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grandy3hz 2021-06-25

   据史料记载:万松岭上原为报恩寺,寺院修建于唐贞元年间,寺内建有“舞风轩”、“万菊轩”、“浣云池”、“铜井”等,唐时白居易和宋时苏东坡都曾是这里的常客,在与寺僧谈禅说理之余都留下了笔墨。万松岭的地名就出自白居易“万株松树青山上”的名句。苏东坡对当时的“万菊轩”是这样描绘的:“一轩专为黄花设,富拟人间万石君。佳木尽从方外得,异香多在月中闻。引泉北涧分清露,开径南山破白云。此意欲为知道者,陶翁犹自未离群。”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毓粹门是中轴线上的第二道门。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毓粹门匾额由朱关田题写。朱关田,字曼倬,生于19443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浙江分会主席兼秘书长,西泠印社副社长。(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联:人只此人,不入圣,便作狂,中间难站脚;学须就学,昨既过,今又待,何日始回头。——杨昌浚题敷文书院毓粹门。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毓粹门,毓是培养,粹是精华,言下之意万松书院是培养有学问、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才的学府。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毓粹门背面,门额“孔孟真源”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过了毓粹门,便来到了二进明道堂院落。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明道堂两侧厢房分别是居仁斋和由义斋,以前曾是学生自习和住宿的场所,现已作为陈列馆。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关于居仁斋和由义斋的名称来历,是取自《孟子》的“居仁由义,体用己全”,意为一个人拥有仁义之志,就拥有了一切。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居仁斋。明道堂两侧厢房分别为居仁和由义二学斋。原为书院学生住宿和自习的场所。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居仁斋”匾额由沈定庵题写。沈定庵,1927年生,曾拜徐生翁门下。浙江书协首届副主席,兰亭书会会长。(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居仁斋前廊柱楹联:四时之乐,俱在于此;六艺之义,不属于斯。——俞樾题敷文书院居仁斋。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居仁斋,这里分为大小两房,大间作中国书院陈列室,主要陈列着中国书院简介,如著名的湖南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无锡东林书院等,同时陈列的还有书院与官学介绍,书院与科举简介等。小间原为琴房棋室,现展示杭州四大书院的内容。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居仁斋内小天井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游廊末端有一石碑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晚清时期随着杭州城市中心转移,万松岭一带地僻人稀,到书院就读的生徒也越来越少。光绪十八年(1892)年“敷文讲学之庐”设立后,敷文书院基本上已无生徒,只作为供人凭吊的古迹保存,布政使刘树堂在书院崖壁上勒石记录此事。后因常有人借地堆物,争伐枯木,光绪二十年(1894)二月二十四日,浙江巡抚特立碑示众,然收效甚微,书院旧址终成一片荒芜之地。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居仁斋门柱楹联:闭户自精,云无心以出轴;登高能赋,文异水而涌泉。——胡敬题敷文书院居仁斋。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居仁斋内东头,绘画描述当年办学时的情景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居仁斋内西头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介绍现在的万松书院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介绍居仁斋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斋内扁额《心灏气俱》,来仲棣书。来仲棣,19576月生,幼小受到其叔公来楚生(诗、书、画、印四绝的著名艺术家)的金石书画艺术的熏陶,宋城画院院长。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进入里间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墙上对联:常玉开琢不成文章,学以为己不求人知。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教室有孔子画像,两边楹联:正谊明道;养士求贤。