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冠疫情背景中的中考化学考点知识透视

 家有学子 2021-06-24
一、透视乙醇中的元素、原子
乙醇是新冠疫情中常用的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2H6O,围绕乙醇主要考查化合物所含元素及原子等相关内容,属于微观视角下的物质构成探究。
例1 (2020年山东聊城市中考化学卷第12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用酒精充当了人们日常生活杀菌消毒的“先锋”,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化学式:C2H6O)。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乙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乙醇中C、H、O的个数比是2∶6∶1
解析 题干给出了乙醇的化学式,由化学式C2H6O可知乙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A选项正确;乙醇中含有C、H、O三种元素,所以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B选项正确;由化学式可知,乙醇中C的质量∶H的质量∶O的质量=12∶3∶8,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选项错误;同样由乙醇的化学式可知,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2∶6∶1,故选项D正确。
综上可知,答案为C。
图片
二、透视消毒剂H2O2溶液质量问题
新冠疫情中消毒剂H2O2溶液质量问题的考点涉及到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式相关计算、溶液配制等考点。
例2 (2020年四川内江市中考化学卷第21题)在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中,过氧化氢(H2O2)广泛用于环境消毒,在放置过程中会缓慢分解。某单位有一桶未曾使用过的久置的H2O2溶液,观测得其溶液密度为1.069 g/mL,该温度下溶液的密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桶上标签提供的信息:1.H2O2的质量分数为30%;2.内装溶液质量50 kg。完成下列问题:
图片
图1   
(1)该久置的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2)若用此久置的H2O2溶液来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环境消毒液200 kg, 需用这种H2O2溶液          kg。
(3)若这桶H2O2溶液放置至完全分解,桶中剩下的液体质量是多少?(假设液体不挥发,通过计算回答,结果精确到0.1)。
图片
解析 (1)已知该久置的H2O2溶液的密度为1.069 g/mL,结合“溶液密度-质量分数”曲线可知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2)设需要H2O2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构建方程,可得x×20%=200 kg×3%,解得x=30 kg, 所以需用这种H2O2溶液30 kg。
(3)设50 kg H2O2溶液完全分解放出的O2质量为y,则
2H2O2==2H2O+O2↑
68/(50×0.3)=32/y
解得y=7.1 kg
故桶中剩下的液体水的质量为50 kg-7.1 kg=42.9 kg。
三、透视熔喷布中的实验设计
熔喷布是制作防疫口罩的重要材料,围绕熔喷布设计的探究知识主要考查实验设计、过程探究、现象分析。
例3 (2020年黔南州中考化学卷第12题节选)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口罩里熔喷布的元素组成,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实验二】探究熔喷布的元素组成
(1)连接装置如图2所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相关试剂后,先通入一段时间O2,再点燃酒精灯,观察实验现象。
图片
图2   
①装置K中无水硫酸铜变蓝,查阅资料得知产生了H2O。
②装置L中澄清石灰水__,证明产生了CO2。
根据①、②可判断:熔喷布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__(填元素符号)。是否含有其他元素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区分判断。
(2)问题思考:实验二可能存在的缺陷是__(答一条即可)。
解析 (1)②L装置盛放的澄清石灰水常用来检验CO2气体,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证明产生了CO2;结合①、②,由元素守恒定律可推导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样品,因此熔喷布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C、H,是否含有O还需要进一步实验。
(2)往往燃烧实验装置设计为三部分:燃烧装置、性质验证装置、尾气处理装置,上述实验二中缺少尾气处理装置。若装置中不完全燃烧,会有CO产生,同时不完全燃烧会造成测定结果不准确,也会污染空气。
图片
四、透视“84”消毒剂中的化工流程
“84”消毒剂是防疫所用物资,其有效成分是NaClO(次氯酸钠),围绕NaClO构建的化工流程,主要考点涉及化学反应原理、生产条件控制、物质的分离提纯、除杂剂的选取等。
例4 (2020年湖南湘潭市中考化学卷第27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湘潭市各学校开展全域喷洒低浓度“84”消毒液进行消毒。“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次氯酸钠),模拟制备“84”消毒液的流程如图3所示,其中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俗称烧碱,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
图3   
(1)A的化学式为__,B的化学式为__。
(2)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步骤I中主要的操作名称是__。
(3)步骤Ⅱ中,通常用碳酸钠来除去滤液中的氯化钙杂质,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该反应属于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电解水时,一般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不能加入NaCl的原因是__。
图片
解析 (1)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故为H2,B俗称烧碱,则为NaOH。
(2)由溶解操作可知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由图可知步骤I可实现固液分离,故操作为过滤。
(3)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
从反应类型来看属于复分解反应。
(4)电解水时,向水中加少量的硫酸钠或氢氧化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由图3可知NaCl在通电条件下能生成H2、Cl2和NaOH,故不只是电解水,还会生成有毒气体Cl2,因此不能加入氯化钠。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