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傣族“滴水”的深层涵义

 颐源书屋 2021-06-25

滴水活动源于佛教,在傣族社会里,滴水是一种精神寄托的表现,也是傣族传统文化的延续。滴水有几层含义:一是祈望,关门节的头一天,人们在佛寺里,洗耳恭听佛爷讲说入夏《功德经》、《阿毗达摩经》等经文,滴水祈福,祈求佛祖保佑,祈祷人畜平安。在祈望的同时呼唤死去亲人的在天亡灵,愿他们吉祥安康,一年一度的关门节已经来临,愿他们关注人间,保佑活着的亲人幸福平安,让他们来接受亲人们祭供的物品。

佛爷诵读平安经,告诫人们:新年的入夏期已经到来,愿佛祖保佑大家幸福平安;今年又是个吉祥年,愿大家在三个月的守夏期里,虔诚布施持戒,努力劳作耕耘,以身、以语、以心消除贪欲、瞋怒和愚痴;做人要守信用,做和尚要守持戒律;要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直到结束生命吧!

图片

图片


 滴水的另一层意义祝福,祈祷死去亲人的亡灵,在天国得到安宁。这一天,到佛寺里受戒听经的善男信女们,一方面以斋食敬奉僧侣和住在寺院里受戒居士老人们,一方面以食物祭拜亡魂,请求佛爷诵经呼唤死者灵魂,让他们来接受亲人的祭献。因此,在佛寺里听经受戒,滴水祭献供物,不仅是心灵和精神的寄托,同时也是延续傣民族保持洁净心灵、和睦亲善的优良传统。

滴水还有一层意义愿望,对于虔诚信仰佛教的人们,滴水的另一个祈祷,是请大地之母婻托拉尼像见证佛祖世尊一样,见证他们对佛祖的真诚,以及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以求得到正果。


图片


千百年来,这种看似寻常的滴水活动,被傣族人民作为追求理想,寄托希望的精神依托传承和延续下来。然而,在传承与延续过程中,因为只有延续没有渲染,致使人们把这种司空见惯的活动,认为只是傣族社会的一种普通习俗,很少有人对它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和宣传,也就很少被外界所了解滴水在傣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所包含的意义。

图片

源于佛教传于傣族社会的傣家人滴水活动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它在傣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何种内涵?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通过向傣族学者和前辈们虚心求教,进行肤浅的分析和探讨。


图片


01

一、傣家人祭祀滴水的由来

如前所说,滴水同其他傣族传统活动一样,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祭祀滴水还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富翁死后,他的儿子把他安葬在寨子边一条河的对岸。由于富翁的儿子很孝顺,每隔三天都要送饭到河对岸祭祀父亲。富翁的儿子就这样送啊送从不间断,日子久了,送去的饭最后都堆成了山。直到第三年入夏期间的一天,连续几天的暴雨使河水突然上涨,致使富翁的儿子无法过河给父亲送饭,急得他隔河相望,面朝着父亲的坟墓跪拜,泪流满面地请求父亲亡灵原谅。就在他伤心焦急万般无奈的时候,他的孝道之情感应到在森林里修行的帕腊西(林中修行的得道高僧)意念中,帕腊西有心帮助富翁的儿子,并要试探他做孝子的真心。帕腊西来到富翁儿子面前,假装问他为何独自跪在河边伤心发愁,富翁的儿子见来者是个僧人,便告诉帕腊西他忧愁的原因。帕腊西说:贫僧化缘远道而来,到现在食不果腹,眼下大水挡道施主无法过河,能否将膳食施舍给贫僧先用,贫僧能想法带你过河祭拜父亲。富翁的儿子将信将疑,对帕腊西说:尊敬的师傅,这些饭菜本来是祭拜父亲的食物,但眼下这种情况,算是我们的缘分,不管师傅能不能送我过河,我还是愿意把食物先给师傅受用,等洪水落下我在做来祭拜父亲,希望师傅为我父亲亡灵祈祷,让他在天之灵得到安慰。说罢,把饭包递给帕腊西。帕腊西见他心诚,接过饭包并叫他闭上双眼,带着他腾空飞到河对岸,然后叫他睁开眼把饭包还给他。富翁的儿子非常感激便赶紧把食物端到父亲坟前祭拜。这时,帕腊西见后笑道:你就这样祭拜你的父亲?这样祭拜,你父亲如何能吃到食物?就让我来帮你送去吧。只见帕腊西取来了一节树枝,在河里沾了点水,接着把水滴到食物上,然后对富翁的儿子说:以后祭拜祖先时,记住一定要在祭品上面滴水,这样祖先才能收到。另外,你也可以到佛寺里做赕时在赕品上滴水,这样逝去的祖先们才会更好地收到赕品,同时你也就不必再麻烦到河对岸祭拜了。说罢,僧人便不见了踪影,富翁的儿子赶紧合十跪膝拜谢。