——乾隆题敷文书院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唐吴道子画《先师孔子行教像》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教室内。这里是开办国学文化课的场所。开办“万松讲堂”,学习中国传统的儒学文化,以书院为学习场所,从古圣先贤的经典著作中学习做人的准则。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居仁斋西侧的游廊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游廊尽头有一石碑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清光绪年间万松书院逐渐荒废,光绪十八年(1892),藏书家、“八千卷楼”主丁丙闻讯浙江巡抚叶赫崧骏、布政使刘树堂有在城内重建书院的意愿,因万松岭一带地僻人稀,“日用所需,动形窒碍”。在葵巷物色到一处适宜办学的沈宅,并受托督工改建。工程历时近半年。书院建成后,正值叶赫崧骏进京觐见皇上,遂请光绪帝赐名,称“敷文讲学之庐”,以区别万松岭上的敷文书院。敷文讲学之庐规定住院额数为每院36人,学生可以自由参加会试。由叶赫崧骏撰文、刘树堂书写的《新建敷文讲学之庐记》详细记录了万松书院由万松岭迁至葵巷的全过程,并勒石以记。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小天井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由义斋,原为万松书院主建筑之一,是学生自习和住宿的场所。由义斋现辟作万松书院历史文化陈列室。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由义斋”匾额由俞建华题写。俞建华,字驾沧,194411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浙江省书法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由义斋门前廊柱楹联:草木清华,羡此间天地;湖山明秀,假大块文章。——钱塘书画研究社卢前题敷文书院由义斋。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由义斋门柱楹联:广厦千间,出须由户;乔松万叠,生必有根。——钱塘书画研究社欧阳诚题敷文书院由义斋。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由义斋内屏风,状元及第。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由义斋,这里也分大小两间,大间陈列着万松书院的历史沿革、学规、章程、教学特色、祭祀制度、藏书制度、考课制度、著名学者等内容介绍。小间系书画室,用拓片、书法、山水画等形式展示了万松书院的碑记和诗词等。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万松书院的历史沿革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万松书院的学规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万松书院的组织、章程。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万松书院的教学特色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万松书院的祭祀制度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万松书院的藏书制度、教学特色。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万松书院的历代名人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万松书院的历代名人:袁枚、桑调元、金甡。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清初,统治者惟恐书院讲学活动会导致明朝遗民反清思想的高涨,故抑制书院教育的发展。顺治九年宣谕:“不许别立书院,群聚结党”。因此,清初的前八十年中各地书院始终处于停滞状态。万松书院也仅在顺治年间复建了孔氏祠堂。康熙十年(1671),浙江巡抚范承谟重建万松书院,并改名为“太和书院”,书院才开始复苏。及至康、雍、乾时期,统治者对书院教育由禁止转为提倡后,万松书院得以迅速发展,逐渐进入昌盛时期。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由义斋游廊尽头有石碑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清嘉庆二年(1797),监司秦瀛在杭任职期间,见书院“廊庑倾欹,堂室渗漉”,因此提请巡抚长白玉出资修缮。这次维修工程量大,共花费了五百多万两白银,使“缺者完、蠹者坚、黝者垩、墝者甓”。整个工程从四月起,历时三月竣工。聘请前御史潘德园任院长。书院以名师主教的优势,重又吸引了无数学子,一时“十一郡之士翕集,弦诵之声倍盛”。秦瀛撰有《重修敷文书院记》。杭州籍监院候补教谕陆梦熊、桐乡籍冯俊倬主持工程。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清中叶,万松书院经康熙三十一年(1692)、康熙五十五年(1716)及雍正四年(1726)的三次重修后,规模进一步扩大。又经嘉庆、道光两次修建后,更具名校风采。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这一时期,清政府对万松书院的支持也是空前的。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圣祖玄烨御赐“浙水敷文” 额,并赐《古文渊鉴》、《渊鉴类函》、《周易折中》、《朱子全书》等典籍予万松书院,浙江巡抚徐元梦建存诚阁收藏,书院也由此更名为
