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佩戴口罩的街跑丧失了跑步的快乐,在家怎么练之(一):有氧与无氧

 老威小屋 2021-06-24

两个原因阻止了本来每个月200公里起步的户外跑:一是佩戴口罩,二是头上出的汗水总是会洇眼睛。

首先说说戴口罩跑步。戴着口罩跑步,呼吸不畅是大家都想得到的。但时间一长,口罩湿了以后,那份难过,真的只有自己试过才知道。我自己在疫情好转、远郊公园开放后,趁清晨人少的时候,驱车到远郊公园里,试着戴口罩跑跑,前面的10分钟没有大的问题,由于强度小,也不需要用过于强烈的呼吸,因此也没有由此带来的压迫感。但是只要在呼吸,不管跑得多慢,口鼻的呼出一定会把口罩弄湿,这时候整个不适感真是无法言说。不知道其他的跑步朋友是怎么处理的?在我看来要回避这种不舒适,除非是不戴口罩跑。

其次是汗水流进眼睛里。这个是个人的事情,不一定是有共同性,大概跟眼窝比较深,且容易头上出汗多有关系。当然一般外出跑步都会带一块手巾,随时擦-----随时擦的目的,是防止汗流进眼睛里,把它消灭在额头,但终究还是有流进去的,这样甚至在擦的时候,会擦到眼帘。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动作,平时只要保持毛巾干净,是可以的,现在不是强调“在外面不要摸脸或揉眼”吗?

既然这样,干脆一门心思地在家锻炼吧。

在家怎么练?要做好在家锻炼这个事关全家的大事情,首先要搞清楚怎么练(运动模式)和练什么(运动科目)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梳理清楚几个概念。

第一个要弄明白的问题:有氧还是无氧为主?

很多人对这两个概念是不大清楚的。有的说根据心率表的心率区间来判断,到4区以上就是无氧,其他是有氧。有的说需要闭住气、憋住劲的动作就是无氧。有的说不开窗通风的环境里训练是无氧。

有氧和无氧,主要是运动时所需能量的供应系统的不同,也有的叫代谢系统不同。一般轻缓的运动,由氧气参与到燃烧脂肪或碳水化合物来供应能量,支持我们把运动持续下去,这就是一般所谓慢跑(有氧)燃烧脂肪这个说法的来由。当运动很剧烈时,靠远方把吸进来的氧气送过来参与燃烧脂肪,来不及,通常还没等把氧气送到,动作就结束了,譬如推起杠铃,或者快速地打出一拳,踢出一脚,都是这样的动作。这个时候就无法靠氧气+脂肪燃烧的模式来供能,只能直接靠燃烧糖来供能,这个运动就是无氧运动。

直观的体验,有氧运动可以持续至少三分钟以上,一般慢跑者都会跑半小时以上,无氧运动则很难持续超过1分钟。无氧运动的糖分燃烧往往不充分,所以,肌肉很容易发生酸痛,也使得动作中间经常需要停顿休息。所以一般在HIIT训练里,都强调30秒动作,10秒休息的间隔,就是这个道理。

明白了这个道理,再来看有氧无氧就很好理解了,它跟某种运动方式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譬如跑步,慢跑肯定是有氧,但是变速跑中的冲刺阶段就成了无氧。又譬如跳绳,慢慢跳,可以跳个3分钟,5分钟的,是有氧,但是快摇、甚至一跳双摇,据说有的大神还能搞出一跳三摇的,那就成了无氧。其他如俯卧撑、深蹲、深蹲起侧踢、伏地挺身起(波比)等等动作,甭说30秒,基本上连续快速能坚持20秒的,就是很不赖的好汉了,当然这肯定也是无氧。

有的朋友喜欢用心率来判断有氧还是无氧,我个人的体会这只适用于跑步项目中,在其他运动中可能是不正确的。就跑步来说,从开始慢跑,一开始心率会居高(身体还没适应),5-6分钟后心率适应,适当降低(这时是正常的心率),然后随着时间的延续,在相等强度(速度)下,心率也会缓慢地逐渐提高,如果一直很缓慢地跑,心率也会上升,不过可能始终不超过3区,处于有氧区域。但如果快速冲刺,既是无氧状态,也的确会显示高心率。这个场景里,心率升高和从有氧进入无氧状态,的确有关联性。

但是如果你是在做俯卧撑或者杠铃推举,这个时候,执行的是标准的无氧训练,你可能撑不过20秒,但心率可能也才80-90,这要放在跑步运动中,可能对应的是预热状态都还没有达到。

这样看来,跑步时根据心率来判断有氧无氧可能还有点参考意义,在其他项目,可能就不适用。所以,判断自己处在无氧还是有氧状态,最直观的,还是看这个状态是否可维持。当然,有一点要打击一下练习者:运动手表(我是佳明爱好者,如果使用其他品牌运动表的运动爱好者与我所感受到的不同,请大家别介意)统计的“本次运动的热量消耗”是基于心率的,由于跑步以外的运动,心率与无氧有氧并没有直接关系,所以,相同的训练强度下,其他运动时被手表所统计出来的消耗,会比同样运动强度的跑步下统计的热量消耗要小,甚至会远远小。成果显得小,也会打击成就感哈^_^。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是大家看重“跑步运动量大且能减肥”,而没有关注通过其他运动模式来减肥的缘故?当然了,跑步本身是非常好的运动形式,这点毫无疑问。

(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