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口老龄化时代,谁来拯救车市?

 童济仁汽车评论 2021-06-25

当中国新生儿数量大幅下降,当中国开始迈入老龄化社会,当买车的年轻人们越来越少,中国汽车市场也许再也没有人口红利可以依靠了。那个造出车来就能卖得掉的年代,早已一去不返,可是我们又迫切需要汽车消费拉动经济。这时,车该怎么造?该卖给谁?谁又能抓住新机遇?这期视频告诉你。


人口,是一切经济现象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中国经济发展过程最大的优势就是市场容量,而这同样也是以足够庞大的人口基数换来的。

可是,当我们发现,新生儿数量已临近跌破千万,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已经达到18.7%时,中国车市已经无法依靠新增购车人群来实现销量增长了。

一句话总结就是,买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所以,中国车市正在发生一个奇特的现象:十年前买车的“年轻人”和十年后买车的“大叔”是同一拨人,不同之处在于十年前他们是买人生第一辆车,十年后他们已经在增购第二辆、第三辆车了。

同时,我们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转变。高学历人口、城镇人口、富裕人口都在增加,而家庭户人口却在减少。

再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有钱、有内涵、更愿意为自己花钱的成熟人士越来越多了。而这些人,恰恰就是今天车市的“销量密码”。

过去只要把车造出来就能卖掉,这是抓住了人口红利;今天只有有实力、有品牌、有口碑的车才能卖掉,这是因为人口红利已经变成了人才红利。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强者恒强,为什么一二线城市豪车消费已成普遍现象,为什么人们越来越能接受自主品牌卖到20万、30万乃至40万以上的车型。

这些都是因为买车的人群“变”了。人还是那些人,但是他们已经从当初青葱岁月的功能型消费变成今天事业有成的享受型消费,需求变了,消费的生态自然也变了。

今天几乎每个品牌都在提“年轻化”,但是“年轻化”的含义绝不是简单的“把车卖给年轻人”,而是指“品牌有足够的时代感”。即便车企知道,车子最终依然都还是大叔来买,但是这些来买车的大叔们,都是有着一颗愿意与时代共同前进的心。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