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溪口阮氏宗祠

 流星雨刘鑫 2021-06-23

溪口阮氏宗祠

宗祠概况

   阮氏宗祠座落于傅村镇溪口村,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2015年进行整体重修,其建筑为三进,两厢房建筑,是抗战时期金萧支队据点所在地,现为红色旅游纪念区域。

 

 

建筑特色

 阮氏宗祠为三进,三开间,门口有木排版,内八士门,原因有抱鼓石,内有戏台,两边设有小厢房,其内饰建筑为木质结构为主体。

 

家族历史

   据《艮溪阮氏鼎十二公宗谱》载: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阮继、阮续兄弟自义乌迁居于此。村在萧皇岩水和青遒尖山水汇合处,故名溪口。清《(道光)金华县志》和《(光绪)金华县志》称溪口阮。

代表人物

阮瑀(约165-212):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为曹操司空军谋祭酒,管记事,能诗,善作书檄,有《阮元瑜集》。

阮籍210-263):三国时魏国文学家、名士,字嗣宗,陈留尉氏(

今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他博览群书,尤好庄老,有《阮嗣宗集》。他有八十余首《咏怀诗》,颇为有名。

阮咸:魏晋间名士,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阮籍之侄,竹林七贤之一。他精通音律,善弹琵琶,曾为散骑侍郎。

阮孝绪479-536):字士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他撰写了《七录》,仿照《七略》分类法,将当时所见图书6288种,44520卷,分为经典、纪传、子兵、文集、术技、佛法、仙道七录,已佚。现尚寸《广宏明集》,有五十五部序目,可考察其分类情况。

阮枞江(873--944),又名阮况。今安徽省枞阳县藕山镇阮家享堂人。唐末,奉朝廷之命围剿断腰山(今藕山)一带以郭力武为首的山盗,大获全胜,被封为镇江南大将军。爱藕山镇形胜,遂定居,成为破罡阮氏鼻祖。在唐代,当地山上有江匪。懿宗皇帝派阮况(京都长安人)率兵来剿匪,纵火焚山,匪灭民安。懿宗以阮况镇匪有功,封为镇江南大将军,阮况易名阮枞()江,并旨阮将军就地休憩定居,成为山下阮氏一世祖。

后阮氏修宗谱,认为将军之名,应与山并举,山中之匪已了,在中加上字,而山之原始名莲花,花下有藕,于是将山名读山。

阮元:字伯元,号云台,清朝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嘉庆、道光年间,历任户、兵、工部侍郎,浙、闽、赣诸省巡抚,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他倡修《清史》、《儒林》、《文苑传》,历官所至,以提倡学术为己任。他在浙设诂经精舍,在粤立学海堂,撰《十三经校勘记》、《经籍纂诂》、汇刻《皇清经解180余种。

家规家训

 笃孝思 祭先祖,孝双亲;尊师长,懂感恩;存孝道,尽虔诚。 

睦族邻 亲宗族,惜同根;兄弟睦,胞情深;怀诚恕,友四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