像因地处僻境而幸存(甘谷文化志40页)。寺院于1995年11月批准重建,1996年2月30日动工,2001年5月基本完工。新建的华盖寺位于高坡上,坐西向东,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达摩祖师殿(天井西侧)、伽蓝菩萨殿(天井北侧)、厢房,总建筑面积约400多平方米

洞石窟  位于甘谷县城西15公里处,共有2个洞窟,分为上下两部分。清巩建丰《伏羌县志》载:永新、雪岩、近泉三洞,在邑西三十里,地皆峻险,穿石穴居,前人避兵于此。有何鸿吉手书朝阳洞匾额尚存。据传洞窟始建于清初,民国30年(1941)农历十一月十八日告竣,高4米,长9米,宽7米。洞窟层岩盖顶,上窟(1号窟)平面为长方形,平顶,高3米,宽7米,深2米,有2个望窗;下窟(2号窟)是天然洞窟,呈不规则状,窟高7米,宽6.5米,深9米。洞壁《朝阳洞记》云:朝阳洞郎若烈星,明若观火,上辟四门八窗,下分阴阳二星,远看红云托月,近观白玉琳琳。豋其楼,俯其万家烟火,了如指掌;举其首,仰其天,星月灿烂,手可攀援,清澄无垢,镜挂蔚蓝。时而跨鹤飞来,时而乘云西去,万里朋友时刻会仙乡乐地,群真宴饮,猗欢休哉,何等幸胜。近年,村民集资修复重建,开拓道路至洞顶。

  学术研究
1984年以来有关大像山石窟主要著作

李亚太《甘肃甘谷大像山石窟《文物》 , 1991 (1) 

  赵燕林《甘谷大像山石窟之大佛像雕塑艺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叶明晖 
 孟祥武  赵春晓甘谷大像山大佛窟窟檐建筑原状探讨《新建筑》 2014 (6)
魏亚芳《甘谷县大像山大佛窟木楼考《丝绸之路》 , 2017 (22)
牛琴林《重现大像山的辉煌——甘谷县保护开发大像山的启示《发展》 , 2018 (6)
张怡春《甘谷县文物保护的问题与对策《发展》 , 2018 (6)
王琪《大像山:盛唐的壮观《丝绸之路》 , 2017 (7) 
井哲帆 
 汪万福  王坤  赵林毅  张明贤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以甘谷大像山大佛三维建模为例
《石窟寺研究》 
, 2017

甘谷县政协文史委《甘谷石窟文化》《甘谷文史资料》第十一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