到了晚上,富翁的儿子突然做了个梦,梦见父亲告诉他说:为父三年以来,这是第一次吃到饭,为什么以前你都不送饭给我吃呢……”从梦中醒来后,富翁的儿子才恍然明白,原来以前自己送去的饭由于没有在上面滴水,所以父亲无法收到,而昨天送去的饭,因为滴上了水,所以父亲才能吃到。

后来,富翁的儿子便把祭祀遇到僧人帮忙以及父亲托梦的事告诉了乡亲们。于是,从那以后,傣家人祭拜祖先时,就都只到佛寺里去做赕祭拜。这也就是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每逢关门节、开门节和傣历新年节时,傣家人要滴水在祭品上的原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2

二、傣家人的滴水仪式

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又信仰原始宗教的傣家人,许多传统仪式和活动都与佛教息息相关,滴水仪式也不例外,在长期神佛共信的历史进程中,延伸出几种不同的形式。例如:佛像下的滴水松玛、佛塔下的滴水祈福和赕佛经时的滴水保平安等等。在众多滴水仪式中,与傣家人情感生活最为密切的滴水,应该说只有两种:一种是每年开门节、关门节及傣历新年节期间三次不可少的固定滴水仪式;另一种是在特殊情况和特定条件下才举行的 “滴水仪式。而且,这两种 “滴水仪式,所指明的对象都是人们已故的亲人、祖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固定的滴水仪式

人们怀念已故亲人的主要方式,祭拜和行孝的主要途径,不论从时间还是地点的选择上,傣家人都是把滴水摆到自己信仰的神圣位置。因此,每年传统的关门节、开门节和傣历新年节,便是滴水仪式的固定时间,而且一定要等到傣历十五月圆之日方才举行,地点也一律选在圣洁的佛寺。

由于时间选在节庆期,对象又是人们已故的亲人,为了避免因忙于过节而疏忽滴水仪式的先前筹备事宜,每次节庆的前期,傣家人便怀着真切的心愿,开始自觉且细心地为滴水做准备。以傣历新年节为例,一般情况下,每到傣历六月的十二日和十三日,人们就会忙于筹备蜡条、小手帕(傣族式)和兑换新的纸币,并制作小蜡花或者塑料花。像小蜡花和塑料花之类的精美赕品(祭品),如果会制作的人们就会自己制作,不会制作的也要向会制作的老人或长者订做。另外,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制作小银花和小金花,以便更好的装饰赕品。与此同时,介于滴水所用的赕品要以食物为主,所以人们还要筹备用于做赕、滴水以及接待客人的传统食品。如:制作毫洛索(傣族年糕)的糯米要精选浸泡后磨碎,洛索(甄子木花)要晒干碾碎;用于制作牛角粽的糯米要精选后浸泡,粽子叶要提前找好并擦净;制作包蒸肉和包蒸鱼所用的食料要找齐等等。只要是与滴水相关的事宜,不论大小,傣家人都不会怠慢,更不会忽略。六月十四日,家家户户在准备丰盛的年饭和做各种传统美味食品,以及热热闹闹的接待各方贵客的同时,却也不会忘记到集市一趟,为已故亲人买一些生前最爱吃的食品。

