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淅还是浙?【元拴吉】

 太行文学l苑 2021-06-27

我喜欢写作,但水平很低。我发表过不多的文章,因为自己文墨有限,先不说拙作的语言结构如何,光是“错字、白字”就很不少,发现后感到十分的尴尬……

在后来的写作中,我尽量注意“错、白”,因为一字之差,意思大变,甚至给编辑添麻烦!2020529日我写的《望仙桥的传说》把“淅河”写成了“浙河”,引起了读者的争论,一位姓郭的读者在留言中很友好的写道:“是淅河,非浙河”!首先感谢这位老师阅读我的作品,说明他对我的认可;其次感谢他直言不讳的指教,很是在乎我;第三感谢这位老师的“细心、认真”把“淅”与“浙”两个长相非常相似的字一眼识破,可见其文字功夫非常了得!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逐步完善自我!

但是,《重修林县志》“河流”部分,称林县境内有“漳、洹、淅、淇”四大河流。但细细考究,其中“淅河”的称谓有待商榷。1993年重印的《重修林县志》第一卷地理上“山川”云:在县南有淅水,源出于山西省陵川县。19875月,由林县志委员会编纂,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林县志》第五章:水文()“淅河”载“淅河系淇河的较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淅水村”。来龙去脉,前后印证,无可辩驳……

问题是淅河源头---山西省陵川县---里根本没有叫“淅水村”的。百度里说“淅河”系海河水系支流,淇河的较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淅水村。但今人沿淅河而西上,到距离合涧镇大约55公里的陵川县六泉乡“浙水村”,确实见到了“淅河”源头,汨汨山泉日夜不息。还原了“淅河”原本“浙水”的“误判”!

如此看来,“是浙河”非“淅河”也!但由于时代久远,将错就错,把“浙河”叫成“淅河”已成事实,很难改写历史了!笔者认为:“淅河”也好,“浙河”也罢,都没有错。“淅河”是约守俗成,“浙河”乃追本溯源!我之所以把“淅河”写成“浙河”就是为了正本清源,给“淅河”正名,还其本来面目……

写于庚子年岁末辛巳日

【作者简介】: 元拴吉,公路局退休职工。热爱文学,喜欢写作,曾在林州党史、林州供气、红旗渠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