“敷文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万松书院被敕为省城书院,赐银一千两“以资膏火”。乾隆十六年(1751)三月,高宗弘历初次巡临万松书院,赐“湖山萃秀” 额,并增赐帑金一千两白银。并赐英武殿所刊《十三经》、《二十二史》各一部。当时享有这一殊荣的仅有江宁钟山书院、苏州紫阳书院。此后,弘历五次下江南又五次巡临,对万松书院格外重视。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同时,万松书院愈加重视祭祀活动,一直由孔氏嫡系子孙主持。每年举行春秋两季大祭,每月朔、望日也要拜谒先圣贤哲。祭田祭器经乡绅捐置及政府拨给后,也更充裕了。如监驿道黄炳捐置学田,雍正十一年(1733)程元章增置学田,乾隆年间添置大量圣殿礼器。书院的藏书在这一时期亦达到了最富,藏书逾万册。除沿用初期的教学宗旨和学规外,又增设了《孝廉月课章程--计开条议章程》,使书院的学规和章程更趋完备。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设立严格的考课制度,额定官课、馆课每课的正取、次取及附取名额,以激励学生。至清末,按学生成绩优劣又分超等、特等、一等三个级次,按不同的等级给予不同的奖励。书院内部构架更趋完善,山长一般由官府委派或士绅公推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担任,如齐召南、金甡、潘德园等;聘请进士出身且立品勤学的名仕担任书院教授,如杨绳武、赵石函等;还聘请一些著名学者,如岳麓书院山长万年茂,以及金志章、阮芝生、厉鹗、戴熙等来书院访问讲学。各地学子纷纷慕名而来,“讲席造士甚众”,书院名盛一时,且培养了大批诸如袁枚、祝德麟这样优秀的学生。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清统治者对于书院教育的态度虽然有所转变,但实际上,他们纳书院于官学的轨道,将自由讲学改成时文(八股文)训练,与官学一样,完全成了科举的附庸,已完全改变了书院传经讲学的初衷。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重修万松书院记》碑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碑文:万松书院在浙省南门外,当湖山之间。弘治初,参政周君近仁因废寺之址而改为之,庙貌规制略如学宫,延孔氏之裔以奉祀事。近年以来,有司相继缉理,地益以胜,然亦止为游观之所,而讲诵之道未备也。
   嘉靖乙酉,侍御潘君景哲奉命来巡,宪度丕肃,文风聿新。既简乡闱,收一省之贤而上之南宫矣,又以遗才之不能尽取为憾,思有以大成之。乃增修书院,益广楼居斋舍为三十六楹;具其器用,置赡田若干顷;揭白鹿之规,抡彦选俊,肄**其间,以倡列郡之士,而以属之提学佥事万君汝信。汝信曰:“是固潮之责也。”藩臬诸君咸赞厥成,使知事严纲董其役,知府陈力、推官陈篪辈相协经理。阅月逾旬,工讫事举,乃来请言以记其事。
   惟我皇明,自国都至于郡邑,咸建庙学,群士之秀,专官列职而教育之。其于学校之制,可谓详且备矣。而名区胜地,往往复有书院之设,何哉?所以匡翼夫学校之不逮也。夫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今之学宫皆以“明伦”名堂,则其所以立学者,固未尝非三代意也。然自科举之业盛,士皆驰鹜于记诵辞章,而功利得丧分惑其心,于是师之所教,弟子之所学者,遂不复知有明伦之意矣。怀世道之忧者思挽而复之,则亦未知所措其力。譬之兵事,当玩弛偷惰之余,则必选将阅伍,更其号今旌旗,悬非格之赏以倡敢勇,然后士气可得而振也。今书院之设,固亦此类也欤?士之来集于此者,其必相与思之曰:“既进我于学校矣,而复优我于是,何为乎?宁独以精吾之举业而已乎?便吾之进取而已乎?则学校之中,未尝不可以精吾之业。而进取之心,自吾所汲汲,非有待于人之从而趋之也。是必有进于是者矣。是固期我以古圣贤之学也。”
   古圣贤之学,明伦而已。尧、舜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斯明伦之学矣。道心也者,率性之谓也,人心则伪矣。不杂于人伪,率是道心而发之于用也,以言其情,则为喜怒哀乐;以言其事,则为中节之和,为三千三百经曲之礼;以言其伦,则为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而三才之道尽此矣。舜使契为司徒以教天下者,教之以此也。是固天下古今圣愚之所同具,其或昧焉者,物欲蔽之。非其中之所有不备,而假求之于外者也。是固所谓不虑而知,其良知也;不学而能,其良能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也。孔子之圣,则曰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是明伦之学,孩提之童亦无不能,而及其至也,虽圣人有所不能尽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家齐国治而天下平矣。是故明伦之外无学矣。外此而学者,谓之异端;非此而论者,谓之邪说;假此而行者,谓之伯术;饰此而言者,谓之文辞;背此而驰者,谓之功利之徒,乱世之政。虽今之举业,必自此而精之,而谓不愧于敷奏明试;虽今之仕进,必由此而施之,而后天忝于行义达道。斯固国家建学之初意,诸君缉书院以兴多士之盛心也,故为多士诵之。
  (内容应该是王明阳的《万松书院记》)

杭州万松书院(三)居仁斋、由义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