到了六月十五日这天,凌晨5点钟左右人们就如约起床,将早已准备好的蜡条、小手帕、小蜡花、塑料花、小银花、小金花、糯米饭、毫洛索牛角粽、包蒸肉、包蒸鱼、脆牛皮、水果等各种赕佛和滴水用的赕品小心翼翼地放进一对箩筐里。经过一身着装打扮后,便互相叫唤着挑起赕品向佛寺出发。到了佛寺,人们首先要进行拜佛、拜塔和塞瓦(在佛祖像前的各个衣钵里和在各种神坛前放食物做赕)等进佛寺必做的礼拜祈福仪式,之后才开始准备滴水。于是,人们纷纷拿出篮子或者大盘子,放上糯米饭、毫洛索牛角粽、包蒸肉、包蒸鱼、脆牛皮、水果以及已故亲人生前最爱吃的食品等等。接着摆上蜡条、小手帕和崭新的纸币,再插上小蜡花、塑料花或者小银花、小金花以点缀装饰。然后走到佛寺外,面向已故亲人所安葬或火化升天的方向,将备好的赕品举过头顶,默默呼唤已故亲人的名字,愿亲人在天之灵回来接收和享用赕品,并祈求保佑家人吉祥平安。当备赕品和祷告做好以后,人们便捧着满满当当的赕品摆放到高僧的跟前,点燃蜡条,合十跪膝,敬请高僧诵念滴水经指引已故亲人顺利接收赕品。

此时此刻,伴随着高僧庄重且富有旋律的诵经声,人们一边发出…”的祈祷声,一边轻轻地滴着水,不经意间,从人们平静的表情中,流露着真切的情感,深藏着一种怀想亲人的爱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特定的滴水仪式

特定的滴水是指在婚庆、上新房等重大喜庆时方才举行的滴水仪式,特点是喜事的主角必须无父、无母或父母双亡,而父母仍健在的就不能举行。地点固然也是神圣的佛寺。

以结婚为例,当无父、无母或父母双亡的傣家青年男女结婚时,在小婚(傣族婚庆分小婚和大婚两天)那天早晨,老人和前辈们会精心筹备赕品,包括蜡条、小手帕、酒水、水果、糯米饭和上好的菜肴等等,全部整齐的放进篮子里或是大盘子上。大约早上八点钟左右,前辈们就会让新郎或者新娘捧着这些赕品,前往佛寺为自己已故的生父或生母滴水。同泼水节时的滴水一样,到了佛寺以后,新郎或者新娘首先要进行拜佛、拜塔和塞瓦等进佛寺必做的礼拜祈福仪式,然后再把赕品举过头顶,面向已故父亲或母亲安葬的方向轻声祈祷。将结婚喜讯告知在天之灵的父亲或母亲,并呼唤在天之灵的父亲或母亲来接收赕品,分享自己结婚的喜悦。最后便是拿蜡条去敬请高僧,将已故父亲或母亲的名字告诉高僧,让高僧为其诵念滴水经以作指引,自己则要合十跪膝,点燃蜡条,…”地祷告和轻轻地滴着水,直至仪式结束。

倘若不加思索,这滴水仪式看上去好像有些繁琐,在喜庆的婚礼过程中也似乎显得多余,但只要对其静心思虑,反而又会觉得这样的仪式更显难能可贵:对于无父、无母或父母双亡的人们来说,幸福时回忆父母的爱是一种温暖,而幸福时没有父母的陪伴则成了一种遗憾,因此,某种方式的怀想,或许就是人们对遗憾的填补,一种身心的告慰。

图片

图片


03

三、傣家人滴水与清明节的异同

傣家人的滴水仪式和汉族清明节的扫墓祭祀,从根本意义上讲应该是类同的,在清明节中能看到的因素同样也体现于滴水仪式里,只因存在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以及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两者所表现出的方式与方法才各有不同。


图片


(一)相同之处

1、对象相同

傣家人固定的和特定的滴水仪式主要对象是已故的亲人、父母,汉族清明节扫墓祭祀活动的对象也是逝去的亲人、祖先,由于民族不同,信仰和习俗不同,祭祀的形式也不同,傣家人的滴水仪式完全体现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信仰。尽管如此,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

