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大师赵旭:游刃于方寸之间

 lj0279 2021-06-25
篆刻大师赵旭:游刃于方寸之间

 篆刻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篆刻大师赵旭:游刃于方寸之间

赵旭自幼痴迷于书画艺术,他的篆刻艺术来自于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他自小学始,每天坚持练习书法,并传抄各种法帖,尤爱篆书的书写。起初临习大篆《石鼓文》和《秦公簋》,尤精于《散氏盘》、《毛公鼎》、《大盂鼎》,在他的大篆创作中吸收了浑厚朴茂的风格,其大篆书法结体绚熳多姿,这也正符合他的洒脱、亲和的性格;同时又专注于小篆的研究,遍临小篆法帖,如:《泰山刻石》、《峄山碑》等。后来又从明清篆书大家中吸收精髓,如:吴昌硕篆书、吴熙载篆书、陆维钊篆书、杨沂孙篆书、邓石如篆书、赵之谦篆书。他在小篆的学习中不仅注重书法的学习,也从吴昌硕、邓石如的篆刻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艺术之路。我们都知道小篆较大篆工稳,笔法圆融平正,结体典雅和平,并且有规可循。特别是到了清代线条突破笔画的工稳,逐步突破笔画粗细、徐疾、顿挫、轻重、方圆的变化。赵旭在自己的篆刻创作中逐渐形成工稳隽丽的艺术风格。

篆刻大师赵旭:游刃于方寸之间

在他的篆书创作中以秦汉篆书为根基,以明清书法篆刻经典作为自己的起点,他又结合隶意,在章法上得到了创新。先后到中国美术学院、西泠印社进修并造访老艺术家、篆刻家,在书法篆刻的不断交流学习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篆刻大师赵旭:游刃于方寸之间

赵旭的篆刻艺术工稳精致。他的篆刻艺术取法秦汉、明清经典,刀法苍劲简古,篆法静润洗练,遒劲工挺,典雅工致。艺术正因为精致才可被称为艺术,任何艺术的形式都是生活的典型化和精致化的处理,艺术借技巧、意愿、想像力、经验等综合人为因素的融合与平衡以创作蕴含美的事物。赵旭篆刻艺术工稳精致风格的形成来自于其自身严谨的做事态度和完美主义的理想追求。

篆刻大师赵旭:游刃于方寸之间

在他的篆刻艺术创作中严谨要求自己从精选石料开始,在篆刻之前他先对石料进行判别,了解石料的色泽、硬度,以此篆刻与之相符的印文,他总是把自身的理想和具体的事物结合在一起,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澄怀味象、道法自然这不仅是他的艺术理想追求也是他做事情的态度。在他的篆刻创作过程中,写印稿他常采用水印法和反写法的方式,他总是小心细致,极尽精微,然而在这方寸之间却塑造了他的整个艺术世界。

篆刻大师赵旭:游刃于方寸之间

在刀法的运用上,他以刀为笔,讲究刀法的运用,在他看来不管是冲刀还是切刀每一刀都要注重力度的表达,如锥画沙,并注重刀的顿挫、提按力度的把握。在冲刀法一般采用正锋或侧锋,刻出来的笔画爽利劲健,冲刀表达的既有豪放的张力,而笔笔又可以控制,收笔恰到好处。用他的话来讲:“我不完全追求技艺的表达,而是通过篆刻的方寸之地表达我的意图和情感,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像吴昌硕惯用冲刀而面貌苍浑,像徐三庚惯用切刀而印风宛通,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在他的篆刻作品“茶禅一味”“天朗气清”等作品的创作中则采用阳刻的处理方法,线条纤细而不失力道,笔法娴熟而具有张力;他在切刀法的运用中力道稳健,平实质朴。他的阴刻作品“天道酬勤”“宁静致远”冲切兼用,计白当黑,我们不仅可以看出阴文的雍容典雅,也可以看到阴文之外空间的遒劲工致。用他的话来讲:“我在工稳中追求线的圆浑,每一个笔画如'折钗股’满而有弹性。”



篆刻大师赵旭:游刃于方寸之间
篆刻大师赵旭:游刃于方寸之间

赵旭在自己的篆刻作品探索中,进而突破方寸的刻石给他带来的局限。对他来说,篆刻如绘画,他可以通过画面的内容表达画外的意境。用他的话来说:“我是通过方寸的石面来表达自己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以象取意,然而意的表达却是画面之外的东西,由此境生象外。”由此可以看出赵旭对篆刻艺术的理解不仅是画面本身的布局问题,而是把自身的感官经验通过方寸之地表达出来。篆刻使一个意象表达的过程,整个过程如苏轼所讲的是由“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过程,“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在他的作品“明心见性”和“惟善为宝”等篆刻作品中,我们所看到的不仅是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更在于作者的艺术追求和艺术情思,他以心怀丘壑的心态去经营方寸之地而显得心宽体胖,这是他多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追求中形成的一种艺术气质,这不仅仅是艺术的问题,而是人生境界的升华。

篆刻大师赵旭:游刃于方寸之间

他经营方寸之地的篆刻艺术其实是来自于他胸怀丘壑的理想追求,“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他通过自身的艺术形式和笔墨语言的传达出其内心追求的理想和艺术境界。

人物链接

赵旭,江苏徐州人,著名篆刻家。二〇〇〇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主攻方向中国画和书法创作。在十几年来的艺术追求中篆刻成就尤为突出,一直致力于篆刻工稳一路。取法秦汉、明清经典,刀法苍劲简古,篆法静润洗练,遒劲工挺,典雅工致。

(文字 张彩霞 摄影 陈宝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