2、相同的社会作用

清明节扫墓祭祀活动所体现的孝道精神,在傣家人的滴水中也清晰可见,这样的精神对于家庭的美满和社会的稳定,都是一种珍贵的良药。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人生五伦孝当先,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实质上就是知根溯源、感恩图报的尽孝思想,这是人们最基本的道德观,也是衡量一个人对家庭有无责任感的唯一标准。如果一个人连这样的道德精神、最起码的家庭责任感都没有的话,那又怎能对社会有责任感呢?通过每年的清明扫墓祭拜,或者年复一年默默地滴水,或许能够让人们得以不断重温对亲人的思慕,维系感恩的情怀,培育美好的情感,在安抚内心的同时也一次次唤醒人们的责任感,无形中增进了家庭的和睦,更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图片


(二)不同之处

1、不同的故事

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两者的起源故事自然就各有其说。清明节是以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为背景,属于历史故事;而祭祀滴水则是以富翁之子行孝的普通故事为背景,属于传说故事。当然,不论是历史故事还是传说故事,都体现了人们赋予事物的美好愿望。

2、不同的方式

出于信仰和习俗的不同,两者所使用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傣家人信仰的是南传上座部佛教,许多的仪式活动自然也要归并到信仰之下,随着信仰而行使,随着习俗而举行,因而才使用滴水的方式来表达人们的心愿。相比较,清明节扫墓祭祀活动是寄予历史、孝道文化以及道德信仰而产生的节日,没有宗教思想的参合,所以行使的方式就比较固定,内容也较为明确单一,不像滴水那样形式更为多样,内容更为丰富。

3、不同的时间和地点

不同的信仰和习俗,所选择的时间和地点也各不同。因为神佛共信,傣家人把滴水仪式选在佛寺里,时间也选在与佛教文化活动息息相关的关门节、开门节和传统的傣历新年节期间。然而,清明节的扫墓祭祀活动,由于没有宗教仪式作为参照,或者说是不以宗教信仰作为牵引,只以历史文化传承为依据,所以才只有一年一次的固定时间和直接以墓地为仪式的地点,这与傣家人的滴水形成了明显的差别。

经过以上的简单对比,人们似乎已经清晰地看到:傣家人的滴水仪式与清明节的扫墓祭祀活动,从表面上看虽然存在着一些差异,但主要的目的、作用等内在的意义是相同或者相近的,可以说,就是表异内同的两种传统仪式活动,都代表着人们的某种夙愿,是人们行孝感恩的心理表达方式。


图片


04

四、傣家人滴水所具有的深层涵义

任何能够得到人们默许并推崇的传统,总有它内在的、优秀的涵义,以及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所需要的因素在里面。同样的道理,傣家人的滴水仪式之所以得到世代传承,默默延续,并成为人们难以割舍的习俗,不仅与之所承载着人们的无限情怀分不开,也与其所具有的深层涵义息息相关。

图片

图片


(一)滴水体现了人们人性与心态的自然回归

人性是人天生固有的一种本性,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思想起点;而心态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能左右人们的行为方式。可以这样认为,人性与心态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好与坏、善与恶,只有善良的人性与美好的心态相融合,才能缔造出纯洁平和的心灵,也才能铸就一个人的幸福生活。

《三字经》中提出的人之初,性本善,可谓是人们对人性最基本、也是最普遍的认识,它阐明了人性本善是人们共同本性的问题。不过,若以辩证的方法去浅析,人的这种本性又是难以掌握的,它往往显示为一种趋向。介于这样的问题,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就提出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意思是: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但是,也无所谓向上流向下流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当然,如果水受到拍打而飞溅起来,能使它高过额头;加压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岗。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从孟子的这个观点中我们可以得知,人性是一种趋向,是开放的、动态的和可变的,是等待被实现的潜能,可以被形势、环境等因素所改变。然而,细细的思考之后会发现,在各种形势、环境等因素之中,其实最能改变人性的根本因素便是人们的心态。

俗话说:人性可由心态决定,心态亦可由人性决定。倘若没有纯真善良的人性就不可能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反之,如果没有乐观美好的心态也可能就不存在充满良知的人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竞争的激烈,使人们的各种压力增大,当这种压力超过了某种负荷能力的时候,就会让人出现偏激情绪。换言之,人的本性和心态就有可能失衡,出现可变性。此时,人们最需要透过某种媒介来平衡这种状态。那么,透过什么样的媒介来实现呢?对于傣家人来说,滴水或许就是一种最有效的方式。通过一次次的滴水,可以让人们在感恩或者忏悔中重温亲情、怀想亲人,使心灵得到洗礼,平息浮躁的心情,进而排除来自于各方面的精神压力。无形中,纯洁的人性与美好的心态就可能得以自然的回归,内心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也会随之孕育而生,以此获取正确的人生感悟,营造纯朴美满且知足乐观的生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滴水是人们敦亲睦族、行孝感恩的具体表现

人们常说:乌鸦有反哺之义,羔羊有跪乳之恩。可想而知,就连动物都知道行孝和感恩,作为富有思想和情感的人来说,更没有理由不把尽人子之孝、行孝感恩当成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责任了。

尽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美德,从小时候的儿童故事到学校里的教科书,无不是一再鼓励人们要孝敬父母、要以感恩的心情对待自己的父母等等关于行孝的道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又会有多少人真正呼应了这种道德的说教呢?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演变,到了今天,行孝感恩的内容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甚至有人认为父母养儿育女,这是理所当然的责任,不应该要求儿女报答,养儿防老的概念更被说成是落伍。虽然也有人认为孝敬是应该的,感恩亦是有衡量的。不管如何,相信大多数的父母在儿女面前,多半是默默地在付出,很少得到儿女们的回报,父母永远都是扮演着倚门望子归的角色。这种社会风气的变化,人们只要走一趟医院就会发现,儿童的病房里,每天不知有多少孝顺的父母进进出出,而老年人的病房内,则很少有孝子贤孙的探视。面对这样的境况,我们不得不哀叹:一个母亲可以照顾五子六女,但是十个儿女也照顾不了一双老父老母啊!

亲情原是最可贵的,但反观现今社会却不断有杀父杀母的逆伦事件传出;父母的养育之恩本是难以回报的,但我们每每疼爱自己的子女,却时常忘记像爱幼一样尊老。所以,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提倡亲情孝道就显得尤为重要,毕竟,行孝感恩是人伦之始,是伦理道德实践的根本,更能促进家庭的和谐与健全。当然,提倡亲情孝道、行孝感恩不能只停留在口头的宣扬上,而是每个人都理应用实际的行动来表达。记得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的感言: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依赖于别人的劳动,也有已经死去的人,我必须尽自己的努力,以同样的份量去偿还我所领受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爱因斯坦的这句感言深深地促动着我们。感恩犹如某种方式的偿还,不仅是恩人在世时的报答,也是恩人过世后的纪念。对于父母仍健在的人们来说,行孝感恩更多的时候是需要行动和语言来实现,孝敬的事情要真正的做起来,感恩的话语要真心的说出来。可是,对于父母已经远去的人们呢?也许,一种思念的方式、某种祭拜的形式,才是人们最理想的感恩表现。就像傣家人的滴水和清明节的扫墓祭祀,无不透着人们行孝的心愿、感恩的情怀,是人们心灵之声在告慰有恩于自己、有爱于自己的离者,流露着人们受恩于人、受爱于人的感激之情。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滴水传续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道是人类独有而永恒的行为,是人类独有而永恒的伦理。作为东方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华孝道文化源远流长,备受世界各国的尊崇,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相当显赫的地位,对维护社会的安定、家庭的和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然,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民族,其深厚的孝道文化汇聚了56个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是每一个民族优秀道德思想的结晶。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和分析,傣家人的滴水同清明节等各民族的行孝和祭拜活动一样,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所有传统文化有机传承,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俗话说,一切生物都有爱幼的本能,却是人类独有而永恒的行为。某种意义上讲,不论是傣家人的滴水仪式,还是清明节的扫墓祭祀活动,都是人们用于表达情感的诗意之举,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与缅怀,而不仅仅只属于一种习俗,或是一种信仰。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说: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若以理性的思维去看待,想必谁都很清楚,滴在赕品上的水或是祭拜的酒馔,一滴何曾到九泉?但我们却相信亲人、先祖能够领受我们的情意与祭拜,因而,这种庄重的仪式便是一种情感的、诗意的、道德意义上的真实。

事实上,傣家人的滴水和清明节的祭祖扫墓,几千年来,都是人们进行祭之以礼滴之以恩的追远活动,不仅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美德,是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更是美德的接续。在一年年的轮回、一代代的传承中,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